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散

发布时间:2023-08-25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香薷散方精药简,功能解表除寒,祛暑化湿,是夏月解表之要方。原方入酒少许同煎,意在增强散寒通经之力。

组成和用法

【组成】香薷一斤[9g] 白扁豆微炒 厚朴姜制,各半斤[各6g]

【用法】上为粗末,每三钱[9g],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随病不拘时。

【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主治与功用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方解

君药:香薷,辛温芳香,解表除寒,祛暑化湿,是夏月解表之要药。

臣药:厚朴,苦辛而温,行气除湿,内化湿滞。

佐药:白扁豆,健脾和中,渗湿消暑。

入酒少许同煎,增强散寒通经之力。三药合用,共成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剂。

本方方精药简,功能解表除寒,祛暑化湿,是夏月解表之要方。原方入酒少许同煎,意在增强散寒通经之力。

运用

1.本方是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常用方剂。以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为证治要点。若属表虚有汗或中暑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则不可使用。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素体脾虚,中 气不足者,可再加人参、黄芪、白术、橘红益气健脾燥湿。

2.常用于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属暑湿外感风寒证者。

文献摘要

《成方便读》:“此因伤暑而兼感外寒之证也。夫暑必挟湿,而湿必归土,乘胃则吐,乘脾则泻。是以夏月因暑感寒,每多呕泻之证,以湿感于内,脾胃皆困也。此方香薷之辛温香散,能入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解外感之邪。厚朴苦温,宽中散满,以祛脾胃之湿。扁豆和脾利水,寓匡正御邪之意耳。”

附方

【附方】新加香薷饮

方源:《温病条辨》

组成:香薷二钱[6g] 银花三钱[9g] 鲜扁豆花三钱[9g] 厚朴二钱[6g] 连翘二钱(9g)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更作服。

功用: 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 暑温。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