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运调气和胃”与临床

发布时间:2016-06-20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仲景治疗痰饮病之大法。痰饮病总由阳虚阴盛,气机失调,水津停骤于局部而成。总属阳微阴盛、本虚标实之疾。治以本法之核心,即是“温”与“和”二字。所谓温者,即以温化为主,言其温通气机为先;所谓“和”者,即和其不平为要。合而言之,其意如下:温能助阳,以胜阴邪即《临证指南》“驱阴邪以复阳”之理。阳通则气机得畅,三焦得通,水津循环无滞而病愈。温运为主治饮又不能过于刚燥,因刚燥亦能伤正。痰饮之病,和为其要痰饮病虽属本虚,但又谓标实之患,故不能一味温补,若补之太过则闭邪,因而必以行消开导为宜。其所以言“和之”而不谈“补之”即调和之谓。系和其阴阳,和其虚实,和其标本,总谓调和气机,以复水津代谢之平衡。临床上即以温肾健脾以治本,化饮利水以治标。内饮治肾以金匮肾气丸、真武汤主之;外饮治脾以苓桂术甘汤治之。内外兼治是为古今之常法。余以越鞠汤调节气机,继以苓桂术甘汤善其后治疗溢饮病,效果显著。

案例1

曾治一朴姓女患者,于1984年5月至余诊。该女42岁,近五年来四肢浮肿,午后尤甚,颜面虚浮,烦躁易怒,时轻时重,几经多家医院求治,诊断明确,效果不佳。即给服越鞠汤四剂,病愈大半,遂以苓桂术甘汤六剂收功。前者以调气机为先,气顺血畅百病皆愈;遂以温通健脾和中之苓桂术甘汤增强气化之力,患者气机通畅,脏腑、气血、阴阳和谐而病痊愈。

本病案是用越鞠汤加减治疗郁证的案例。郁为情志怫郁、气机不畅所致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因此,凡情志致郁或因病而郁者均属之。其临床表现亦极为复杂,病员之多之广,几乎涉及千家万户。

案例2

曾治一张姓女病人,素日性情急躁,上班两年来,烦躁易怒,心悸、失眠逐渐加重,近一个月来悲忧欲哭无常,头痛而晕,记忆力大减。每至西医以“精神病”而休息治疗,口服谷维素、安定片等不效。余以上方四剂,复诊时患者精神大振,笑容焕发,述其心胸开阔,症状去半,情绪安定,睡眠、心悸均好转。嘱其移情易性,又投四剂而愈。

本病案是以铁落越鞠汤治疗郁证,效果令人满意。尤以烦躁易怒、情绪不安;或心情抑郁,心悸,失眠,多梦;或咽中梗阻,如有炙脔;或月经异常;或耳鸣,眩晕,甚则恶心、呕吐者其效尤良。药物组成:生铁落500克,香附30克,川芎15克,栀子15克,苍术15克,神曲25克。易怒者加生芍25克,枳实15克;心情抑郁,精神恍惚,悲伤欲哭者,加生百合50克,紫石英25克,阿胶15克,鸡子黄1~3个;心悸、失眠加夜交藤100克;头晕目眩,耳鸣,呕吐者加胆南星10克,竹茹15克,橘络15克;月经异常有块者加红花15克,桃仁10克;白带多者加茴香25克,官桂15克;脘胀而胁痛者加郁金15克,柴胡15克,水煎服,1日2次。

临床点滴

越鞠汤(丸)为丹溪治五郁之疾,变通治六郁之方。六郁之中又以气郁为先。郁则燥淫,燥则干涩,气化不畅,又为阳明秋金之位。肺属金主气,调营卫、补阴阳,伤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上下不交而成郁。故经曰:“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郁病躲在中焦(“气之源在乎脾”)。中焦者脾胃也。胃为水谷之海,脾之与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之主,四脏一有不平,则中气不得其知而先郁。因此,肺气之布必由胃(脾)气之输,胃(脾)气之运,必本三焦之化。此乃“肺之脾胃”之理。

此方兼升降,将欲升之,必先降之;将欲降之,必先升之。香附统领诸药,乃气病之总司,阴中快气之药,下气最速,能升能降,郁散而平,以调肺(气)之怫郁;苍术开发,因胃强脾资生后天,能径入诸经而燥湿郁;神曲佐化水谷而消食郁;栀子清郁导火以达肺、腾胃而清三焦,则解火郁;尤妙以扶芎之辛,足厥阴药,直入肝胆以助少阳生气上朝而营卫和,太阴之收气下肃而精化气,畅达三焦,上行头目,下行血海,为阴阳气血之使,则调血郁。

《素问·病能论》“生铁落饮”方为治郁怒伤肝而病癫狂者。生铁落辛平重坠,镇心平肝,定惊疗狂而解毒。肝平郁解怒息狂定。肝木条达,中焦开发,胃主行气于三阳,脾主行气于三阴,脾胃既布,水谷之气得行,则阴阳、脏腑不受燥金之郁,“气血冲和,万病不生”。(范国樑)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