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问题,先找安诊儿。”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门诊大厅,患者李先生打开支付宝搜索“安诊儿”,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女性AI形象出现在手机屏幕上。通过简单的语音对话,在“安诊儿”的智能导诊下,李先生选择科室并完成在线取号、排队叫号、报告查询、医保支付、取药提醒等服务,一气呵成。
这是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推出的全国首个可陪诊数字健康人“安诊儿”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的生动实践图景,也是浙江省全面推进中医药数字化发展的真实缩影。
为打造数字中医药省域新高地,浙江省全面推进中医药数字化发展,力图实现“智治”“智医”“智研”“智药”四大功能,让数字赋能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以数字促进中医药治理能力提升和现代化。
智医:医患沟通“零距离”
拍舌象、填写健康问卷,就能得到一份包含穴位保健、心理调节、饮食运动建议的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方案;云上症状采集,智能舌诊,就可以借助专病专科智能分诊解决“看什么”“找谁看”和便捷挂号的问题……为提供全面、智能、移动、便捷、高效的中医治未病体验,打造老百姓触手可及的免费中医药自我保健服务,杭州市中医治未病服务系统上线“浙里办”平台,并开通“浙派名医堂”模块,着力解决看名中医“难”的问题。
不仅如此,为助推基层提升中医药服务效能,浙江省还打造县域“云上中医”,着力解决看中医“慢”的问题。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借助“中西医结合数智大屏”的“山海共富”模块信息,实时监测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中医药特色专科百科帮扶项目任务落实情况,对帮扶的磐安县、柯城区、岱山县等山区海岛中医院的专科能力核心数据进行分析,提升帮扶效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协助基层医生学习专家诊疗思路,实现名老中医经验活态传承,浙江省中医院依托国医名师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创新研发名老中医数字孪生机器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炼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用于数字孪生机器人孵化,并在医联体单位应用。
“实在是太方便了,终于不用跑大老远去看病了。”在安吉县,以往经常跑去浙江省中医院找名医看胃病的患者李伟,这一次,他无需远赴杭州,在家门口便享受到了名中医的服务。
在浙江省中医院安吉分院消化科门诊,该院胃肠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贾圣喜一边给患者把脉问诊,—边在国医名师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上勾选相对应症状。望闻问切结束后,敲击键盘,一张结合了全国名中医王坤根诊疗经验的中医处方生成了,结合患者实际诊断情况,系统还在线对处方生成了批注。
作为基层医生,贾圣喜平时工作比较忙,到浙江省中医院跟师学习的机会也比较少,有了这个平台,贾圣喜除了可以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还可以根据浙江省中医院的名老中医经验来进行问诊开方,“这个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以及时地看到老师的一些思路和用方经验,提高自己的处方能力。”贾圣喜说。
目前,借助名老中医数字孪生机器人项目,浙江省中医院已采集了王坤根、黄琦、高祥福、宣丽华、裘昌林五位名中医的诊疗经验数据,实现对名老中医经验的复制和再现。“它能够实时采集、快速分析诊疗数据,同时还可以远程授课、在线批注等,从而实现智能带教,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活态传承。”浙江省中医院院长助理、医学工程部主任娄海芳介绍,“目前,根据王坤根教授针对胃痞病临床经验孵化的数字孪生机器人已通过4000多个案例的学习,开方符合率达到85%以上。”
“要想学好中医,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经验以及口传身授下的自身领悟。”名老中医数字孪生机器人研发企业——杭州聪宝科技董事长顾高生认为,中医药本身就是极其庞大的数据库,通过Al技术挖掘名老中医经验,将隐性知识通过Al深度学习技术复制出来,将中医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因机证治转化为高度可复制的系统。“这样一来,传承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师带徒形式,而是变成‘数字化抄方’和‘智能化带教’。”
智药:放心好药“可追溯”
“代煎中药会不会缺斤少两?”“浸泡时间、煎药时间足够吗?”……说起中药代煎,许多人也许有过这样的疑虑和担忧。为让中药代煎迈向“精细准”“服务+监管”多场景应用,确保中药代煎全程安全、可靠,由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主导架构的“放心云煎药e平台”在杭州上线。
