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而在日常生活中,“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的现状屡见不鲜,导致每天摄取的营养及能量已远远超过了自身身体的需要,由此导致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张瑞介绍,毫无疑问,渴望
一分为二,理性看待辟谷
“在说到辟谷的时候,不能不提及‘轻断食’这个概念。”张瑞解释,所谓的轻断食,是间隔性地断绝正常饮食,而以低能量的食物代替正常的三餐,来实现促进肠胃排空、缓解
其实,人为限制食物的摄入作为养生修炼的方法,在中医学和道家养生中早已有之,并且相当普遍。道家称之“辟谷”(又叫却谷、去谷、绝谷、绝粒、却粒、休粮),佛家取名为“断食”,唐代百丈禅师曾经提出“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的说法。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古墓出土的帛书中,首次发现了“却谷食气篇”,这是我国有史可考的最早的辟谷专著。作为古人延年益寿的养生大法,“七日不食、吸风饮露、动则调形、静则补神”的情景让人悠然神往。张瑞认为,古代先贤的描写固然带有夸张的文学色彩,但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证实辟谷方式确实能排空肠道,排除体内毒素,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正像《太平经》所言:“少食为根,真神好洁,粪秽气昏”;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也说:“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后者虽然描述得有些直白,却对辟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
科学调理,改进饮食习惯
据报道,国内曾有课题组跟踪研究辟谷人群多年,发现在有经验的医生引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辟谷(每天摄入热量小于150千卡,约为人体基础代谢需求的1/10),不少病人的
那么,辟谷的时间如何掌握?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的辟谷效果呢?张瑞建议,辟谷最好选择在春秋两季进行,一年辟谷两次左右较为适宜,单次辟谷时间一般为5~7天。
同时,辟谷期间不可久卧,要多走路和调息行气(食气或吞气),即“气满不思食”,食气能够把天地间的精微物质摄取到体内,调动全身气、血、津液运行,把这些能量输送给五脏六腑,防止因肠胃过度空虚而引起不适。辟谷期间,需要常咽津、多喝水。中医把咽津的过程叫“玉液还丹”,可收到于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和补益脑髓的功效。而大量饮水能帮助身体排空毒素,保持胃部充盈,以免因胃内壁黏膜粘连而致胃部出血。
辟谷期间,还可以适量服用益生菌和菊粉,二者对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均有良效,其中菊粉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利于清热
辟谷养生,适合自己才对
需要提醒的是,开谷(复食)也是辟谷的重要阶段,不可忽视。张瑞指出,一般辟谷多少天,开谷就需要多少天。这是由于辟谷之后,胃会变得非常娇嫩,需要逐渐恢复“胃气”和饮食。开谷时,人体的身体状态相对是虚弱的,所以要禁止纵欲,也不能急于进补,中医讲的“虚不受补”就是这个道理。在选择开谷饭时,要以清淡为宜,最好是稀粥和素食,切不可大鱼大肉,大快朵颐,暴食暴饮。随后食量经常由少渐增,且有所反弹,因此要管住嘴,自觉将体重控制在合理限度之内。
同时要禁食辛辣之品及饮酒等,以避免胃肠道刺激。张瑞建议,复食后前3天可食用白水煮白菜,这种吃法排毒效果奇佳;需要注意的是,菜里不要放盐,辟谷后人体普遍肾虚,吃盐多会发生水钠潴留,加重肾脏负担。
经过完整的辟谷开谷,人体普遍会减重10斤左右,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