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健康
健康图库
手机版
网站地图
热门搜索:
食疗
方剂
养生
首页
药材
根茎类
全草类
花类
果实种子类
藤木类
动物类
枝叶树皮类
菌藻类
矿物类
其他中药材
方剂
中药方剂A
中药方剂B
中药方剂D
中药方剂E
中药方剂F
中药方剂G
中药方剂H
中药方剂J
中药方剂K
中药方剂L
中药方剂M
中药方剂N
中药方剂O
中药方剂P
中药方剂Q
中药方剂R
中药方剂S
中药方剂T
中药方剂W
中药方剂X
中药方剂Y
中药方剂Z
养生
养生常识
膳食养生
保健按摩
人群养生
生活百科
偏方
外科
内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皮肤科
美容瘦身
保健滋养
延年益寿
中医肿瘤
药膳
内科食疗
外科食疗
妇科病食疗
儿科食疗
五官科食疗
皮肤病食疗
育儿
备孕怀孕
育儿知识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
减肥
运动减肥
局部减肥
减肥食谱
医学减肥
饮食减肥
新闻
今日头条
健康科普
曝光台
权威解读
聚焦医改
学术
老中医经验
国医学术
中医流派
临床验案
学术争鸣
诊治心悟
适宜技术
智能
医案
首页
>
中医养生
>
人群养生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主要体现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小
中
大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
黄帝内经
》中的天人合一
《
黄帝内经
》由《灵枢》《素问》组成,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全书托轩辕黄帝之名,以黄帝、岐伯、雷公的对话形式阐述病机病理,其基本素材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从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
经络
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脉象学说”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奠定了对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
》从整体观论述医学,主张“天人相应”,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的“天人合一”观,重视“以人为本”,体现了医学人文的基本理念。
1“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黄帝内经
》认为:人是在宇宙特定的环境下生成的,是“天地至灵之气所化”。《素问·天元纪大论》明确指出:“天”是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1-2]。《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凭借宇宙自然之气而生,按照四季变化的法则而长,“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虽出生于“地”,但人的生命却与“天”,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息息相关,由天地合气、阴阳相交所产生。也就是说,在“天”与“地”共同作用下形成生命[3-4]。人不能脱离外界环境,外界环境的运动和变化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产生生理、病理反应。人作为自然的“至灵之物”,只有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四时阴阳之变化,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成长[5],才能与自然界保持协调,获得生命的动力。离开了自然界,生命也就不存在了。而在“天”“地”“人”整体当中,《素问·宝命全形论》又特别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在万物之中,没有比人更重要、更宝贵的,因为人是有灵性、有智慧的,生命才是最珍贵的,充分体现出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
2“人与天地相应者也”《灵枢·邪客》云:“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人与自然有相似之处,且有相似的变化,自然界和人是互相感应影响的[6]。在预防疾病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应注意自然环境及阴阳、四时、气候等诸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生理变化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四时气候与人体五脏相通,肝通于春气,心通于夏气,脾通于长夏之气,肺通于秋气,肾通于冬气。四时气候变化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四时气候的活动规律相适应。《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说明气血津液等的运行分布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春夏阳气旺盛,腠理易开,气血趋向于表,表现为易于出汗;秋冬阳气收藏,腠理易闭,气血趋向于里,表现为少汗多尿等[7]。《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说明人体气血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其状态分布及运行有明显差异,变化呈现出节律性。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四时阴阳变化影响,只有顺从其变化,及时地做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全“生气”,否则就会生病。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强调:“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2.2病理变化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详细论述了四时变化对人体产生的病理影响[8]。另外,自然界昼夜节律的变化也会对人体的病理变化产生影响。《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说明一天当中人体阳气存在着生、长、收、藏的规律,因而病情亦随之有慧、安、加、甚的变化[7]。这一“生物节律”对疾病变化的影响已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
2.3诊断治疗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素问·五常政大论》有“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素问·疏五过论》有“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均强调在治病时必须通晓天地间阴阳之气的变化、四时寒暑的更迁,明确天气变化特点,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和季节、节气的变化对人体及疾病的影响,不要违背自然规律,万物化生,不能以人力代之,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亦不可随意违背[7,9]。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达到强身
健体
、祛病延年的目的。说明诊疗疾病时必须与四时变化相适应。
