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老子的《道德经》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的含义相当丰富,有相应、协调、和合、和顺、融洽、适中等诸多意义。追求长寿之道——中医养生学,也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理念,并将其贯穿在了养生的始终。
当然,中医养生的“和”,由于与中医理论和养生实践密切结合,有了新的含义。中医养生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在其《生气通天论》一篇中就说:“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圣度”就是最高法则的意思,可见《黄帝内经》对养生之“和”的重视。具体来说,养生之“和”就是要求人们在养生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维持生存环境的良好、稳定与和谐。这一“生存环境”不仅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更包括人体自身的内环境。最终,通过内外调养,达到《黄帝内经》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养生最佳状态,即阴阳平衡,身心健康,从而长寿。这也正如魏晋时期嵇康的《养生论》中所谓:“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日济,同乎大顺。”
从生命规律来看,人体自身的“形与神俱”是长寿的基础。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及精气神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各部分组织结构常保持完整和功能协调,机体就能维持良好的生命状态,这是健康长寿的内在因素和必要基础,《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意义就在于此。所以养生应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主动运用各种手段,保持五脏系统的和谐统一,达到和维持精充、气足、神旺的健康状态,自能“不成神仙也寿长”。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顺天应人”是长寿的重要保障。养生的“顺天应人”,指自身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状态。古代养生家多主张人应择地而居、应时而动,即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居住且日常活动要符合自然界时令变化的规律。这种养生认识在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意义,但毕竟今古不同,现代社会的人面临着更复杂的问题,择地而居不容易实现,但我们可以尽量美化居住环境,并可辅以择地而游来满足我们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环境的亲和要求。另外,荀子认为“人之生不能无群”,这是非常有道理的。现代养生不主张学习古人的“去世离俗”,而恰恰应该积极融入社会,给自己创造一个有利于养生的和谐的人文环境。最基础的,应保持家庭环境的和谐,所谓“家和万事兴”,否则,天天因家事不和而烦恼,那么养生方法再妙,也难得良效。
其实,《黄帝内经》中的《灵枢·本神篇》早就指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段话中的“顺、适、和、安、节、调”道尽了养生之“和”的真谛。希望养生爱好者能以此共勉,习之、惜之,以达和谐养生之“圣度”!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