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认知与健康管理

发布时间:2019-03-05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所以从古至今,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对健康的探索和研究都未曾间断。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医学不再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是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1]。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健康被放在了优先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医学发展的重大需求背景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体现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之路,已迫在眉睫。

健康的概念

1.健康

“健康”在古汉语中多以“健”或“康”的形式出现,而“健康”一词,多见于近代,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已有记载:“后亦俾用生山药末煮粥,调白布圣服之,四十余日病愈,身体健康”。

而关于健康的基本概念,《黄帝内经》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指出“体液学说”:“健康意味着(身体内)血液、黏液、黄疸液和黑胆汁四种液体达到平衡状态”,认为机体要想保持健康状态必须要保持体液平衡。

到了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善状态”。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重申健康内涵,认为:“健康是基本人权”,并再次深化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方面完好状态的定义。

随着社会进步,生活物质改善,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1986年,WHO在《健康促进渥太华宪章》中,对“健康”这一概念进行补充,认为“要实现身体、心理和社会幸福的完好状态,人们必须要有能力识别和实现愿望、满足需求以及改善或适应环境。因此,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标,它不仅是个人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1989年,WHO进一步完善了健康概念,指出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1990年,WHO专门提出了“道德健康观”,即:在原来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基础上加上道德健康这一概念。至此,健康的概念得以基本确立。

总之,健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匀称,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1992年,WHO发表的《维多利亚宣言》则具体明确提出健康有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中医健康内涵

中医对健康状态的定义通常指个体处于“阴阳自和”“形与神俱”“天人合一”的最佳功能状态[2]。《黄帝内经》多以“平人”论之,如:“平人者,不病也”。

2.1阴阳自和

《素问·调经论篇》曰:“阴阳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具体而言,处于健康状态的个体就是一个阴阳动态平衡的有机整体,其主要生理特点是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消长平衡,脏腑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制约。中医对于人体健康认识讲究“阴平阳秘”,因而中医是用中庸之道调理人的健康医学。

2.2形与神俱

形与神俱,是一种中医学的生命观。五脏之形神合一,是生命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灵枢·天年》言:“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说明五脏气血是精神魂魄生成的物质基础,而人的精神活动与身体是相互依存的。《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有云:“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因此,形神关系中的“形”和“神”是生命的两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统一的整体。这里的“形”主要集中人体生物属性和自然属性层面,指人之形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五官九窍、肢体以及筋脉肉皮骨等。“神”是指生命活动,狭义的神主要指的是心神,包括精神、思维、意志、情感等。

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与神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整体。总的来说,人生命之初是形俱而神生,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人的身体与精神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做到形与神俱、形神统一,才能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

2.3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强调人要顺应自然。顺应自然主要是通过人体顺应天地四时规律,让人体内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相适应,达到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保养正气,使外来邪气不可干,从而保持健康的状态。健康的一大基础就是顺应环境,主要包括人自身的生理特征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欲顺应自然,则必先认清个体差异。《灵枢·决气》有言“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先天禀赋是个人体质的基础,只有清楚地认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具有的个体差异性,才能顺应人的生理特性,达到因人制宜。

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也对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在《素问·疏五过论篇》中就有相近的观点,要求医者“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此外,社会环境的刺激同样可以导致精神情志失调、脏腑气血逆乱,从而影响人的健康,正如《类经·论治类》所言:“离者失其亲爱,绝者断其所怀,菀谓思虑抑郁,结谓深情难解”,正是说明社会环境对人们健康状态的影响。因此,顺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地制宜,对保持人体健康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天人合一”观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秉天地之气生,人的生长壮老已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人应当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同时还要加强人性修养,培养“和”之道。但是,人的适应能力始终有限,一旦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个体适应调节能力较弱,不能对社会或自然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则人就会进入非健康状态。

