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博落回的时候,是在豫西南山区的山谷里,车窗外远远近近的不时有株型高大、叶片奇特、颜色泛灰的植物飘过,它们的形态与周围植物迥异,桀骜不驯地挺立在河边滩地和路边石缝,伟岸的身姿仿佛在守护一个遥远的诺言。
等我踏入大学校门,在众多腊叶标本中终于找到它的名字时,反而更加怅然,为什么叫“博落回”这么奇怪的名字?其少见的叶片形状、奇特的植物名称吸引我更加深入地走近它、了解它。
博落回为罂粟科博落回属大型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又名勃勒回、筒青、山号筒、落回、角罗吹等,属于地地道道的本土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大部分省区。博落回植株高1~3米,根粗大,橘红色,茎直立,中空,绿色或紫红色,折断后有乳黄色酱汁,有毒,单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多白粉,花初开时嫩绿,后逐渐变为近白色,呈圆锥花序排列在茎顶,从远处看,有种橘黄色感觉。花败之后,长出密密麻麻的灰白色的种子。
博落回具有悠久的用药史,入药最早见于唐代药学家陈藏器所著的《本草拾遗》:“博落回,生江南山谷。茎叶如萆麻,茎中空,吹作声如博落回。折之有黄汁,药人立死,不可入口也。可见,此物不能入口,因为茎含橙色液汁,有剧毒,误食可致命。”《
《中华本草》记载:其味苦、辛,性寒,有大毒,具有清热
比起挺拔的外表,博落回的名字听起来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陈藏器仅仅提到“茎中空,吹之作声如勃逻回”,“勃逻回”亦作“簸逻迴”,资料记载有两种解释:一种指的是一种乐器名,有专家考证簸逻回是鲜卑语,汉语的意思是“大角”,属拓跋鲜卑军中马上奏乐。《旧唐书·音乐志二》里记载:“按今大角,此即后魏世所谓簸罗迴者是也,其曲亦多可汗之辞。”“簸逻回”曲调悠扬,是胡风乐舞与后魏鲜卑结合所创造出的一种独有的乐器。北宋李昉等编纂的《太平御览》载:“角,长五尺,形如竹筒,本细末稍大,未详所起,今卤簿及军中用之,或以竹木或以皮为之,无定制。按古军法,有吹角也。此器俗名‘拨逻回’,盖胡虏惊军之音,所以书传无之。海内乱离,至侯景围台城方用之也。”
另一种说法指的是北魏的歌曲名。《隋书·音乐志中》:“天兴初,吏部郎邓彦海奏上庙乐,创制宫悬,而钟管不备。乐章既阙,杂以《簸逻迴歌》。初用八佾,作《皇始》之舞。”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云:“后魏之世,有《簸逻迴歌》,其曲多可汗之辞,皆燕魏之际鲜卑歌,歌辞虏音,不可晓解,盖大角曲也。”《簸逻迴歌》作为鲜卑族广为流传的民歌,同时也曾作为仪礼用乐的歌辞,带有浓厚的鲜卑民族色彩。随着时间流逝,后世基本没有簸逻迴相关的记载,也可能随着北魏政权的结束,一同被淹没在时间长河。
时间带走了历史,博落回却作为载体留存了下来,它挺直了高大的身躯,努力地向上生长,试图引起大家对它的关注。夜色来临之际,萧瑟秋风,山谷窅然,再也吹不出那一曲苍凉壮阔的簸逻迴歌。(邓海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