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学说《黄帝内经》养生思想
发布时间:2017-03-13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小 中 大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养生学说是研究如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理论和方法。它以人与天地相参、与自然融合、形神合一、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协调阴阳、养神、裕气、保精为基本原则。《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学说建立了中医养生学体系,确立了养生的基本原则,即顺应自然、形神共养、惜精固本、综合调养等,并详细论述了具体的养生方法。指出养形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节欲保精;养神则要“恬淡虚无”,“和喜怒”,“无为惧惧,无为欣欣”,排除不良精神刺激,保持精神情绪的稳定。认为上古之时,懂得养生之道、重视并坚持养生的人,可以尽终其天年,而今时之人由于忽视养生,反而半百而衰。通过如此反差极大的比较,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意义[1]。辨年龄施养是当今中医养生理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针对人体生命过程中少儿、青少年、中年、老年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的养生保健活动。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指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强调了人生不同阶段的修身养性之法。《礼记·内则》云:“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指出针对老年人的特定养生方法。《黄帝内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养生认识更加深入,为后世养生理论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1《黄帝内经》对于人体不同年龄段的认识《灵枢·寿夭刚柔》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刚柔、强弱、长短、阴阳等差异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在自身的生、长、壮、老、已过程中也有明显体现。《素问·上古天真论》不仅说明不同性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差别,而且以女七、男八为阶段说明人体从母体出生后逐渐由弱小到强壮,由强壮再到逐渐衰老的过程,齿发、颜面、筋骨肌肉、生殖机能是各阶段的主要变化,而导致这一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体肾气充盛与否。《灵枢·天年》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以“十岁”为一阶段说明从少儿至青少年,人体脏腑功能逐渐强盛,经络畅通,气血日渐充盛,身体强健,故好走、好趋、好步;在到达中年盛壮之后就逐步走向老年衰老时期,在五脏六腑平定强盛之后从肝脏开始按照相生次序逐渐衰退,功能减低,五脏皆虚、形神相离之时则走向生命终点,阐明人体之气血盛衰、五脏功能之强弱关系着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之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从人体阴阳变化的角度解释人体的衰老,指出中年以后可能出现的病症,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故《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不同年龄阶段生理、病理变化涉及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改变及肾气的盛衰,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人体不同阶段生、长、壮、老、已之机理,为后世针对人体不同阶段进行辨证施养提供了依据。
2《黄帝内经》针对不同年龄段之养生法则虽然《黄帝内经》对于人体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已有一定认识,也从脏腑、气血、阴阳、肾气不同角度阐明了人体变化机理,但并未针对少儿、青少年、中年、老年不同阶段提出专门的养生原则与方法,然而《黄帝内经》中所提出的很多养生理论法则及具体养生措施,仍可应用于不同年龄阶段以进行调养,成为后世中医养生学中辨年龄施养的理论基础。
2.1顺应自然,整体协调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保命全形论》),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变化对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均有着重要影响。这种变化体现在一年之四季更替、一月之朔望盈亏、一日之昼夜昏晨中,如《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指出四时寒暑对人体的影响;《素问·八正神明论》云:“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指出人体气血随着月亮盈亏有着虚实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指出人体阳气随着昼夜发生盛衰变化。《灵枢·岁露论》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种“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不仅使自然环境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相联系,更加体现在自然环境与发病中,故《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告诫我们要在顺应自然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人体的精神情志、生活起居调节,具体之养生方法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着详细的记载。人们每时每刻生活在自然之中,因此,“顺应自然,整体协调”这一整体养生原则,对于人体生、长、壮、老、已各个阶段都是适用的,不论采用何种养生方法都要顺应自然四时、日月之变,整体调养。
