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生《吕览》其中的养生之道

发布时间:2014-10-23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于养生,现在的人们越来越重视了,而我们所了解到的养生姿势都是通过人们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当然也包括从古代的一些名人、书籍中获取。《吕氏春秋》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著作,又名《吕览》,其中的养生之道,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吕氏春秋》对于人的认识,提出了“贵生”、“重生”的思想。《吕览》云:“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贵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养生”。如何“养生”,《吕览》云:“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病无由至矣”、“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并提出了几种养身的方法:

  养精、去邪

  “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病之留”是“精气郁”的结果。“精气”要“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就是说,人要永远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身心各方面的机能才能旺盛。调节机体平衡,身体的抵抗力才能增强,自然就不生疾病而得以健康长寿。

  平静、顺性

  “利身平静,胜天顺性,顺性则聪明寿长,平静则业进乐乡”。人能保持平心静气,顺性豁达,就能使生理和心理都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得情、适欲

  “欲有情,情有节”。每个人都有正常的情与欲,这是生理心理的正常需要,如果得到满足,就是“得其情”,如果过分贪欲,超出了正常范围,即“亏情”,必然会致疾病甚至“亡败”。“故圣人必先适欲。”适欲就是节欲。做到这点,对身心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自制、去害

  人对于“声色滋味”都有欲望,适当则有利,过之则大害。所以要“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耳目口鼻,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这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自制,同样是“养生”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去害”,即消除一切不利于健康长寿的内外因素,诸如不良的心理、饮食、气候环境等。心理情绪凡“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都是“生害”的因素,必须去之。

  食时、有节

  书中在“去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饮食之道”。首先要“食无强厚,味无以烈”,这就能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其次要“食能以时”,即按时饮食,“身必无灾”。再是“无饥无饱”,“饮必小咽”。如此才能使五脏六腑功能不致受到伤害。此外,还应注意饮食时的心理情绪和姿态,要“百节虞欢”,要“和精端容”,即心平气和端庄正直。这些都是至理名言,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的道理。

  常运、勤动

  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人的生命,“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人不锻炼、不运动,必然导致肌体退化,五脏六腑功能紊乱,疾病自然就乘虚而入。动,可以说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吕氏春秋》还认为,对于疾病重在预防和养生保健,疾病自去。如果有病,应积极求医,切不可迷信“卜筮祷祠”,这样不仅不能治病,反而是“以汤止沸,沸愈不止”,“疾病愈来”。(赵文)


  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吴家窑镇峙峰山村,住着一位110岁的周占先老人。老人不仅眼不花耳不聋,而且生活能够自理,每天还要干点家务。据了解,周占先是目前朔州市年龄最大的老人。身份证上显示,周占先生于1904年4月20日。

  “我孙子都当爷爷了,五世同堂”

  老人盘腿坐在炕上,红光满面,头发还没有全白,头上一左一右扎了两根小辫子,合拢在脑后挽成了一个发髻。唐烨说,母亲年轻时候很要强,也很爱美,屋里屋外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到现在也闲不住。她早上自己穿衣起床,梳头洗脸,样样不落。”听儿子在夸自己,老人开心地笑着说:“我年轻时候可厉害了,和男人们干一样的活。”问她都干过些啥活,老人嗓门一下子高了:“背过6年的炭,连冬带夏,没消停过。”一句话逗得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记者发现,老人口齿清晰,耳聪目明,思维敏锐。问到子孙,老人自豪地说:“我孙子都当爷爷了,五世同堂。”

  “每天不做点事,感觉浑身不舒服”

  唐烨说,“母亲一生勤劳,作息规律,饮食清淡,不挑食,不喝酒,抽烟算是老人在劳动之外唯一的爱好吧,不过也不多抽。”说着,他给老人点了根烟。

  记者问周占先老人长寿的秘诀,老人吸了一口烟说:“我也不知道啊,咱又不认识字,不懂啊。”唐烨说,母亲能活到这么大岁数,除了一辈子爱劳动,还和平时饮食起居规律有关系,“就像过节,咱们可能要多吃些,但她不,饺子就吃3个,不多不少,口味也喜欢清淡的。”唐烨说,最近两年,母亲虽然腰痛得厉害,但仍坚持劳作,“屋里屋外可爱收拾了,管也管不住。”老人笑着接过话茬儿说:“每天不做点事,感觉浑身都不舒服。”(程琳)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