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髓核钳、骨膜剥离器、持针钳等高端器械一字排开,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一台高精尖的颈椎手术正在进行。在与手术室相隔不远的中医诊室里,医生凭借中医正骨手法,也解决了很多颈椎病患者的燃眉之急。
这两个场景的对比,折射出中医骨伤科发展曾经面对的迷茫阵痛:中国骨科的发展,是否只能追求“高大上”的手术?以手法见长的中医骨伤科是否只能夹缝求存?如何在保留中医特色的同时又与现代医学接轨?
拨开重重迷雾,年轻的朱立国找寻到了“中国式骨伤科”发展的方向——做“该做的手术”,不做“想做的手术”。即能用中医治疗解决的骨科问题,就不选择手术治疗。
此后几十年,在全球以西方医学为主流的骨科世界中,朱立国凭借“侠骨丹心”闯出了一条中医骨伤崛起之路,让中医骨伤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一副侠骨矢志“中国式骨伤科”发展
“朱立国的身上有点侠气。这种侠气,有点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里面的萧峰,果敢、坚毅,符合人们对骨科大夫的一贯印象。”朱立国的老师,全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孙树椿这样评价朱立国面临人生选择时的勇气。
1983年,孙树椿做完一例腰椎手术后,决定放下手术刀,一心一意研究中医骨伤手法。这个决定,让当时追求“高大上”手术的骨伤科为之震动。1984年,朱立国到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工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老师的影响,让这个原来只想做高端手术的小伙儿开始研究“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等中医骨伤治疗理念。
“那时,中国骨科以手术为主,放下手术刀,是一个非主流的决定,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是他扛住了压力并做出了开创性的成果。”孙树椿从朱立国坚定的眼神里看到了中医骨伤科传承的希望。
199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将骨伤科研究所、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骨伤系、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医院3家机构合并,组建了望京医院。这一年,朱立国在脊柱科担任副主任。
望京医院成立后,朱立国先后担任医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手术现代化,中医有特色”的办院理念为朱立国实现“中国式骨伤科”的梦想提供了广阔平台。
2000年,在北京市一次医疗事故鉴定会上,来自北京市各大医院的骨科、神经内科等相关专家论证一例颈椎病患者经颈椎正骨手法治疗后出现头晕、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的案例。
会上,一位知名的骨科老专家向朱立国提出疑问:中医骨伤科手法有无规范、安全性到底怎么样?朱立国略带遗憾地表示,还未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这次会议给朱立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他意识到,传统手法操作面临难以重复、难于量化、存在安全风险、培训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仅靠现有路径,很难传承和创新。
此后二十年,朱立国率领团队解决了中医正骨手法规范、安全、有效与传承的瓶颈问题,以及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复发率高的临床难题,创立了中医正骨手法研究新体系、传承新模式,形成了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治疗新方案、新方药。
“同时掌握现代西医和传统中医的诊断、治疗方法,并且保持中医特色。”这是朱立国对团队科研人员的一贯要求。
一片丹心让中医骨伤守护群众健康
“中医骨伤科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外治法,中医骨伤的外治法十分丰富,包括正骨、小针刀、夹板、功能锻炼、外洗药。”朱立国表示,小夹板因为其灵活轻便,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一袭白衣的朱立国在6.4级的余震中为骨折的伤员进行小夹板固定。
没有止血钳,没有麻醉和消毒设备。在简陋条件下,运用中医小夹板技术在短时间内让大量闭合性四肢骨折伤员得到有效的治疗。
6月3日,朱立国再次赶赴灾区,牵头制订了有关骨折康复、截肢术后治疗以及截瘫患者康复等地震常见骨伤科疾患的中医诊疗方案,为灾区骨伤伤员后期治疗和康复提供了科学指导和保障。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以及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后,在朱立国主导下,专家组注重发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特色和优势,对大部分伤员采用了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小夹板固定技术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让朱立国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医骨伤科的强大生命力。
为了将手法治疗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朱立国团队通过颈椎旋提手法新技术的创立,构建了“规范创新—安全评估—循证评价—机理解析”为一体的中医正骨手法现代化研究新体系。
朱立国介绍,中医正骨过程是恢复颈椎的生理状态,旋提手法改变了以往的侧方发力,让患者旋转、屈曲、再旋转,医生给一个预加载力然后快速向上提拉,从而达到正骨的效果。但这个力度使多少,何时给力,却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说明白的了。
如何更好地进行手法规范传承,实现可重复、可量化以及进行考核与评价,提高其安全性和传承效率?团队研制了智能化手法培训考核机器人,开创了人机互动的中医正骨手法传承新模式。
利用这个“机器人患者”,年轻的医生学习颈椎旋提手法就有了量化的标准。机器人右侧瞳孔有高敏摄像头,能随着操作者指尖的指套感应器,引导操作者将颈部调整到旋提手法要求的准确位置。手法的实施过程电脑全程记录,通过对牵引力、提拉力的详细分析,瞬时判断操作者手法实施的准确与否,并提示手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目前,手法培训考核机器人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引入7所中医药大学,并纳入研究生系列教材,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了在颈椎手法方面,朱立国介绍,团队也对腰椎的相关手法进行了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有腰椎手法考核评价的“机器人”。
此外,朱立国还构建了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综合治疗新方案,进一步提升了临床疗效,有效解决了复发率高的临床瓶颈问题。研发了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新方药——益肾养髓方、补肾活血方以及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宣痹洗剂,并在此基础上研制集中药、手法、穴位刺激、功能康复为一体的膝骨关节炎综合治疗仪,医工结合推动了中医特色疗法智能化、工程化。
“老师常教导我们,科学研究是为患者服务的,在确定研究方向前必须要想一想,研究是否具有临床价值,研究成果是否能服务临床。”青年岐黄学者、朱立国的学生、望京医院教授魏戌说。
一腔热血带领中医骨伤闯世界
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为区分中、西医骨科,将中医定名为“骨伤”,西医定名为“骨科”。朱立国认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区分鲜明地突出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骨伤科的诊断和评价是和现代医学相吻合的,其中的差别就在于中医骨伤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有具体的治疗方法,所以治疗方法跟现代医学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在手术方面中医骨伤科向现代医学学习,在非手术方面也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朱立国说。
让中医骨伤走向世界,在世界医学之林闪耀光芒,是朱立国的梦想。因此,与现代医学接轨,与时俱进,是中医骨伤科发展的必由之路。
朱立国认为,要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医骨伤科,就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阐明中医治疗的原理。
手法培训考核机器人的出现,帮助外国医生更好地理解了手法操作技术。朱立国介绍,通过动态捕捉技术,获得了手法操作的运动力学参数。将旋提手法的力学参数与既往造成损伤的力学参数做对比发现,旋提手法的力学数值都是在安全范围之内,随后,通过同步髓核内压力测量,进一步证明了旋提手法能够有效降低髓核内压力。
这些研究成果,让世界看到了中医手法的疗效。
近年来,朱立国团队带着手法操作技术在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2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国际交流,推动中医骨伤科走向世界。
“在世界医学之林,中医骨伤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目前,中医骨伤科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还不够广,影响力还不够大,中医骨伤科发展仍需要更多后继人才。”朱立国说。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