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正逢春耕农忙,都江堰杩槎一开,汩汩岷江水,润泽成都平原千里沃野。
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誉,因水而兴,更因治水而名扬天下。
“治业如治水,如果将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比作灌溉农田的水流,那么赋权充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就是四通八达的水渠,适应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监管体系就像是眼前的飞沙堰溢洪道,起到调节作用。”站在都江堰观景台,眺望远处江边的川芎种植基地,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兴军思绪万千。
四川是中医药大省、中医药强省,其大在资源,强在管理。四川正探索以治水兴水的智慧,提升中医药管理“水利工程”质效,不断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成为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创新发展的策源区,中医中药协同发展的样板区,区域协调、共建共享的领先区。
开渠: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中医药管理职能分散,组织机构头重脚轻”“管理机构存在‘九龙治水’‘龙不治水’的现象”“省以下中医药管理机构参差不齐,人员匮乏”……
2018年5月,《行政管理改革》杂志上刊发的《探索建立健全地方中医药管理体系》一文引起了田兴军的注意。文中提及的中医药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共性问题,也曾困扰着四川。
川人自有破题之道——机构和人员,是关键所在。
但对于政府职能部门而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相对固定,短期内难以作大的调整,能否“另辟蹊径”,设立一个事业单位来承担中医药管理的部分职能,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带着这一思考,敢于先行先试的四川人,开始了自己的首创探索。
2016年,中共四川省委编制委员会批复设立四川省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作为省中医药局管理的正处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2名,实行“收支统管,全额保障”的预算管理办法。中心锚定“发展”,落脚“服务”,主要承担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研究、健康服务标准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交流合作信息服务等事务性、技术性、辅助性工作。
田兴军坦言,这项工作推行之初,他也曾面对过质疑。但是近8年的实践证明,中心的设立,实现了管理职能的科学规划与良性分流,有效改善了省中医药局人员不足、职能薄弱的问题,对于四川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有了省级示范,四川各市州也跃跃欲试。巴中市成立了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心,攀枝花、南充等13个市州成立了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这些探索,让四川中医药管理力量得到有效充实,也推动了全省中医药管理触角向基层延伸。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管理体系改革中,达州和宜宾两个“尖子生”,交出了更为亮眼的答卷——
2019年1月,达州市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揭牌,成为四川省率先单独设立的市一级中医药管理局,属市政府工作部门;2022年3月,宜宾市中医药管理局正式挂牌,成为市政府33个工作部门之一。
“达州、宜宾单设市级中医药管理局,对于四川中医药发展意义重大,”田兴军进一步解释,“相较于卫生健康委内设机构或加挂牌子的模式,相对独立的市中医药管理局模式赋予机构独立编制、人事权和专门财政经费,有助于地方中医药管理机构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有利于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政策落地。”
区县亦有“黑马”,绵阳市三台县、巴中市巴州区等地针对中药管理职能多有交叉的现实情况,探索“因产制宜”,创新设置麦冬办、巴药局等管理机构,以期实现职能整合、高效管理。
引水:为“管理新渠”注入“政策活水”
正所谓水到渠成,优质充分的政策供给,如同汩汩流水,不断浇灌中医药发展的热土。
引水,必先浚通源流。“中医药工作涉及面广、关联度大、专业性强、创新点多,必须发挥省级层面的设计和统筹推动作用,调动各部门和各市州发展中医药的积极性,汇聚横向与纵向合力。”田兴军说。
“省委宣传部指导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省委外办、省港澳办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省发改委帮助争取到多个国家级中医药重大项目;农业农村厅、林草局、经信厅推动中药材基地(园区)建设和中药工业发展;教育厅、人社厅支持人才培养及评价改革;科技厅支持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财政厅逐年加大资金支持……”
在此前召开的四川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交流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这段工作报告,让南充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朱胜国印象深刻。朱胜国回忆,在这段报告里,一共有近30家省级部门被提及,他们都对中医药工作给予了不少支持,这让他深受感动。
多部门的鼎力支持,离不开完善的顶层设计。
翻阅四川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和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其规格之高足以彰显四川对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任组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省长等5人任副组长。高规格的领导小组,有效消除了多部门协作的壁垒,进一步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近年来,四川中医药发展利好政策频出,《四川省中医药条例》《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四川省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四川省贯彻落实〈“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责任分工方案》《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揽子政策之中,既有行政指导和行政规划等“柔性”管理,也有“带刺”的“刚性”指挥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四川在全国率先实行中医药政务目标考核。
