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穷方药之理,求疗效之真

发布时间:2024-05-30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编者按: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人才是关键。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中的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岐黄学者培养项目以“经典研修、临床研究、学科交叉、战略思维”为主要培养内容,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引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领军人才队伍。首批岐黄学者培养项目2018年底启动,岐黄学者聚焦中医药发展关键问题、重大需求,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科研攻关工作,产出了一批行业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本报一版开设《岐黄学者话创新》栏目,分享岐黄学者学术成果、科研创新进展、临床心得,进一步总结凝练岐黄学者培养项目成效,展现岐黄学者培养项目成果。

上个世纪80年代,流行性出血热在我国苏北地区流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岐黄学者仝小林跟随老师周仲瑛深入疫区,发现当时北方按伤寒治,南方按温病治,因此学界有人提出“寒温统一”的观点。伤寒和温病可以统一吗?这引起了仝小林的思考。

“这两者有能统一之处,有不能统一之处。”三十多年后,在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这一问题在抗疫实践中得到了回答。

带着一双善于发现临床难题的眼睛,怀揣着不停求知、不断创新的热情,2018年,仝小林入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名单,2019年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岐黄工程是培养中医药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抓手,作为一名岐黄学者,应始终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宗旨,以‘难题课题化、课题成果化、成果专利化、专利产业化、产业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思想为指导,以提高中医经典研究能力、临床研究能力、多学科交叉创新能力、战略思维能力为目标,力争在攀登医学高峰的征途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仝小林说。

“象思维应该成为中医教育的第一课”

1977年,因高考语文分数较高,原本报考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的仝小林被调剂到中医系,“学中医需要古汉语基础,这次调剂影响了我一生的志向。”仝小林说。

在求学的生涯中,仝小林深刻体会到中医思维的重要性。他认为,培养中医思维的根本就在于象思维。

大学期间,老师陈玉峰用偏瘫的针灸治疗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针灸治疗偏瘫应该扎患侧还是健侧呢?比如马车其中一个轱辘陷进泥里,是把陷下去的一侧垫起来呢,还是把没陷进去的轱辘挖下去,再垫一个跳板拉上去呢?肯定是后者更为轻松明智,而这恰恰就是中医治疗偏瘫“扎健侧”的道理。

这种教学方法,让仝小林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也被他运用到了对学生的教学里。比如教学生理解舌苔,他会让学生们去河边观察苔藓,在阳光照射暴晒的地方,苔藓是焦燥的,而阳光不强,相对寒湿的地方,苔藓就生长茂盛。

“发现这种现象的过程,叫做观象,将舌苔和苔藓相联系则是比象。将苔藓的道理类比到人体内的舌苔,如果发现人的舌苔燥黄,提示人体偏燥热,津液不足;而舌苔白厚腻,则提示人体偏寒湿,阳气不足;燥热需要清热润燥,寒湿需要散寒化湿,这就是意象。”仝小林说。

他认为,象思维的形成过程,是由观象、比象,到意象、抽象,从形而下的发现,到形而上抽提,再回到形而下去验证,往复循环,不断试错、纠错,逐步完善,形成相对真理。通过类比、象征等方法,根据两类事物在某种属性上的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这样的逻辑推理就是象思维,应该把象思维作为中医教育的第一课、必修课。

“提高临床疗效是我的矢志追求”

1991年,在日本熊本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仝小林发现,糖尿病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现代疾病谱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回国之后,仝小林担任中日友好医院中风杂病科主任,提出成立中医糖尿病科,成为全国首创。

“中药能不能独立降血糖?”“中药与西药相比,降糖、降脂、减重作用如何?”这些临床中发现的问题,激发了他的研究热情。

当时,受限于传统“消渴”理论认识,中医通常套用古代的“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方剂治疗糖尿病,疗效并不理想。并且,那时国内公认中医只可以辅助降糖。但是仝小林认为,中医应该有自己的降糖方法。

