“治未病”思想在疾病预防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1-26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小 中 大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具有中医特色的疾病预防理论。“治未病”思想的萌芽始见于《周易》,首次明确提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即所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后经历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其中,古代先贤对于“未病先防”尤为重视,如元·朱丹溪就明确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清·曹庭栋也认为“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摄于未病”,无一不是强调预防的重要意义。
1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疾病预防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健康维护意识的增强、非感染性慢性疾病的增长和医疗费用的日益攀升,将“疾病的防治重心前移”成为政府和业界的共识。在此背景下,许多中医院和疗养中心都建立了“治未病”中心,但大多停留在用一些尚待证实的仪器做健康评估以及提供诸如食疗、理疗、药物等进行健康维护上,社会认可度并不高。“治未病”理念目前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能有效地转化到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关键原因有二。
1.1无法有效识别机体的“未病”状态中医“治未病”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未病先防”,即“欲病救萌”。这个先进预防理念很难被运用于临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疾病的萌芽状态难以辨识和界定。因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往往是根据机体表现出来的外在症状进行辨证后才可进行干预,未病状态其实在外在表现与健康人并无太大差异,此时机体尚未出现明显不适,运用传统的辨识方法往往使中医处于无证可辨的尴尬境地。与现代医学通过大规模临床调查确定各种危险因素,或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筛查确定机体健康状态进而进行特异性预防相比,中医传统诊查方法还无法有效识别未病状态,而目前一些新的中医诊疗仪器还处于试验阶段,其有效性和稳定性也远未达到可以辨识中医“未病”状态的程度。这一局限性是“治未病”思想中的“欲病救萌”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无法有效转化为临床的最根本原因。
1.2现有的“治未病”干预手段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治未病手段虽多但效果尚未得到公认。目前中医治未病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针灸、药浴、火罐、按摩、理疗、食疗、穴位贴敷、中药内服、导引功法等。然而截至目前,鲜有被科学有效临床研究证明有确切的疾病预防效果。已完成的临床研究大多以少量病例为受试对象,大部分临床试验缺乏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明确的纳入、排除及疗效评价标准,循证医学证据严重不足,致使其试验结果缺乏可信度,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果的推广及应用。因此,目前临床应用的治未病手段大多还只能以中医传统理论来推测其有效性,远未达到以“据”服人的程度,这既是目前很多从事“治未病”实践的从业人员深感困惑之处,也是治未病思想无法从理论层面真正转化到临床实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治未病手段缺乏针对性。由于缺乏足够的现代循证医学证据支撑,目前的中医“治未病”实践还停留在运用传统的宏观辨证思维对机体进行整体健康维护上,尚未达到对某一种疾病提前进行有效预防的程度。而且即便是在机体整体健康的调护方面,哪种调理手段对哪类健康问题调理效果更好也无确切答案。这就导致面对某一健康问题时,往往由于可供选择的手段太多而充满了随意性,缺乏针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再次,某些“治未病”方法的安全性有待确认。总体来说,目前用于治未病的手段诸如针灸、按摩、理疗、食疗、穴位贴敷、导引功法等都是非常安全的,但有些干预方法诸如药膳、药浴等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确认。因为相对于中药治病来说,用于预防保健的药膳或药浴往往使用时间更长,虽然这些用于膳食或者洗浴的药物大多药性较为平和,但长期使用是否会产生不良反应也还是未知数,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一些人对这类方法的接受度。
2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疾病预防应用方面需要改进的工作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中医“治未病”在未来要真正落到实处,将先进的预防理念真正地运用于疾病的预防,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2.1大力开展严谨的科学研究
首先需透过中医的视角,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调查,弄清各种常见疾病发病前的特异性表现,并对这些表现用定性定量的数据进行认定,初步确立识别某些常见病“未病”状态的标准,为治疗这些“未病”状态打下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实验及临床研究手段筛选特异性的干预方法,并验证这些方法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筛选出针对常见疾病的安全有效的特异性“治未病”方法,而且还能为这些方法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过硬的科学理论支撑。
2.2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治未病”在临床中的实施,一方面需要我们中医药工作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另一方面也需要普通大众对这一理念的认同,因此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特别是在生物医学知识如此普及的今天,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强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使其相信中医并使用中医。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中医药文化教育,也会纠正民间对于中医的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从而避免有些人误信误用所谓“偏方”“秘方”而引发新的健康问题。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理念的超前性与其临床实践的滞后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和深入广泛的中医健康教育来改善这一窘境。惟其如此,才能使“治未病”理论真正落到实处,为维护人群健康和疾病预防做出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