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实际执掌朝政近半个世纪。虽然贵为皇后、皇太后,慈禧的健康状况却不佳,长期饱受疾病困扰,从《清宫医案集成》[1]来看,有关慈禧的病案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光绪六年(1880年)。1880年初,慈禧太后身体抱恙,太医院太医调理至六月无果,又征召各地名医进京诊治,前后共有13名医生参与诊疗。从正月初七至十二月二十七共诊脉324d(其中正月二十一、正月二十二、五月初一、五月初五、五月初九、六月初四、九月二十九、十月初九至十月十一、十二月十五至十二月二十一未诊脉;五月十九、五月二十九、九月十一、九月十二为原始资料残缺,无从考证)、331次(其中六月三十、七月二十二、七月二十六、八月十八、八月二十五每日诊脉2次,八月初六诊脉3次),病案持续时间长,记载详尽,实属罕见[2]。参与诊疗的13位太医中有5位为太医院太医,分别为左院判李德立、右院判庄守和、御医李德昌、医士佟文彬和栾富庆。由于太医们数月诊治无果,光绪帝采纳礼部侍郎宝廷的建议,诏令各省督抚举荐,从六月底开始先后有8位地方名医入京,分别是汪守正、马培之、薛福辰、赵天向、仲学辂、薛宝田、连自华和程春藻。每次都以会诊形式诊脉,最少3人,最多9人,多数情况下为4~6人,但诊疗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直至年底慈禧病情仍无明显改善。
文中有关慈禧病案的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引自《清宫医案集成》中光绪六年间慈禧病案(以下简称为慈禧病案)。
1慈禧病案主要症状陈述
纵观光绪六年的慈禧病案,发病部位较多,包括眼、耳、鼻、口、咽喉、胃脘、腹胁、脊背、腰及肢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此外饮食、睡眠、二便也不甚佳。尤以咽喉部(425次)、脊背部(192次)、胃脘部(139次)、五官(眼部20次、鼻部29次、口部61次、耳部16次)、肢体(203次)、饮食(241次)、大便(147次)、睡眠(133次)等症状多见。见表1。
表1临床表现主要分布部位及具体症状统计
1.1咽喉部
咽喉部症状在慈禧诸多症状中表现最为突出,如颃颡五味、颃颡津坠、颃颡黏涎、咽干/痛、咽带血沫。颃颡为咽上腭与鼻相通的部位,又泛指咽喉。颃颡五味指咽喉部出现甜、咸、酸、苦、辣等异常味道;颃颡津坠指咽上腭与鼻相通部位有痰涎坠挂之感;颃颡黏涎指咽喉部有质地相对清稀的痰液不断产生并附着于咽喉部,难以清利,或者自觉有痰涎,但咳之不出,吞之不下。
1.2饮食
慈禧病案中关于饮食的症状占比同样较高,主要包括饮食难消、食少和饮食尚好。饮食难消指消化迟缓,也会导致食少的症状出现。饮食尚好并非指常人之饮食,而是自身前后比较,饮食稍有好转。
1.3肢体
慈禧病案中的肢体不适主要包括形神倦怠、身肢
1.4脊背部
脊背部症状在慈禧病案中较为常见,时轻时重,反复不愈,主要表现为凉热感,其中脊背热感明显多于凉感,具体表现为脊背作热、脊背串凉串热、脊背作凉。脊背串凉串热在原文中又作脊背忽凉忽热,即与现代忽凉忽热之意相同。此外,脉案中还载有“附骨作热”,据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胸痹》中“胸前附骨板痛”的描述来看,推测此处的“附骨”指胸骨。
1.5大便
慈禧病案中大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大便溏泄,严重时出现完谷不化。溏是就大便质地而言,指大便不成形或成形而质稀,泻则指大便频次。若大便不成形,每日1次为溏;大便不成形或水样,次数超过1次则为泄。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出现较多未消化的食物。其次,还有大便未行、大便先干后溏及便血。
1.6胃脘部
胃脘部症状同样是困扰慈禧的重要问题,主要包括胃脘嘈杂、餐后倒饱/闷胀、嗳气/酸、胃脘痛,更有“醋心”和“嗳腐吞酸”等典型的反酸症状。胃脘嘈杂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常与
1.7睡眠
睡眠障碍也是困扰慈禧的主症之一,具体表现为夜寐不实、寅刻后眠差和寐不解乏。夜寐不实即今日所言睡眠轻浅,易被扰醒,或整夜半梦半醒。寅刻后眠差是指与前半夜相比,寅刻以后容易觉醒,且醒后不易再次入睡,或入睡后反复觉醒。慈禧的睡眠障碍必定致其长期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自然会导致寐不解乏,即日间残留。此外,还有夜寐尚安,表明夜寐虽言安也不十分香甜酣适。
1.8五官部
五官部症状以口部症状最为多见,主要包括口干/渴、口中五味、口中血沫及口中黏涎。口中五味及口中黏涎与上述颃颡部不适大致相同,指口腔中有酸、苦、甜、辣、咸等滋味,以及口腔黏腻不爽,似有痰涎。鼻部症状在五官各症中出现频次位列第2位,主要包括鼻干/痛、鼻窍不利、鼻塞、鼻流涕、嗅觉异常、鼻涕自咽下坠、鼻酸,虽症状较多但不甚严重。其中嗅觉异常在病案中出现次数较少,原文指鼻内常闻及腥气及嗅觉功能减退。眼部症状主要包括眼目干涩、目视欠清、目眦干痛。耳部症状主要包括