2.2调补脏腑,分段施养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指出脏腑与生命活动的密切关系。脏腑功能的强弱、相互配合及肾气的充盛程度是人体生、长、壮、老、已不同阶段变化的关键,因此,在养生中必须重视调补脏腑。《素问·示从容论》曰:“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提出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重点关注不同的脏腑。对于生、长、壮、老、已不同阶段,依据《灵枢·天年》的记载,三十岁之前人体之脏腑机能处于由弱到强盛的上升时期,要以“养”为主,通过饮食调摄、形体锻炼强健形体,促进脏腑功能强盛,防止外邪侵袭,预防各种影响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三十、四十岁青壮年时期,脏腑功能日渐强盛,肾气充足,是人体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最佳状态,更多以“防”为主,如劳倦、起居、房事、饮食等方面,防止各种因素对于人体脏腑精气的过度耗损;到了“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人体逐步由盛壮走向衰退,脏腑精气日渐亏虚、功能低下,要以“补”为主,注重药食调补作用,补益脏腑精气,延缓衰老,故《灵枢·天年》云:“五脏坚固,血脉和调,……各如其常,故能长久”。元代丘处机《摄生消息论》中针对人体年过半百之后肝、心、肺、肾的变化,按照四时之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摄人体精神、形体、起居、饮食各方面,以行五脏养生调摄之法[2]。明代万密斋《养生四要》继承《黄帝内经》的养生学思想,阐述了肾精在人体生、长、壮、老、已中的重要性,强调人体少时的养生保健要寡欲保精以全形,提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晚婚晚育观点,认为不可太早泄精、当节制房事以免损伤脏腑形体,批判了“通过与女子交合延寿”的认识[3]。
2.3形神共养,动静结合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灵枢·本脏》)。形与神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无形则神不可活,无神则形无以生”(《类经》),强调了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关系,而人正是形与神的统一体。《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明确指出各种养生方法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保形全神,强调形神共养在养生防病当中的重要性。《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指出人体生命活动的恒动特性。而《素问·痹论》云:“阴气者,静则神藏,燥则消亡”,认为精神躁动是导致人形体之精气耗损的原因,主张形宜动而神宜静,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只有“神静”才能使人体正气充盛,预防外邪侵袭形体。因此,在形神共养的过程中,要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合一,使人体气血和畅,百病不生,尽其天年。针对形体,《灵枢·天年》中阐述了人体在不同阶段“好步”“好趋”“好走”“好坐”的生命活动特点,如在青少年时期可顺应“步”“趋”“走”多动的特点进行形体保养,到中年以后由于人体脏腑、气血功能逐步衰减,应适当运动,避免太过剧烈活动,耗竭激发人体气血。对于养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既要重视情志之调畅,又要重视心理欲望的调节,如针对少儿应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在发育过程中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少年处于心理敏感的特殊时期,应多交流与沟通,加强疏导,陶冶性情,保持情绪稳定和心境愉悦;中老年时期更加注重心理欲望的调节,避免各种因素引起的“大喜、大恐、大忧、大怒、大衰”因“五者损神则生害矣”(《吕氏春秋》)。《养性延命录》云:“少不勤行,壮不竟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4],针对人体不同阶段提出了形与神调养的具体方法。
3小结
综上所述,养生是中医学特有的概念,是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以自身调摄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综合性保健措施。《黄帝内经》在对于人体不同年龄阶段生理病理认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施养的思想,提出了一些养生原则,是后世中医养生学按年龄施养的雏形。此后众多医家在继承《黄帝内经》思想的基础上继续阐明,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养生原则及方法,尤其是针对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少、老两个较为脆弱、易于损伤的阶段的论述更加详尽,形成了一系列的养生理法,使婴幼儿护理养生、老年养生成为重要的两个分支,如《寿亲养老书》《老老恒言》等专门针对老年阶段的养生,《幼幼集成》等儿科著作中体现了专门针对少儿阶段之养生防护的方法,使不同年龄阶段的养生理论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兆和,张征宇.《内经》养生学和“治未病”思想对糖尿病防治的意义[J].中医杂志,2007,48(10):940-942.
[2]丘处机.丘处机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5.
[3]方全养生四要[M].国华,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6-29.
[4]陶弘景.养性延命录[M].宁曰峰,校注.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2-105.
【作者】张锁;王滨;董秋梅;师建平;李永乐;赵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