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鲤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3、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2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李鲤教授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学验俱丰,擅长运用中医药诊治心脑血管病、肝胆病及内科疑难病,在学术上注重阴阳、五行、脏腑、
1养生保健指导思想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认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缘者,沿、顺也;人者,居天地之中,督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顺中以为常,是为自然,无违自然之道,内得以保身而全形,外可侍亲而终其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养生的意义不只局限于祛病延年,还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扶助正气,增强国民体质;二是减少病痛,降低医疗费用;三是心身俱养,应对社会变革。
李鲤教授强调养生应以治未病为指导思想,指出中医治未病包含“预防”的思想[1]:一是未病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指在未病之前做好准备,以防疾病发生。二是既病防变,《
2养生保健经验
2.1心理养生
一般认为心理养生可分为浅层次心理养生和深层次心理养生,其定义的界限在于主动养生与潜意识状态。浅层次的心理养生包括静坐、调息等,是主动的调养过程;深层次的心理养生,亦可称为潜意识的养生,顺其自然,和中而治,有良好的处事态度,如乐观、从容、淡泊等。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
李鲤教授认为,无论是患病之人还是未患病之人,都应注意心理养生。李鲤教授认为人的精神风貌应当始终朝气蓬勃,首先是端正心态,其次时时把握“平意”,即心境思虑和谐适度,最后要胸怀宽阔,豁达大度。李鲤教授平时重视道德修养,充满仁爱,心地善良,帮助他人,从中获得乐趣,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李鲤教授还强调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注意调节情志,避免过度。李鲤教授对于心理养生推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认为人应调和情绪,排除杂念,思想应安闲清静,防止情绪剧烈波动,培养知足常乐的品质。李鲤教授认为一个人如能以“恬淡虚无”的胸怀对待名利,无患于得失,精神者当守于内,不易受到疾病的侵害。李鲤教授还指出人与人之间应平等相处,“尝贵后贱”可致“脱营”病,“尝富后贫”可致“失精”病,人生难免处处称心如意,保持心态平衡、心境平和,这样既可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又可防备突然的外界刺激对人体造成伤害。
2.2饮食养生
饮
(1)常人饮食养生
①饮食有节:饮食要定时定量,吃饭要保持良好的情绪,饮食的冷热要适度,吃饭要细嚼慢咽,坚持饭后漱口和散步。②三因制宜。体质不同,饮食有别:阳虚者宜补阳,应多食羊肉、鸡肉、韭菜等;阴虚者宜
(2)病人饮食养生
①小公鸡汤扶正助阳,体虚者适之。李鲤教授在临床中对于辨证属虚、寒、阴证者,尤其对于脏腑辨证属脾、肾、肺亏损,或气血辨证属气虚血虚者,经辨证施治一个阶段,病情好转,饮食增进后,告诉患者配合食用小公鸡汤以助药力,恢复体力,从而缩短病程。②羊肉养血温阳,妇人多宜。李鲤教授在治疗育龄期妇女月经病时,只要不是偏热偏实或发于夏季者,经常嘱其服食羊肉汤。李鲤教授常说,《
2.3运动养生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以舞蹈舒筋活络、流通气血、防病祛病,随后各种导引运动术不断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运动风格,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无论哪一种传统运动,均以中医阴阳、脏腑、气血、
李鲤教授认同“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但同时强调在运动养生中要掌握一定的度,以“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为标准,达到锻炼后不觉疲劳的状态;其次,认为应动静结合以调形养神,指出形宜动,要运动形体;神宜静,要静养神气。在运动中动静结合,形神皆养,才能使气血和顺而“形与神俱”,达到强身延年的目的。
2.4起居养生
起居养生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调摄的具体应用。我国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生活起居养生,《
李鲤教授认为养生之要,当以睡眠为先。《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说明人体阳气的消长盛衰与自然界阴阳变化密切相关。李鲤教授强调保养人体阳气,要顺应四时昼夜更替、阴阳变化来调整作息时间,认为规律的作息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合夜至鸡鸣”,此阴气用事,阳归于阴而寐;“鸡鸣至平旦”,此阳因而动,出于阴则寤,人当应之。李鲤教授常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保证作息时间规律,夜间22∶00左右当入睡,子时阴气最盛而阳气始生,卧则阳藏于阴,而不至损耗过度,人身之阳得以休养,才能更有效率的工作和学习。
3小结
李鲤教授注重养生保健在疾病治疗、预防中的作用,其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思想,认为
参考文献
[1]孙晋营.治未病道法自然[J].中国民间疗法,2018,26(2):3.
[2]李鲤.临证保和心鉴[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作者:常学辉李元正
河南中医药大学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