1.9全身各部位
2慈禧之病的诊断
通读光绪六年慈禧病案,根据主要症状出现频次的多寡及其程度的轻重初步判断慈禧病证与胃食管反流病不典型者相符合。胃食管反流病是胃内容物沿着食管向上逆行导致的一系列慢性症状和食管黏膜损害。该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包括典型、不典型和食管外3种症状。典型症状表现为反酸和烧心,不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嗳气等。由于食管在咽喉部与气管相通,上端与口腔和鼻腔相连,口腔又经由咽鼓管连接内耳,鼻腔通过鼻泪管连接眼睛,因此胃内容物沿着食管逆行,不但会损伤食管,还会影响相邻及相通的器官,导致诸多食管外症状发生。上述3种症状可能同时存在,也可能单独出现,特别是以食管外表现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往往缺乏典型、非典型的反流症状,被称为静息性反流[3]。笔者试从胃食管反流病3种症状表现出发,结合慈禧病案中的御医记录,分析慈禧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案例。
2.1典型症状
光绪六年慈禧病案中,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并不明显。反酸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当胃内容物逆流进入食道、咽喉或口腔时,患者会自觉有酸水上溢或
在本病案中,慈禧嗳气/酸出现12次、嗳腐吞酸1次、醋心2次、附骨作热2次。此外,病案中分析病机时还出现“胃热上升”与“胃热似降”等描述,这种情况可能与胃中热有关。以上这些表现都可以视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表现,但由于一定次数的生理性反流也是常见现象,慈禧1年之中反酸与烧心的频次尚不能完全作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依据。
2.2不典型症状
慈禧病案中的不典型反流症状占有一定比例,以胃脘部症状为主,还有2次胸附骨痛,可以作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参考。胃脘部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脘嘈杂、胃脘痛、嗳气,其中以胃脘嘈杂最为多见,占胃脘部所有症状的54.68%。嗳气也比较常见,在胃脘部所有症状中占比为8.63%。除少数结构异常外,胃食管反流病与消化道动力异常有关,约5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存在胃排空延缓[6]。
上述症状往往在餐后加重,“食后仍作嘈杂,中脘微痛”及“食后嘈杂气串”就是胃动力不足的表现。慈禧病案中关于纳食的症状占比同样不小,主要包括食少(48次)和饮食难消(114次),而饮食尚好(79次)也占比不低,这些都与胃动力差有关。
2.3食管外症状
食管外症状在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时容易被忽略,但在本案中较为关键。慈禧可能存在大量的食管外症状,故笔者称之为典型的不典型性胃食管反流病案例。在慈禧病案中,食管外症状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出现频次最多,主要包括咽喉、口腔、脊背、气管与肺、五官等部位病证及睡眠障碍,可作为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依据。(1)咽喉及口腔症状。食管上端连接咽喉,当胃内容物沿着食管逆行至咽喉及口腔时,会损伤咽喉、口腔黏膜,导致咽喉及口腔不适。咽喉是胃内容物向上逆行的主要屏障之一,故咽喉反流临床很常见。酸性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及口腔,刺激损伤黏膜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如咽异物感、声嘶及发音困难、咽痛、呼吸困难、
综上所述,慈禧具备的典型症状有限,但其有部分非典型症状,主要集中表现为食管外症状。尽管清光绪六年慈禧病案中缺少典型反流症状支持,但从不典型反流症状特别是食管外的咽喉、脊背、气管和睡眠障碍等症状及其发作特点来看,确诊其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证据充足,故称为一例典型的不典型胃食管反流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