202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对市(州)党委政府政务目标考核,实现了“考部门”向“考政府”拓展,聚焦示范区重点任务及机制改革、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关键环节,严格与资金分配、评比表彰等挂钩。在四川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交流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议上,作为先进典型发言的成都市、泸州市、绵阳市、宜宾市、达州市,正是获得四川省政府通报的示范区建设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5个市(州),他们均得到了省级配套的资金、项目等专项支持。
“我们不仅有正向激励机制,还有反向约束机制。”四川充分运用“红黑榜”“提醒敦促函”等督查通报方式,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实、推动不力的市(州)党委政府,在年度考核中扣分,切实提升考核督查工作权威性和影响度。
一时间,各市州发展中医药的内驱力全面迸发——达州积极支持中医药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宜宾整合相关部门职能,组建中医药产业发展专班;德阳新成立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眉山新成立中医药研究所;乐山市推动大峨眉中医药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攀枝花、遂宁、广元、南充、资阳等9个市开展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改革,自贡率先探索开展中医日间病房服务;广安市财政每年给予市中医院1000万元补助,甘孜州对引进符合条件、开展中藏医药类项目的在州企业、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阿坝州与院校、企业合作共建道地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凉山州出台地方中医药保护条例……各市(州)形成了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灌溉:中医药发展沃野千里
在达州市达川区,沿着横穿乌梅山现代农业(中药材)园区的景百公路一路西行,当行至景百公路与百节镇交会路口时,“发挥中医药优势”的醒目标语便映入眼帘。这里正是集乌梅种植、加工及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中医药产业基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像这样的标语,在四川并不稀奇。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早已成为四川各市(州)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如今,这套赋权充分、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一如坐落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浇灌四川中医药茁壮成长,结出累累硕果。
中医药服务体系均衡可及。全省现有中医医疗机构8532所,其中中医医院348所,开放床位8.8万张、中医药年诊疗量1.7亿人次,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17个国家级中医药重大项目落户四川。依托甘孜、阿坝、凉山三所中医(少数民族医)医院,采取省州共建模式,建成省藏医医院、省藏羌医医院、省彝医医院。县级中医院覆盖率达98.4%,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均建有中医馆,所有村卫生室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产业发展提质增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医药全面融入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万亿级医药健康产业“提质倍增计划”和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农业农村厅牵头“川药”产业发展,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长效发展机制。与四川省商投集团、国宝人寿等国有企业合作,建设中药材标准化基地、中药材交易中心等,打造一体化多层次的中医药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突出区位优势,构建中医药产业“一轴两区两带”发展格局,打造天府中药城、三台麦冬、内江天冬、秦巴药库等一批产业集聚区。202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851.8万亩,规模以上中药工业企业247户,营收558.4亿元,占医药工业企业营收36%,中医药综合产值达1200亿元。
中医药文化弘扬立体多样。成都大运会期间,专设中医药文化展示区、体验区、中医运动康复区,在大运村掀起“中医热”。四川出土的《天回医简》成为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成立省级非遗协会传统医药专委会,58个项目入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建成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54个,推动各地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文化知识角、文化街区。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建成中医药海外中心8个、“天府云医·海外远程惠侨医疗站”5个,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
“中医药管理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下一步,四川将持续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联动’的中医药管理体系和长效发展机制,解决职责交叉、权限模糊等深层次问题,推动全社会形成齐抓中医药、做大中医药的良好局面。”田兴军说。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