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化角度探讨干燥综合征的辨治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syndrome,SS)是一类以侵犯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口干渴为本病最常见也是患者最为痛苦的临床症状,目前现代医学对于SS严重口干者通常采用口服毛果芸香碱等副交感胆碱能M3受体的拮抗剂,该类药物有一定疗效但亦可引起诸多不良反应,且停药后症状反复[1]。中医学古籍对本病无明确记载,多归属于“燥证”“燥痹”等范畴,在中医学宏观思维指导下,对口干症状的缓解有明显优势。
因临床上大多数SS患者存在烦渴多饮、舌红绛少苔、目干涩等阴亏表现,故医家多认为其病机为燥邪伤津,或气虚津生乏源,甚则伤及营血、精髓,以致皮毛、孔窍、脏腑失于濡养发为SS[2]。如路志正教授认为其病机总属阴血亏虚、津液枯涸,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润燥生津为治疗大法[3]。燥邪耗血炼液日久,产生的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又可阻滞津血输布,从而产生血亏津伤、虚实夹杂的情况,正如《医学入门》载:“盖燥则血涩而气液为之凝滞,润则血旺而气液为之流通”。这类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舌黯胖而干,皮肤干燥甚则肌肤甲错等阴虚夹实之象,治当视实邪之性质,分别采用祛瘀、除湿兼以养阴的方法。
临床还有很多SS患者既无阴虚表现,亦无明显的阴虚夹实之象,且采用养阴、化瘀、除湿等治法不能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通过总结姜萍教授临床经验,笔者认为这类患者的病理机制虽与水液输布障碍有关,但主要为脏腑气化不利,兹分析如下。
气化不利,水津失布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而水液“下输膀胱”之后,若欲使其能够“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必赖以膀胱水腑、三焦水道、主水之肾脏三者气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若三者气化不利,则水津不能正常布散,反聚成水饮痰湿之邪,水饮内停则气化受阻更甚,二者互为因果,内损脏腑功能,外致皮肤孔窍失养,病程缠绵,难以速愈。而气化不利或单独致病,亦可与阴虚并存,并且也是导致湿热、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出现的因素。现将其病机分述如下。
1.太阳膀胱腑气化不利
临床部分SS患者虽口干明显,但不思饮水,或饮水而不能解渴,舌淡胖质嫩,苔白滑,脉或濡或滑,多伴见小便频而不通畅。这类患者既非阴虚,亦非单纯的水湿内阻,乃膀胱气化不利,水津布散失常。“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储藏一身之津液,在肾阳的温煦下通过气化作用布散全身。若膀胱气化不行,水津则不能正常敷布,反储留于膀胱而成水饮之邪,皮肤、孔窍不得水液之濡养,则表现为口干缠绵不解。水津失于蒸化,水之浊者亦不能自尿道排出体外,故小便不畅;因水饮内阻,且并非水津内乏,故渴而不思饮水,饮而不能解渴。
此类患者,治当促膀胱气化以行水,方用五苓散等,正如《
2.少阳腑气化不利
部分SS患者口干的特点为口咽干且味苦,不思饮水,多饮则小便增多而口渴不减,双目干涩、视物模糊,舌苔白或白腻,脉弦滑或沉弦,伴见情绪低落,食欲减退,胸胁满痛等症,多见于更年期女性。此乃少阳气化不利所致之水津失布。手少阳三焦腑是阴阳水火升降出入的通道,足少阳胆腑主疏泄、畅气机,为一身之枢。胆腑气机郁滞则水运失助,三焦气化不行则水道不通,故少阳气化不利亦可致水津布散失常,而口干渴不解。水道不通,津不上潮,加之气郁化火,故口干而味苦;饮阻水道,膀胱之津液不能上承,自小便而出,故尿多;舌苔白腻、脉弦滑、情绪低落、胸胁满痛等均为气化不利、气郁湿阻之象;目干涩、视物不清则为失于濡润、胆热上扰所致。
对于此类患者,当畅枢机、通水道,方用小
3.少阴肾阳不足,气化不利
部分SS患者口干的特点为口渴思热饮但不能多饮,舌淡而苔白,脉微细或沉紧;伴见小便清长或排尿不畅,恶寒,肢节冷痛,多见于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此乃久病及肾,损及少阴真阳,阳虚失于气化所致之水津失布。下焦是水液储藏、输布的重要场所,而肾为水火之脏,内寓元阴元阳,故肾的气化作用是水液输布的动力。如《素问·逆调论》言:“肾者水脏,主津液”,若肾阳不足,失于蒸腾,则水津不能正常布散,或储留于下焦,或自小便而出,亦可致肌肤、孔窍失于濡养而致口干不解。肾阳不足,阳不化水,故渴思热饮,正如《
对于此类患者,治当温阳化气行水,方用真武汤等。方中
验案举隅
案1患者某,女,56岁,2017年3月21日初诊。主诉口干、双目干涩1年,加重2周。1年来口干逐渐加重,虽渴而不思饮,强行饮水口渴亦不缓解,眼干眼涩,无龋齿,伴小便灼热,尿短而频,心烦
治当化气育阴行水,方用五苓散合猪苓汤化裁:泽泻15g,
二诊(2017年4月7日):14剂后,心烦
三诊(2017年4月22日):口干、眼干明显减轻,舌淡,苔薄白,上方继服14剂,后制水丸,服用6个月,随访病情稳定。
按:患者初诊见口干而不思饮,舌胖嫩,苔白滑腻,尿短而频,据《
案2患者某,女,62岁,2016年11月23日初诊。主诉:口干、眼干12年余。患者干燥综合征12年,长期服用羟氯喹、帕夫林及养阴生津类中药汤剂治疗,效果不显。刻下症见:口干眼干,食干物须用水送服,猖獗龋齿,腰膝酸冷,恶风畏寒,胃脘不适,不能饮食凉物,眠差易醒,小便清,量少次频,时有
二诊(2016年12月8日):口干、怕冷有所缓解,原方继服14剂,口干等症状进一步减轻,后一直用本方化裁,间断服用半年,随访病情稳定。
按:初诊见口干、怕冷,遗溲便稀,舌淡脉沉,知此乃肾中真阳不足,蒸腾气化无力,水津失布。久病阳损及阴,累及少阴精髓不足,齿无所养,故猖獗龋齿。以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加
参考文献
[1]程永静,黄慈波.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治疗进展.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1):10-13
[2]孙晓泽,焦东方,刘爱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征思路探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7):2956-2959
[3]姜泉,张华东,陈祎,等.路志正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中医杂志,2016,57(6):463-465
[4]张志远.张志远临证七十年日知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46-47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王鹏飞姜萍刘英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