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阳的起源,目前学术界有“源于男女”“源于生殖崇拜”“源于占卜”“源于历法”等诸多说法,虽有一些道理和逻辑上的可能性,但因资料的匮乏、缺如,大都缺乏有力的证据加以支持,故只能看作是值得重视的猜测。笔者研究认为,阴阳起源于昼夜。现论述如下。
阴阳的起源与太阳有关
首见“阴阳”一词的《诗经·大雅·公刘》说:“既景乃岗,相其阴阳。”意思是说:中午的时候,人站在山冈上,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山的南面容易接受阳光照射,局部温暖、光明;山的北面不容易接受阳光照射,局部寒冷、黑暗。这说明阴阳观念最初是从纯粹的地域方位与太阳的关系之中得出来的,是太阳向背、光照与否的问题。这与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的解释是一致的。同时也提示我们,阴阳的起源与太阳有关系。
站在山冈上“相其阴阳”,毕竟是一个“特殊”的个例。在远古时代,人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体验最多、最普遍、最直观的是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给万物带来了光明与温暖,人们也会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出来活动;到了中午的时候,太阳高挂在天上,是最明亮与温暖的时刻;此后,太阳逐渐向西降落,到了黄昏,日沉西下,万物失去阳光的温煦,天色逐渐黑暗,气温渐趋低下,人们也会随着太阳的落下而入室休息,形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的劳作规律。
上述太阳在一天之内的变化,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昼夜交替。我们今天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因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自转时,总是半面对着太阳,另外半面背着太阳。由于地球本身不发光,因此对着太阳的半球受到太阳的照射便成为白天,而背着太阳的半面则成为黑夜。由于地球在不停自转,白天和黑夜也就不停地交替更换,从而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
阴阳源于昼夜
昼为阳,夜为阴
人类正确认识到昼夜交替的原因,是哥白尼(1473~1543)的“日心说”出现以后的事情。在此之前,人们在地球上虽然每天看到太阳—白昼—月亮—黑夜在运动轮回,却感觉不出地球的自转。因此,不可能得出合乎“科学”的解释。但在日出开始劳作,日落便休息的生活节奏中,不仅形成了白天与黑夜的概念,而且深深感受到白天是明亮的、温暖的,夜间是黑暗的、寒冷的;这种昼夜交换,就是光明与黑暗的交替,是人们最易感觉,也是自然界最典型的变化。为了对昼夜交替的原因,做出理论上的解释,于是,就将白天明亮、夜晚黑暗这一突出的特征,逐渐演变为“昼为阳,夜为阴”的观念了。这正是《说文解字》将阴阳解释为“阴,暗也”“阳,高明也”的原因,这也是“阴阳源于昼夜”的证据之一。
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昼夜轮回,是人对太阳与月亮光线照射的感受而形成的,日出月没则阳光灿烂,日没月出则黑夜来临,有了日月的运动才有了昼夜、明暗、寒温,故日月就成为阴阳最好的代表。《周易·系辞上》说:“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阴阳之义配日月。”《管子·四时》也说:“日掌阳,月管阴。”《灵枢》有一篇经文的题目是《阴阳系日月》,一个“系”字,清楚地告诉我们:阴阳的起源与日月有关,而古人对昼夜交替的原因,只能认识到与日月有关系的水平,如《周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这是说“阴阳源于昼夜”的证据之二。
由幽明而知昼为阳、夜为阴
在一昼夜中,人们都经历一段光亮、一段黑暗的时间。白天是明,晚上是暗,可以说人类认识大自然是从太阳出没、昼去夜来开始的。《周易·系辞上》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幽明”,指的是光明与黑暗、白天与黑夜、太阳与月亮,由欲“知幽明之故”“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不难看出,昼为阳、夜为阴,应该是阴阳最原始、最明了的本义了。故《周易·系辞上》又说:“刚柔者,昼夜之象也。”《管子·乘马》说:“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白虎通德论·日月》说:“所以必有昼夜何?备阴阳也。日照昼,月照夜。日所以有长短何?阴阳更相用事也。故夏节昼长,冬节夜长。”这是说“阴阳源于昼夜”的证据之三。
阴阳就是日出与日入
