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急危重症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辨证救治与处理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在中医学学术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学学术发展和飞跃的突破口。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核心是急诊学科的进步。
中医急诊学发展史
20多年来,中医急诊学学科在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确定中医急诊学科地位、内涵外延、常见急危重病规范化研究等方面,有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中医药学会(现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成立伊始,便在上海召开了第一个中医学学术会议——全国中医急诊学术会议。随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次召开全国性急诊工作会议,先后成立了11个急诊协作组,如脑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组织进行了3次中医急诊科(室)必备中成药的遴选工作,推出了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安脑丸等急诊用药。这些重大举措不仅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病的能力,还扶持了一大批中医药企业的健康发展,如天士力药业集团等。其间,重庆中医研究所先后承办了《中医急症通讯》《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为中医急诊工作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98年1月3日,中国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永炎教授担任首任主任委员。从此,中医急诊工作者终于有了自己的学术交流平台,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建设拉开了序幕。后续主任委员晁恩祥、王融冰、刘清泉教授相继接过急诊分会的接力棒,带领急诊分会一步步走向成熟。
1998年全国11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诊疗中心建立,这是中医急诊学这一临床学科建立和发展的里程碑。此后在老一辈中医急诊专家任继学、王永炎、王今达、路志正、黄星垣、邓铁涛、周仲瑛、晁恩祥、王左、沈绍功、杜怀棠、杜树明、杨明均、梅广源、罗侃、陈绍宏、李乾构、孙塑伦等教授的带领下,中医急诊学学科从临床、教学、科研方面都得到了极大发展。尤其是临床学科的建设方面更加突出,全国三级以上中医院都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急诊科,大多数中医药院校均开设了中医急诊学课程,近三分之二的院校将其设为临床主干课。这对于学科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针对中医急诊学科科研工作的不足,近年来,中医急诊工作者以专科急诊为突破口,如对
近十年来,在开展临床工作的基础上,中医急诊工作者开始寻求中医急诊学科的内涵及科学研究的切入点,围绕
专科急诊研究成果
中医急诊学临床研究以专科急诊为突破口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以
外感
外感
肺系急症
对呼吸衰竭、
休克
休克归属于中医学“厥脱”的范畴,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王今达教授、王左教授为组长的协作组,对该病证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制出“参附青注射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疗效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王今达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理论研究,选用
脓毒症
脓毒症是近十余年来急诊危重病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于脓毒症开展了研究。王今达教授提出了“三证三法”理念,即热毒证与清热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为危重的疾病,对此国际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先后推出了不同年代的心肺复苏指南,对于规范心脏骤停的抢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患者的出院率仍然较低,成为国际急诊危重病研究的难点。近年来,中医药对该病证的研究逐步介入,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如早期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复苏的成功率。与此同时,针对复苏后综合征开展了相关研究,提高了复苏后的成功率。尤其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春盛教授对参附注射液救治心肺复苏后综合征降低病死率的研究,证明了参附注射液能够降低病死率,研究发表在《休克》杂志上。
急
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传染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SARS、人禽
学科建设彰显成效
200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急诊科陆续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建设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2012年组建国家中医急诊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挂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副组长单位分别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协作组成员单位包括全国20多家医院。201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急诊科的建设有了国家指南,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学科的建设。
急诊科以病种、路径为抓手,发挥中医特色,“能中不西”“中西医结合”,规范中医急诊的诊疗行为,从而使得中医急诊科从严重西化走向了中医特色之路、规范之路,这是中医急诊科发展的里程碑。中医急诊专科建设成为了三甲评审、三甲复审、大型医院巡查中必查专科。
随着专科建设的规范、发展,中医急诊学科也迅速发展。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代表,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陆续开展了中医急诊学教学课程,201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急诊学系。