此外,治疗疾病还要考虑地域差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由于地理的原因,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气候与生活条件不同,疾病在不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各有其差异。所以治疗疾病时必须明察秋毫,因地制宜。3“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生活在自然界当中,难免会有情志的变化,而情志的产生与五脏密切相关。五脏精气是产生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情志由五脏功能化生,是人之常情,缺一不可,亦分属于五脏: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伤害人体导致疾病。《灵枢·本脏》强调:“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说明正常情况下,情志在维持身体健康过程中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然而,当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人具有社会属性,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社会交往过程中,极易产生过度的情绪变化。这就要求医者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不能不考虑情志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素问·举痛论》中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更强调过度的情志刺激能够伤及五脏导致疾病,同时也指出了以情志治疗疾病的法则:“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正所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无情之草木,难治有情之疾病”。所指就是人的身体机能会直接受到情志的影响,有些因为情志刺激而造成的疾病,是难以用药物治愈的。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考虑自然界,尤其是社会因素对人体情志产生的影响,根据患者情志状态,选择合理的情志调节措施;否则,将治之无功。
综上所述,《
黄帝内经
》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具有社会属性,人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以及社会活动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相合相应,相互影响。人体的构成与生命活动其实是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一部分,研究人的生命健康一定要把“天”“地”“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把“人”放到整个自然界、社会之中去研究,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也是人体生命变化的基本法则,并受到社会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关于医学“目的和价值”问题的探讨成为热点,医学人文学的研究愈加受到重视。《
黄帝内经
》中呈现的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的“天人合一”观,重视“以人为本”思想,就是医学人文最朴素、最基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31-132.
[3]程士德.内经理论体系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4]牛兵占,陈志强,徐树楠,等.
黄帝内经
[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5]陈湘君.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261.
[6]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
黄帝内经
灵枢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董开全.《周易》与《
黄帝内经
》的天人合一观[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93-95.
[8]郭蔼春.
黄帝内经
素问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8,58-61,178.
[9]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难点解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49.
作者简介:田国庆,男,49岁,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糖尿病
及其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图说天下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
关
案
例
卵巢囊肿吃中药可以治疗吗(卵巢囊肿吃中药能下去吗)
2023-07-28
举而不坚,坚而不久怎么调理(男性举而不坚坚而不久怎么调理)
2023-07-28
降尿酸中药处方秘验方(降尿酸中药经方)
2023-07-28
不够硬时间短是怎么回事(时间不够硬度不够)
2023-07-28
民间最厉害的壮阳单方克数(民间最厉害的壮阳单方 药效)
2023-07-28
海绵体供血不足能自愈吗求准确答案(海绵体供血不足能痊愈吗)
2023-07-28
面瘫中医分型及代表方剂的(面瘫中医分型及代表方剂的特点)
2023-07-28
早些泄吃什么药管用(早些泄吃什么中药管用)
2023-07-28
偏方秘方
中医养生
药膳食谱
减肥方法
中医养生之“药食同源”
什么是中医养生
降尿酸中药处方秘验方(降尿酸中药
滋补品吃错反伤身?两类人慎吃枸杞子
小儿夏季暑热的食疗方推荐
肾虚妊娠水肿的4种食疗方
女性月经不调有哪些食疗法?
便血常见的食疗方法
降血压的常见食疗方法
魅力女人节后排毒从早餐开始
五谷杂粮瘦身佳法
推荐阅读
降尿酸中药处方秘验方(降尿酸中药
降尿酸的中药中药萆薢,土茯苓,威灵仙降尿酸的功能最强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防止尿酸再次升高!!方1:萆薢15土茯苓15威灵仙15桃仁10红花5泽泻10泽兰10薏米30车前子15苍术10山慈姑5
2023-07-21
今日头条
1
适合孕妇食用的11种营养蔬菜
2
到2025年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3
补充维生素可以丰胸
4
第一届瑞士中医药科研大会召开
5
藿香正气散
6
安魂汤
每日精选
到2025年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2023-08-28
合理的运动减肥方法
2023-08-26
减肥黄金时间 浴后5分钟
2023-08-26
魅力女人节后排毒从早餐开始
2023-08-26
猜你喜欢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
补充维生素可以丰胸
五谷杂粮瘦身佳法
降血压的常见食疗方法
安魂汤
精彩图片
降尿酸中药处方秘验方(降尿酸中药经方)
热门标签
局部减肥
中医内科
减肥
运动减肥
中医外科
饮食减肥
瘦腿
皮肤病
瘦身
美腿
骨伤科
中医妇科
瘦腹
丰胸
瘦脸
运动
瘦腰
中医儿科
神经疾病
胃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