因此,仝小林聚焦提高疗效这一关键问题,率先构建了“糖络并治-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为框架的现代糖尿病中医诊疗体系,提出中医“糖络病”理念,将其分成脾瘅与消瘅,按照“郁-热-虚-损”分成四期,创新应用传统经方治疗糖尿病各阶段,研究方药量效关系,填补了中医药对糖尿病早中期的认识空白。并且带领团队找到了中药复方独立降糖的高级别循证证据,证实中药可以独立降糖。

在仝小林看来,自己科研上之所以取得突破,就是因为将提高疗效作为目标,以临床难题为突破口,为患者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也是岐黄学者培养的目标和使命。

“我对中医的疗效自信是在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每遇到一个疑难案例就是一次临床考试。”仝小林说。

一次,一位61岁的患者因2型糖尿病导致心力衰竭,出现二便失禁,大便夜10余次,病情十分棘手。仝小林想到张锡纯称山茱萸为“救脱之圣药”“救脱之力十倍于参芪也”,因此用山萸肉60克、红参30克煎煮,取汁150毫升,给患者服用半剂后3小时,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剩下半剂服完后,大小便失禁消失,原方减半量再进2剂,患者好转出院。

“我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提高临床疗效是中医传承创新的本源所在。”以治疗糖尿病为切口,仝小林带领团队重新构建现代疾病的中医诊疗体系,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进行有效对接,让中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求知路上,大胆质疑是可贵品质”

大胆质疑,是仝小林在学术上不断创新的秘诀。

“创新是要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见,有所质疑,甚至涉足前人没有研究的领域。科学突破的每一步都是‘无人之境’,真正的创新不是跟着别人的标准做,而是探索和制定标准。”仝小林说。

仝小林提到,有一次自己的熟人坐飞机,听到后面的医生在议论,说仝小林敢用30克黄连降血糖,自己连3克都不敢用。听到同行的议论,他更坚定要用科学证据证明中医疗效。

临床用30克黄连降糖疗效是否真的立竿见影?顶着压力,仝小林大胆质疑,在长期临床研究上小心求证,以黄连“降糖”进行了示范性方药量效研究,目前药典规定的黄连日用量为2~5克,但其团队发现,低剂量黄连组(9克)的降糖效果与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而中剂量组(27克)和高剂量组(45克)的降糖效果则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

以黄连降糖为起点,他带领团队以临床评价为核心展开攻关,选取有代表性的急危重症开展系列临床试验,证实各示范方药具有明确的量效关系及较宽的用量范围,并结合文献、药物实测、煎煮、药理、临床评价等方法明确经方一两的现代换算标准。他建立依据急危重症、慢病、预防等不同治疗目标的经方剂量折算方法,提出随症施量的用量策略,揭示“量变致新”“量变致反”等量效变化规律,从而构建了以随症施量和剂量阈为核心的方药量效理论框架,为安全有效合理用量提供了理论和循证证据,填补了中医量效研究的空白。

此外,他还创新性地提出了“态靶辨治”理论,在临床中将宏观调态与微观打靶相结合的处方思路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辨证,成为现代医学背景下,实现传统中医之宏观与现代医学之微观相结合的重要路径。

他的老师、已故国医大师李济仁曾经这样总结仝小林在学术上取得硕果的原因。他认为仝小林身上有三点可贵的品质。第一是“学”,就是善于学习老师学术思想中的精华;第二是“逆”,是拥有叛逆和质疑的精神,不生搬硬套老师的学术思想,而是有自己的创新、变通和思考;第三是“超”,意味着敢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自己的老师。

“不同观点的碰撞才更有利于中医发展,我也是这样鼓励学生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在破中读书、破中求解、破中自立,把对中医的学习思考融化在生命里,时刻新陈代谢、吐故纳新。”仝小林说。

如今,这种品质,还影响着更多的基层中医。

涂春联是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中医医院中医科的一名副主任医师,受益于“岐黄工程”对于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帮扶,他可以深入学习岐黄学者的学术思想。在跟诊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善于思考”成为他从仝小林身上学到的重要品质。

“仝老师常说,中医人要敢于质疑权威,如果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意见相左,也可以大胆表达、交流探讨、教学相长。”涂春联说。

仝小林表示,作为首批岐黄学者,自己将继续发挥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领军作用,聚焦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