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该院中药师带领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鉴别中药材。 孙亭婷摄
走进四川省绵阳市中医医院,文化广场上树立着萧龙友、蒲辅周、李孔定三尊名中医雕像,展现着绵阳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绕过文化广场,唐代药王孙思邈和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雕像并立在门诊楼前,彰显着该院“坚持中西医并重”的理念。“这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要发挥出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救治合力。”绵阳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张平介绍。
作为全国99所纳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储备库的重点中医医院之一,绵阳市中医医院于2019年正式成立中医经典病房,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优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与名老中医经验指导临床,服务百姓健康。“以中医主导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危重症,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合,用中医思维解决问题是中医经典病房的特点。”中医经典病房主任陈武说。
中医经典病房成立以来,该院倡导应用中医古典经方,尤其深入挖掘“火神派”治疗思想与方法,在冠心病、高血压、重症胰腺炎等部分常见病、疑难病和急危重症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在科室的治疗理念上,我们保证‘针药一体’,每一位管床医生同时负责患者的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辨证论治理念贯穿中药饮片和中医外治各方面。”陈武介绍,“科室还设有专门的饮片煎煮室,保证患者入院24小时内可以吃到中药。我们采用瓷锅进行中药熬制,做到‘一人一方,一人一锅’,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93岁的洪婆婆因左侧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由外院转入绵阳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治疗。陈武辨证后,运用经方竹叶石膏汤加减,方中使用生石膏100克,生半夏45克等,同时结合针灸、耳穴压豆、刮痧治疗(耳部)等中医外治方法,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患者刚入院时精神差,舌光红,无苔,无法站立,双肺大量湿啰音。”洪婆婆的主管医师杨燕妮说,“经过治疗,患者精神变好了,舌质由光红转为淡红,舌苔逐渐增多,听诊双肺湿啰音消失,能使用助行器下地行走一小段距离。”
“半夏性味辛、温,有毒,一般医生很少选择使用生半夏。它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对于治疗胸脘痞闷、胸痹等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在使用剂量和方法上都要十分谨慎,辨证要准确。”陈武说。
绵阳市中医医院院长张明介绍,中医经典病房成立后,该院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传帮带”作用,让继承人通过“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等方式,提升辨证施治水平,同时加强对学术经验及特点的整理和挖掘。根据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总结及科研成果,该院还研发各类院内制剂35种。
目前,该院共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含在建)6个。
借助中医经典病房的成立,绵阳市中医医院将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应用于临床中,让名老中医经验“常规化”,不断提高疾病治疗的水平和效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