中医健康认知

中医关于健康认知的理论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对人体状态判断的总纲,《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对健康的整体概括。中医将健康之人称为“平人”,即阴阳平衡、气血脏腑和调之人。

健康不是静止的,不是局限在某个层面的某一种状态,而是由一系列符合“阴平阳秘”标准的状态所构成的连续的、不断运动变化的、时序的过程,甚至包括可能导致不健康状态的各种潜在因素。健康是一个动态的,以生理、精神和社会潜能为特征的完好状况,能够满足与年龄、文化和个人责任相当的生活需求[3],如果潜能不足以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便容易产生疾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现的是注重人体整个身体变化的动态过程,而不仅仅是疾病时的某种状态。

1.状态是中医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

基于前期对中西医健康认知的研究,《中医状态学》提出“状态”是中医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4],整体、动态、个性化地把握状态是维护健康的关键[5,6]。

1.1状态概念

状态是对人体生命过程中特定阶段的健康状况和态势的概括,它是整体和局部的统一、功能和结构的统一,也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于人体而言,健康和疾病都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健康是机体内部阴阳平衡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阴阳协调的状态,而这种人体自身的稳态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协调的状态被破坏就是疾病。

1.2状态要素

状态涵盖了病、证、体质(如五行体质、阴阳体质、九种体质等)、病理生理特点(如小儿为稚阴稚阳、女子多郁等)等,任何复杂的状态都可以用部位、性质、程度三个基本要素来描述,如脾胃湿热的部位是脾、胃,性质是湿、热。常见的部位有25~30个,如心、肝、胃、表、经络等,常见的性质有25~30个,如痰、血瘀、气虚、血虚等,程度是对其部位、性质轻重的判定。因此,通过三个要素的组合,就能实现对整体状态的个性化描述。

1.3状态辨识

状态辨识是根据中医状态学理论,通过表征信息的采集、分析、判断,辨为某个状态要素,进而辨别生命所处特定阶段状态的思维认识过程。健康信息除了四诊采集的神、色、形、态、饮食、睡眠、声音、呼吸、舌象、脉象等外,还包括气候、季节等宏观参数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等微观信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及各种影响状态演变和预后转归的因素。一般说来,每一个信息对特定的状态要素辨识有贡献度,如发热、面红、口渴、脉数等对于性质要素“热”的辨识有特定意义。

2.中西医健康认知的差别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不同,因而,中西医健康认知是有区别的。

2.1整体与局部

中医健康认知立足于对整体的把握,认为不仅人体内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且强调外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对人体的影响,即天、地、人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而西医健康认知以还原论为基础,认为整体是由局部构成,故其较注重对机体局部生理病理状态的把握,认为可把复杂的人体系统分解为部分来研究,二者存在一定差异。

2.2功能与结构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医学注重对无形的功能模型的研究,如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的运行变化,而西医对有形的结构比较重视,如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影像学检查等。尽管如此,结构和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西医有时可以通过改变结构,来修复组织器官的功能,而中医通过调节脏腑间的功能关系,也会影响到结构的变化。

2.3个性与共性

中医健康认知,在强调不同事物的普遍性的同时,尤重事物的特殊性,多因人而异,强调一人一方、同病异治,体现个性化特点,如《黄帝内经》提到的“五形之人”“五态人”“肥人”“瘦人”等,都说明中医学对人类个体差异的重视。而西医学更倾向于把握事物的共性特点,注重事物的普遍规律,因此多制定统一的疾病诊疗标准,多众人一法、同病同治,具有共性的特点。

2.4动态与固定

中医健康认知,注重动态地把握健康状态,强调医学的时间属性,如生、长、壮、老、已体现了生命是一个时序的连续过程;春、夏、长夏、秋、冬的不同季节对机体功能状态的影响等,这体现了中医学的动态性。而西医学对健康的认知更多地立足于固定和静止状态的把握,如常规的体检中更多关注“参考值”,而较少关注年龄和季节、节气的不同。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指以现代健康理念,即以生物、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基础,应用现代医学和管理学知识,来研究人的健康和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健康管理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7]。简而言之,健康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元,社区为范围的全程式连续服务。

