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喜燥恶湿”之考辨
脾喜燥恶湿,是脾的生理特性之一。明代吴昆《医方考》中有云:“脾……喜燥而恶湿”。脾病易生湿,湿亦困脾土。《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马莳注云:“然脾为太阴湿土,最苦在湿,湿则脾病也,惟苦性燥,急宜食苦者以燥之”。因此,临床治疗上,医者治脾病多遵顺其性制其恶,常以燥治湿,往往过用苦温燥药使脾失濡润而伤脾阴,治疗上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各中缘由不难推测,大抵不过曲解了“喜燥”之意,没有完全谙熟其中之要旨。笔者谙此误象,查阅古籍文献,征大家之意见,在古籍文献基础上,就脾脏之生理特性、湿困脾土之病理表现及临证用药心得等方面,全面、系统、梳理论述了“脾喜燥恶湿”的生理特性,追溯其理论本源,探讨其临证变化,虽有纰漏浅薄之处,只为抛砖引玉之意,望同道斧正!
脾性湿土,生理上主湿不恶湿
1.脾土性湿,土湿则滋万物,脾润则养脏腑
脾位居于膈下中焦,在五行中属土[1]。《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曰:“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土性湿,土应于人体为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藏为脾”。而清代何梦瑶论述到:“湿在天为湿气,在地为土,在人为脾胃,故古人言脾胃往往以土名之,或以湿名之”。以上均说明,湿、土、脾三者同为五行中的一行类属事物,实为一体,土性湿内应人体则为脾性湿,因此,脾性当属湿土,湿气通于脾[2]。那脾性湿土的生理功能如何?湿土与脾主运化功能是怎样的关系?都是应该关注的问题。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其化生的水谷精微滋润濡养五脏六腑。唐容川有云:“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脏腑”。由此可以看出,脾性湿土才能滋生万物,这与脾主运化功能互济不离,与土之长养万物同性,脾性湿,湿为脾用,故脾主湿属土脏。
2.脾土性湿而不恶湿,过则生膏油
脾性湿,这里的“湿”相当于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属正常湿气。此处的“湿气”在脾气的带动下,呈雾露弥漫之无形水气状态,往来布散于人体内,正如《
诸湿肿满,皆责之于脾
1.湿生于脾,而脾反恶湿
脾位于中州,脾阳易虚,阴气易盛,脾阳虚则温煦失常,脾气虚则鼓动无力,两者共同使得脾失健运,此时正常的“湿气”化而为邪,形成内湿,停于人体内所致各种疾病。《
2.脾虚则生湿,湿盛则伤脾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中记载:“泉漠河衍,涸泽生鱼,风雨大至,土崩埙,鳞见于陆”。通过对天象气候的长期观察,古人发现值岁土太过、火运不及之年,在自然界可产生因水湿过度而引起的灾异,如湿淫太盛的气候反常。人们所患的疾病多与脾脏相关,湿邪伤脾,脾失健运,多出现脘
病理上“脾湿”喜“平燥”
1.“湿易困脾”源于“同气相求”
关于脾喜燥恶湿的问题,历代医家均有所论述,但均是在脾主运化理论基础上发展推演而来。众所周知,脾主运化不只运化水谷,同时也运化水湿,脾运化水湿功能正常可以保证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然一旦脾失健运,运化失常,则会导致体内水液代谢平衡失常,根据“湿喜归脾者,以其同气相求故也”(《临证指南医案》),无论内湿还是外湿均易困脾。正如《医门棒喝》中所述:“湿土之气,同类相召,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也”。以上论述反应了先贤在认识“脾恶湿”的同时,也认识到脾易被湿困的一面。
2.脾苦湿,虽“急食苦以燥之”,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脾喜燥”之说,是由《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演绎而来,指治疗脾湿证时用苦味药以燥湿。《
“脾喜燥恶湿”指导下的临床治疗
1.湿邪为病易困脾,侵其所司之外部,扰其所主运化之功
临床上脾病多有湿邪过盛的表现,医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应注意燥湿相得,既无太过,又无不及时,阴阳平衡,脾脏运化才能正常,从而发挥“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的作用。脾易被湿邪所困,水湿湮郁,阻窒气机,不惟水谷难以运化,湿邪亦可内生,或湿留成饮,或湿聚成痰,或湿流皮肤形成肿胀,或湿留肠间形成
2.
由于脾的特性喜燥恶湿,故临证尤须重视
小结
综上所述,脾与燥、湿的关系辨证而复杂,在生理状态下,脾脏既不喜燥又不恶湿,应以平为佳;病理状态下,应视具体情况适宜治疗方法,但大抵急食苦以燥之。理解“脾喜燥而恶湿”致理论,不能一概而论,如若理解产生偏差,则将影响治疗效果,延误病情,易犯虚虚实实之戒。因此,治疗湿邪困脾之证,应遵“脾润平为上”为要旨,准确把握其中之辨证关系,以期达到尚佳之疗效。
参考文献
[1]王彩霞,家鹏,秦微,等.中医“脾”脏实体的源流考证分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2):438-440
[2]王彩霞,朱鹏举.“脾之应时”理论溯源.辽宁中医杂志,2017,44(8):1616-1617
[3]张风霞.论脾喜燥恶湿.河南中医,2008,28(2):13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于漫蒋世伟吕凌王彩霞秦微崔家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