随着任继学教授第一版《中医急诊学》的出版,“十五”“十一五”“十三五”《中医急诊学》《中医急诊临床研究》《中医急诊内科学》等教材逐渐完善,建立了中医急诊学科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医急诊学科教材建设。
省级以上中医医院陆续建立中医急诊学硕士点、博士点,一批批中医急诊专业的硕士、博士走向了中医急诊专学科,中医急诊学科有了自己培养的研究生。
科研硕果累累
专科、学科的发展大大带动了科研的发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为代表,陆续获批如中医感染性疾病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呼吸道传染病临床重点研究室、广东省中医急症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平台更加促进了科研的进步。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为核心,自1999年开始对外感
2017年国家基于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
跟踪国际最新心肺复苏指南,急诊分会专家运用先进的心肺脑复苏技术,整理“猝死”“厥脱证”相关古代文献,挖掘中医药参与治疗的有效方法,逐步开展心肺脑复苏效果评估国际Utstein临床登记,通过临床真实事件研究方法评价、验证中医药在心肺脑复苏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形成以现代心肺脑复苏技术为基础,中医益气温阳、固脱救心,针药并举早期介入的中西医对心肺脑复苏后综合征临床观察及相关基础研究,在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等方面取得大量成果。
除此之外,在脓毒症研究、耐药细菌感染等研究方面,急诊分会主持完成和参与的科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计划等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第二届
急诊分会为了培养更多的年轻人,自2018年开始,开始了对中医急诊青年医师的专项培训,每年增补青年委员。青年中医急诊医师的加入,使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更加朝气蓬勃。
公共卫生事件中显身手
2003年,一场SARS突然“袭击”全国。急诊分会的每一个成员单位首当其冲,成为SARS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成为SARS战役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个急诊留观室改为SARS病房,急诊医生护士战斗在SARS的第一线,对于急诊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危重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拉开了急诊重症医学的序幕。
三级中医医疗机构陆续建立了EICU。EICU的建立,使得急诊专业对危重病的诊治更有连续性,内涵更加丰富。EICU在高技术平台的支持下,贯彻“治未病”思想,对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既病防变”“截断扭转”策略,在实施脓毒症国际诊疗指南基础上,针对临床救治难点,应用清气凉营、
2009年发生甲型H1N1疫情,中医急诊人员根据SARS时积累的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经验,冷静面对,同时组织全国22个地区45家单位开展了中医药防治甲型H1N1
其后H7N9、乙流爆发,中医急诊分会专家积累了丰富的新发突发传染病应对经验,建立了新发突发传染病迅速应对的机制,实现高速的从经验到方案到共识/指南的转化,并承担了国家应急救援人才的培养任务。急诊分会力争到2020年,为国家培养一批中西医急救技能扎实的国家应急救援队伍。
积极参与扶贫和科普
急诊分会专家充分发挥公益性,在健康扶贫、中医科普、健康宣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是一个贫困县,急诊分会在主委、副主委带领下,采取师带徒的方式,培养中医急诊人才,多次举办中医急诊青年骨干培训班。
内蒙古奈曼旗是贫困地区,急诊分会采取片区导师的方式,每人承包一个片区,对片区村医进行点对点的指导。
急诊分会多名骨干主动请缨,脱产到新疆、西藏等贫困艰苦的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扶贫。对当地进行医疗科研全面指导,促进当地医疗机构中医急诊急救能力的迅速提升。
随着老百姓对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迅速增长,急诊分会发挥“名医名家多、覆盖面广”的优势,进一步加大了科普宣传力度,帮助老百姓逐步养成正确的养生保健观念。急诊分会多位专家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中央电视台等健康类栏目,通过媒体宣传,正本清源,有力促进了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知识普及。
急诊分会还采用贴近百姓的专家义诊或健康巡讲形式,举办各类科普活动,惠及广大百姓,促进医疗重心下移、前移,送医下乡村,送教进社区,结合科普资源互享平台转化科技成果,正确宣传中医防病治病知识,整合各级、各类资源,开动脑筋,创新科普方式,扩大中医药科普受益范围,满足群众需求,从而大幅度拓宽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
急诊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急诊分会成立21年来,带领全国中医急诊作者逐渐进入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时代,今后将继续带领全国中医急诊工作者,以强烈的使命感,在中医急诊专业努力奉献,努力完成以下工作,使中医急诊立足全国,走向世界。
多途径、多形式培养中医急诊人才
中医急诊首先要建立一支完整的、稳定的人才队伍。对此,应多途径、多形式地培养中医急诊人才,同时进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这是中医急诊学科发展的根本。
争取更多的科研支持
中医急诊学的科研刚刚起步,科研能力和思路不足,甚至有人认为中医急诊没有优势。加上急诊工作辛苦,又缺乏科研支持。这些都是导致中医急诊人才流失的原因。因此,从政府层面和科研管理层面,要大力扶持中医急诊的科研工作,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达到发展中医急诊学的目标。在临床科研中,要开展符合循证医学理念的中医急诊临床研究。因此,要努力培养中医急诊临床医生和临床科研人员的循证医学知识。
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关系
继承是发扬的根,没有很好的继承,发扬就是无本之木。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前人的经验,学习前人的临床思维方法,逐步提高中医急诊的临床疗效。中药注射剂在中医急诊学术与临床过程中起到过并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尽管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不应将其绝对化和片面化,而应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科学态度,既正视已发生的问题,又要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继续注意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刘清泉刘金民郭玉红方晓磊)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