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真的来了……,我们正在面临天寒地冻、北风刺骨的場景,难免令人“不寒而栗”。然而,一年四季轮回,是天地所构成,是大自然之伟创。是人类出现之前就有的。人类就是在这轮回中诞生的。所以,无论是春风得意,夏风送凉,还是秋风萧瑟,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寒风凛冽也是当然必经之途。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大千世界的气候平衡,才会有生命的延续。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迎冬而进。在享受着冬天所赐予的快乐中,满怀热情的迎接“冬奥会”的“预演”!
常言说“秋收冬藏”。树木因为四季才形成了年轮。而在冬季里它又会比夏季坚硬很多。果树到了冬天,营养精华就会回缩到主干和根部。所以需要更新复壮的老树适宜在“三九”天修剪。我们的人体也是,相对来说冬天力气就会大些,骨骼也该是更硬朗。
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四季养生”。在“五行”方面与“冬”相对应的是“肾”。当冬天来临,就进入了养肾的最佳阶段。托尔斯泰到了冬天才能写作,可能是因为中医所说的“肾主骨,骨生髓,脑为髓之海”。所以到了冬天大脑充实好用些。而在冬天里我们的衣食住行也应该顺应自然,得天地之气而颐养天年。
五色中“黑色入肾”,象黑豆,就是很好的补肾良品。过去都是用作精料,一些中药方里也作药用。再有黑米、黑芝麻,黑木耳,都是补肾的常用食品。还有核果类的食物核桃,栗子等。具体到每个人,要根据自我感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要知道,身体比我们的大脑更灵敏。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肾精和肾气合称为肾之精气。此精气又构成了肾之阴阳,成为人体的根本。人从受孕到出生,就是依靠受之于父母的先天元气而生长。而依靠后天之本——“脾胃”所提供的食物转化而来的后天精华,也会根据人体需要一同收藏于“肾”,所以进补得当,省得耗费先天之本——“元气”,人就可以保元气而长寿。
所谓“藏”,就是储存,避免无谓的过多消耗。冬天洗澡次数应该适当减少。最好用温水,凉了不好。但太热了违背了时令,使人“冷体突热”,温差剧烈更不好。冬季人体适应季节,偶尔洗澡热水一激,反而会引起不适或感冒。太洗勤了也会阳气外泄。楼房因为少接地气,暖气一供,会干燥,让人感到“燥热”。可以适量多饮水,用墩地或加湿器来缓解。还要注意室内温度,多少也有点冬天的“气象”,最好不要穿着衬衫还觉热,因为呼吸的还是“热气”。衣服适时适当增减,户外活动科学,也都是冬季养生需要注意的。如果赶上天气爆冷,室内外温差大,刚进屋要适当休息,再进餐饮水。避免牙齿和肠胃受冷热刺激而受损(和玻璃杯倒热水炸裂一个道理)。冬天里的养生要求是“早睡晚起”,除了工作需要,虽然因人而异,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要强行“起早”。
如果气候反常,出现“暖冬”,就需格外注意。气温偏高,雾霾又重,容易出现嗓子发干,喉咙疼痛,近似感冒的症状。其实还是天气主流影响的。也有体内热邪不得疏泄的原因。如果天气晴好,空气优质,觉得有“上火”之状,则可以早晚在在户外深呼吸一些冷凉之气,吸进时觉得舒服畅爽就对症了。
对于有呼吸系统疾患的人要做好保暖。风湿类风湿的人不要洗凉水。调养身体也不单是“当归羊肉汤”。用药说是“用寒远寒”,而阴虚内热的人,则正是滋阴降火的好季节。借助天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黄帝内经》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现代生活冻不着饿不着,我们还是多多珍惜自己,学会养生吧。
冬天来了,春天哪能会远?让我们迎接这生命的又一个新的年轮!
有感四首与大家分享
其一
人生世事几回轮,
四季养生才是真。
巧借天公来努力,
寻机疗病效如神。
其二
新疾旧患有其根,
辨证须当求病因。
若遇其时休放过,
青蒿一握定乾坤。
其三
良医有道亦艰辛,
敢为苍生问鬼神。
抓住天时和地利,
何愁四两拨千斤?
其四
中医博大又精深,
常治有缘如愿人。
大众提高当必然,
赢得康健满乾坤。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