“阴”字与“阳”字最初是写作没有“阜”旁的“侌”和“易”,《说文解字》说:“侌,古文‘yin(见PDF)’省。”“yin(见PDF),云覆日也。”“易,开也。”《说文解字注》说:“今人‘阴阳’字,小篆作‘yin(见PDF)易’。yin(见PDF)者,云覆日;易者,旗开见日。”可见,阴阳就是日出与日入、日现与日没、日显与日隐,而昼夜交替正是日出与日入的结果。这是我们说“阴阳源于昼夜”的证据之四。
河图洛书的白圈与黑点、太极图的白鱼与黑鱼源于白天与黑夜
河图、洛书被认为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以白圈表示奇数阳数,以黑点表示偶数阴数;太极图是解说阴阳理论的哲理化模式图,是由一白一黑,头尾相接,一边从小到大,另一边从大到小的白鱼与黑鱼构成的。将河图洛书中的白圈与黑点、太极图中的白鱼与黑鱼,理解为源于白天与黑夜,比任何一种其他的解说,都更合理、更自然、更贴切。这是我们说“阴阳源于昼夜”的证据之五。
一昼夜之间,阳气与阴气在不同时间段有区别
昼为阳、夜为阴的观念形成后,人们又体会和感知到:清晨太阳升起,大地迎来温暖与光明;正午烈日当空,给大地带来炎热;傍晚太阳落下,大地回归清凉;至深夜,则成为一天中最黑暗与寒凉的时刻。在一昼夜之间,阳气与阴气在几个时间段内的旺盛趋势与程度又有区别。平旦后,气温渐升,即阳气渐盛;整个上午气温逐渐升高,即阳气处于旺盛上升阶段;至日中时,气温达到最高,即阳气隆盛达至最高峰,这就是《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平旦人(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午后,气温开始慢慢下降,即阳气开始衰减;至黄昏日入,气温更低,即阳气衰减明显,阴气渐渐生汪;入夜后,气温继续下降,至夜半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气温达到最低值,即阴气处于最隆盛阶段;平旦后,气温又逐渐升高,这就是《灵枢·营卫生会》所说的“日西而阳衰”“夜半为阴陇,夜半以后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
通过一昼夜气温变化的观察与体验,人们认识到:在属阳的白昼,气温存在着逐渐上升→达到最高→开始下降的过程;在属阴的黑夜,气温存在着继续下降→达到最低→开始升高的过程,有一个由阳至阴、由阴至阳的演变,即白昼虽为阳,但也有属阴的阶段(气温开始下降);黑夜虽为阴,但也有属阳的阶段(气温开始升高),也就是昼中有阴、夜中有阳,于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素问·天元纪大论》)的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者;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者;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这是我们说“阴阳源于昼夜”的证据之六。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一日之内,白昼变成黑夜,即是阳转化为阴;黑夜变成白昼,即是阴变化为阳。昼夜就是由阳变阴,又由阴变阳的过程,进而逐渐体悟到阴发展到了极度,必然向阳的方面转化;阳发展到了极度,必然向阴的方面转化。于是便产生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极则阴,阴极则阳”“物极必反”之类的阴阳相互转化的观念。这是我们说“阴阳源于昼夜”的证据之七。
阳生阴长,阴生阳长
人们发现,昼夜不仅有气温的变化,还有长短的差异。有着一个昼夜相等→白天逐渐延长、夜晚逐渐缩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昼夜相等→白天逐渐缩短、夜晚逐渐延长→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白天逐渐延长、夜晚逐渐缩短的轮回往复,这一过程,对于善于观察自然的古人而言,通过长时期的观察与体验,是不难发现的。昼长则夜短,即是阳长阴消;夜长则昼短,即是阴长阳消,于是也就产生了“阳生阴长”“阴生阳长”之类的阴阳相互消长的观念。这是我们说“阴阳源于昼夜”的证据之八。
阴阳合历
阴阳源于“十月太阳历”是一个颇受学术界推崇且影响很大的“假说”。所谓历法,就是一种推算日、月、年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的序列的方法。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日是历法中的最小时间长度。一日就是一昼夜,可以说人们研究历法是从观察昼夜交替开始的。这是我们说“阴阳源于昼夜”的证据之九。
对古人而言,“阴阳源于昼夜”是不言自明,人人都知道的常识,也就是《周易·系辞上》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后来知之者渐少,但仍不乏其人。到了现代,在重重历史性误解之下,变得罕为人知了。(张效霞)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