1.中医健康管理

1.1中医健康管理的内涵

中医健康管理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健康管理服务。因此,其理论基础除了中医学理论外,还包括了现代医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生物理论等,这为中医健康管理的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1.2中医健康管理的目标

中医健康管理的目标是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以状态为核心,通过状态辨识、风险预警、调理干预、评价反馈,最终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目标。具体包括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中医健康理念,采取行动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掌握基本的健康调护方法与技术,并对健康管理对象的健康状况和干预效果进行连续追踪、动态评价和实时反馈,对健康干预方案做出实时的调整和优化,从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实现最小资源投入和效益的最大化。

1.3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中医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应以状态为核心,确实体现中医学和现代健康管理的内涵,体现“是什么状态?有什么风险?如何防范?效果如何”?据此,所提出的“越人模式”是“太医院”+全科医学+互联网,从而实现全方位、生命全周期地维护健康。

“越人模式”的内涵是融合“太医院”服务模式和现代全科医学的理念,整合中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其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以及各类疾病人群,强调以人为中心、个体与群体健康并重、自助与他助结合的长期综合性、连续性服务。同时,借助互联网的技术实现让“太医院”走进寻常百姓家,打造广覆盖、低成本、高品质的服务和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模式。

2.中医健康管理的特点中医健康管理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养生”或西医的健康管理,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2.1把生命和健康放在天地之间

人不是一个孤立的生物体,因此,应该把生命和健康放在天地之间。“天”主要包括五运六气、季节节气、气候特点、自然灾害、天文现象等,“地”主要为地域地形、植被、土壤、水源等。因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故决定了中医健康管理既要考虑机体内在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又要认识到外界环境(天、地等)变化与健康的联系。正因如此,以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中医状态表征参数体系中的宏观参数包含天、地这两个因素。同样地,健康调理和干预方案中也应考虑天地因素。

2.2强调时间与空间的统一

健康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中医生命观和健康观均强调时间与空间的统一,重视时间对健康的影响,如《黄帝内经》将人体的生命发展周期定为10岁或男子8岁、女子7岁为一个周期,并阐释了每个周期的健康状态特征,还强调了十二时辰、四时的脏腑配属规律,如子午流注以及雷少逸的《时病论》等,中医运气学说,更是体现了时间与健康问题的关系。可见,如果简单地把健康看作是空间和结构或结构功能的问题,显然是不够的。

2.3注重个性化

长期以来,医学是以“疾病”为研究重点的,侧重于研究人的“病”,而忽略研究病的“人”。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强调诊疗规范、标准化流程等,在现代健康管理和慢病防控以及养生、“治未病”领域,普遍存在着“同质化”替代“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强调“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因此,注重个性化是中医健康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包括状态辨识结果的个性化、干预方案的个性化、效果评价的个性化等。

小结

状态是中医健康认知的逻辑起点,构建以状态为核心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的优势,顺应人类健康医学发展的趋势。但由于“健康医学”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医健康管理的思想共识、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尚未形成。因此,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中医健康管理的理论体系,推动学科交叉,进一步完善中医健康管理技术平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吴会东,田军章,徐炳珍,等.健康医学是健康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医学与哲学,2017,38(3):13-17

[2]吴长汶,唐娜娜,杨小婷,等.对状态的准确辨析是把握健康的关键.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9):4005-4007

[3]韩优莉.健康概念的演变及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启示.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1):84-85,99

[4]李灿东,纪立金,鲁玉辉,等.论中医健康认知理论的逻辑起点.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09-111

[5]李灿东.中医状态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6]俞洁,林雪娟,杨雪梅,等.中医健康管理平台架构.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6):2582-2584

[7]郭姣.健康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李灿东李思汉詹杰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