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养生一怒

发布时间:2016-08-31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战国策·魏策》:“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若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三种人,三种怒,模式不一,地位愈高,影响愈大,结果也愈可怕。

再看《三国演义》中的几则描述:

第三十六回,徐f庶之1母掷砚骂曹。明知会惹来祸患,但为维护自尊,揭露阴谋j可杀而不可辱。乃志士怒也。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督邮,害民贼,该打。但当时刘备乃局促小县,立足未稳,张飞这么一打,怒是解了,可刘备只得领着关、张,连夜逃往代州去投奔刘恢。乃庸夫怒也。

第八十一回,雪弟恨,先主兴兵。关、张遇害,刘备为践前盟,拒听众谏,兴兵伐吴,八十五万大军连营七百里,毁于一炬,最后落得“白帝托孤”,遗恨万年。乃天子怒也。

那么,怒是什么?

现代心理学认为,怒是一种富有冲动性的情绪,是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受阻碍的情况下而逐渐积累起紧张而爆发的情绪。怒的缘由很复杂,一般说,在遇到不合理的挫折或被人恶意中伤而造成不幸等情况下,最易产生,如受人欺侮或欺骗、言论遭反对、权利被侵夺、秘密被泄漏、善意被误解等。

怒的强度,从轻微的不满、动气,到愠怒、愤怒,再到大怒、暴怒,取决于愿望被阻的紧张程度。怒寓于心,谓之暗怒;示之于外,谓之明怒。明怒示于颜面者叫愤怒,示于举动者叫暴怒,指向于对象之外且举动剧烈者叫狂怒。

人的发怒,表现不一。强者,搏向致怒对象,与之斗争决雄雌,去“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弱者,无力反抗,只好“打掉牙齿含血吞”,泄向更弱者,谓之“迁怒”。迁怒对象有三:一是迁怒比自己更弱者,如雇员受上司无故训斥,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回家骂妻子;二是迁怒于物,如妻子挨丈夫骂,反对没辙,回头打鸡骂狗;三是迁怒于自己,即自我糟蹋。迁怒于人,令人发指;迁怒于物,令人发笑;迁怒于自己,令人惋惜。然而,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现代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怒是人的自.卫本性,有其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大凡不能或不敢发怒的人,必遭人侵害,不利于自身发展。有人这样说过:“凡是儿童时代未曾真正打过一回架的孩子,其心理健康便减少一分。”因此,只要怒的适度,对一个人的体力和脑力活动都是激发剂,不仅有利于行为的效率,还有利于行为的创造,现实生活中许多成果都是“发愤图强”的产物便是证明。

然而,“身有所忿惶,则不得其正”(《大学》),就是说,一个人处于愤怒状态,犹若身心能源被阻,理智销声。在失去或减弱理智控制下的行动,要求适度,要求循规蹈矩,何异缘木求鱼。“大怒伤肝”(《黄帝内经》),常发怒的人一般体质都欠佳,而且都有一定的神经质;况且,“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闯祸伤人,殃及社会,那就成了问题。

话说回来,人是理智动物。怒的产生,或辱或悔,或恼或恨,或冤或丑,或嫉或忿,或鸣不平,等等。其中,有出于主观或客观者、合平常情或不合常情者、适度或不适度者。但无论如何,其灵智心神对它都有着明敏、审慎、严格制约的,“制于外,养于中”。所以,有志之士提出“制怒”,民族英雄林则徐还自书“制怒”牌匾高挂于中堂以自勉。来知德编出144字的《制怒》诗,甚而至之,还有长达406字的《百忍歌》,皆“制怒”极品。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