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操”各步含义“砭石操”的临床特点

发布时间:2017-08-21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砭石是我国古代最早应用的临床医疗工具之一。经过千年的沉埋,现在不仅重见天,而且在临床上有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治疗皮肤肌肉经筋等方面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北京中医药大学谷世喆教授领导的课题组针对砭石治疗颈椎病进行了临床研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王钧石)

2“砭石操”各步含义
 

第1步

    开颈关的目的在于放松患者精神、激发机体阳气。患者在术前精神往往不能放松,从风府、风池向下刮拭,目的就是调“神”。脑为髓海,风池风府穴位于髓海的底部,刮此处可以有效地疏通经络,改善头部气血的循环运行。头为诸阳之会,大椎穴也是阳气汇聚的地方,风府至大椎正是激发督阳之气,调节神志,振奋精神的关口。因此,本步骤称为开颈关,目的是激发头部阳气,同时打开全身阳气的通道。

第2步

    理经筋是本套“砭石操”中患者感觉最舒适,作用时间最长,显示疗效最明显的步骤。施术部位包括督脉、夹脊穴、背俞穴、膀胱经,其含义与范围均超出了单纯的调理经筋的范畴。本步主要目的是将背部的肌肉筋膜从浅到深做较为彻底的放松。瘀积在背部的疾患病灶往往会在施术过程中得以暴露和治疗。临床上可以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此时患者背部肌表的气血得以放松,阳气得以进一步疏通。

第3步

    调脏腑是继第2步之后的重要一步。此时患者体表经络气血已开,随之进行脏腑调理,正是其时。沿背俞穴点按适度而持久,能够直通脏腑,有效调节。患者从深层次得到了治疗,同时随着治疗也可以发现相应的临床线索,为诊断提供依据。

第4步

    调上下的目的是引阳气下行,达到全身调理的作用。患者此时往往感觉到头部微胀,此是阳气上冲,应该上下同调,循经刮点下肢膀胱经与胆经部位,将经气下引,从而达到渗灌下肢的作用。同时也避免部分素体阳亢患者出现意外。

第5步

    和气血采用震颤切法和抹法施治,旨在将气血渗透入里,让激发之经气回归脏腑经络,从而补益身体。切法时震动有声,力透脏腑,能更好地将气血渗灌人里之脏腑。抹法在神道和命门停留又称为“感法”。意在安神志,交通心神。最后的轻拍数下则是施术结束的标志。待告之患者结束后,全套手法也就随之完整结束。

3“砭石操”的临床特点
 

①施术时间恰当,一般在10~15分钟左右。临床易于操作.患者乐于接受。术者不会由此引起劳累。

②施术手法安全,五步手法,每一步都安全有效,不损伤皮肤,没有使用禁忌。可以确保患者安全,无副作用。

③遵循中医理论,本套“砭石操”应用了“髓海⋯‘经筋”及经络腧穴相关理论,大大提高了使用的可信度。

④可以协助诊断,在施术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有意义的临床特征,如局部红晕、背俞穴区反应变化等,均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⑤具有异于刮痧疗法的特点,“砭石”本身具有微晶结构,治疗过程中可以产生超声波和远红外线,这是“砭石”起效快的重要依据,临床使用很快就能够达到气至病所的治疗作用。

⑥砭石操临床应用可先于针灸也可后于针灸,其使用时间灵活,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状况,与针灸或者其他疗法配合共同治疗。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