“以后再也不用在家苦等我的中药了,只要从‘浙里办’的指定入口进去,一键就能查看中药的代煎进度、物流等信息,内容公开透明,中药也喝得放心。”在杭州市中医院配取代煎中药的张女士按照指引,体验“放心云煎药e平台”的患者应用端,操作起来十分顺畅。
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数字化变革的重心。据了解,“放心云煎药e平台”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饮片代煎全流程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全开放、全透明、全监控的理念,让一张张处方、一包包汤剂搭上“数智”快车道,让患者吃上“放心药”。
一码在手,安全无忧。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也进行从处方信息向中药饮片上游产业追溯的探索。其上线的浙江省中药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打造了一套从种植、加工、生产、流通到使用的中药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以三叶青为例,可以追溯三叶青从田间地头到临床使用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种植、生产、仓储、销售去向。医院还可以查询该批次饮片质控评价信息,患者也可以通过小程序查询相关信息。”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中药房副主任中药师葛淑瑜说。
除了放心,还要安心。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智慧中药房管理系统内,声光灯物联网装置极大地缩短了工作人员找药的时间。“以前,工作人员要根据患者处方单最后的尾数在众多药架上寻找处方。现在,工作人员只需手持终端扫码,通过药架上处方的“声光”双重提醒,便可快速、精准地找到对应处方。”
在中药的生产环节,企业也在不断发力,助力中医药数字化发展。在厚达智慧共享中药房智能工厂内,以“优质中药饮片供应链+智慧诊疗+智能调剂煎煮+智慧服药+第三方质控”为一体的数智药事服务新模式下的智慧共享中药房是厚达智能依托浙江省“中医处方一件事”建设,其中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数字技术所进行的探索。“智慧共享中药房系统做到中药处方‘千人千方’的规模化定制服务,全流程数字化溯源保证汤剂质量和用药安全。”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兼营销副总经理李昆说。
智管:规范标准“再升级”
每日汇集中医门诊病历5万多份、中医处方4万多张,依托浙江省健康数据高铁,“中医处方一件事”系统实现了全省各级医疗机构数据实时归集,掌握全省中医药整体情况,并及时对医疗机构的处方进行监管,以起到分析、预警作用。
2022年,浙江省全面启动“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找准处方病历结构化、诊疗过程规范化、中药编码标准化这三条路径,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的结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推动中医药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性重塑。
在结构化和标准化环节,浙江省统一中医电子处方和门诊病历标准格式,实时归集处方3000多万张,病历3400多万份,并建立了全国首张标准化针灸推拿处方;制定统一的数字编码规则,对1749种中药饮片、1142种颗粒剂、322种中药制剂、516个腧穴进行编码;出版《浙江省中药饮片规格等级推荐标准》,对350种常用中药饮片进行质量分类评级,确保患者用上优质优价的好中药。
同时,浙江省还推动诊疗过程规范化,明确望、闻、问、切四诊10项必诊项,建立问基础信息、辨四诊情况、查患者体格、做病情诊断、定治疗意见的“五步法”规范诊疗流程,统一中医辨证施治规定动作,推动中医治疗从个体化向可证实性、可证伪性、可重复性和普遍实用性转变。
为促进诊疗过程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再升级,浙江省还进行处方病历智能质控的探索,创新处方分级分类评价机制,构建“看病用药-服务监管-疗效评价”的中医药管理闭环体系,逐步实现多维搜索、综合分析、监测预警和质控这四大功能,助力结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目前已累计为1200万张处方评级打分,并建立起数字中医经典医案库。
伴随着“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浙江省率先打造起中医数字化标准体系,逐步实现中医处方“智治”、“智医”、“智研”、“智药”四大功能,破解中医药标准缺乏、能力不强、服务不足等难点痛点,续写浙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以“智医”“智药”“智管”为特色的中医数智化发展,正在蓬勃兴起。浙江省正按下传承创新“快进键”,乘着数字化的浪潮,扬起中医药数智化发展的风帆,推动数字中医药从量变向质变飞跃。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