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田淑霄治杂病
发布时间:2013-09-22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小 中 大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田淑霄,全国名老中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名中医。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原为主治脾胃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病由脾胃中气不足而起,治疗当补益脾胃元阳之气,升阳举陷,恢复脾升胃降的正常生理功能。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即为四君子汤之意,补中健脾,益气和胃,大补脾胃元阳之虚。
黄芪补气于外,扶助卫气向内以固中气;党参补气于内,鼓舞中气而向外以驱邪,散敛相配,攻守结合,更添“脾之正药”(陈修园语)白术,药中“国老”甘草,而成峻补中气之祖剂。脾胃后天之气得补,则肾中先天之气自当徐徐而生。且又加入柴胡、升麻升提肝脾之气,以助下陷之清阳上升,而达上逆之浊阴自降之功,肝脾得升,肺胃自降,人体气机自然流通周身而无碍滞。另外方中佐以当归身,入于血分,与以上气分之药相伍,而有补血和营,调和气血之效;陈皮理气,防止补药太多壅滞气机。
田老深谙东垣之旨,临床常以脾胃立论,活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遗尿、癃闭、产后发热、乳泣、乳痈、阴吹、崩漏等等各种病症,皆能得心应手。本期介绍田老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虚人感冒、产后汗出、尿失禁的经验。
一、虚人感冒:曹某,女,25岁。自述经常感冒,今日又感冒,自觉发热、恶寒,有时寒热交替出现,鼻塞、流涕、背部发凉、食欲减退、经常失眠,腹泻,经期加重。舌淡,苔薄白,脉重按无力。
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炒白术、牛蒡子、桔梗、党参、苏叶、荆芥、当归身各10克,板蓝根20克,陈皮、黄芩、柴胡各8克,升麻、甘草各6克。3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3服之后诸症减,再服3服而愈。
体会:患者平素体质较弱,脾胃中气禀赋不足,土不生金,肺气亦虚,卫表不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而容易感受风寒之邪而发感冒。此患者经常腹泻即为脾之清阳下陷所致,流涕则为浊阴上逆所生。背部发凉,脾胃元阳不足;恶寒发热,乃为风寒外束,肺卫气虚,邪正相搏而致。田老认为,凡见此种脉无力的虚人感冒皆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屡用屡效。
二、产后汗出:牛某,女,38岁。患者产后已有1年半左右,曾于产后洗澡受风,即出现怕风,畏寒,汗出,而且天气越冷,汗出越厉害,一直持续至今。眼睛干涩疼痛,足跟痛,食欲差,时有胃胀,二便尚可,舌淡,苔黄,脉细尺弱。
方拟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加味:黄芪、当归身、党参各15克,炒白术、防风、麻黄根、菊花、桑叶、茯苓、党参各10克,升麻、甘草各6克,鸡血藤30克,浮小麦40克,山萸肉、枸杞子各20克,陈皮、柴胡、炮附子(先煎)各8克。7剂。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药后汗出稍减,遂以原方服用1月余,已经基本不再出汗。
体会:患者自汗出乃为产后气血大亏,触冒风寒,汗孔大开,津液漏泄所致。产后气血亏耗,脾胃生化不及,气血无以濡养皮毛腠理,复因阳气不能卫外,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腠理开泄,津液外渗为汗。而且天气愈冷,汗出愈甚,更是卫阳虚损之象。脾胃气血久虚,后天不养先天,渐致肝肾皆虚,所以出现眼睛干涩疼痛,足跟痛,脉细尺弱。阳老谨守病机,投以补中益气汤补脾益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合用玉屏风敞益气助卫,固表止汗。同时加人麻黄根,重用浮小麦加强益气敛汗之力;炮附子温振全身阳气,助阳固表;山萸肉、茯苓、枸杞子、菊花。桑叶等品直接滋补肝肾。清肝明目;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止痛,和补肝肾之药疗足跟痛。诸约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温补肝肾之功。
三、尿失禁:张某,男,78岁。患者自述尿频,尿急,尿失禁3年,逐渐加重。面色淡白,四肢浮肿,腰、髋、腿疼,并且无力,行走不便。纳可,眠差。舌淡,苔薄,脉缓无力。
投以补中益气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黄芪、炒白术、桑螵蛸、葛根、党参、当归身、桂枝、茯苓各10克,甘草、升麻各6克,砂仁、陈皮、柴胡各8克,山萸肉、益智仁、狗脊、川断各15克。7剂。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以上方随证加减服药2月余,可自行控制排尿。
体会:患者高年,脾胃元阳之气渐衰,中气不足,固摄无权而致尿失禁。患者面色淡白,四肢浮肿,舌淡苔薄,脉缓无力,一派脾胃气虚之象。中气不足,则下焦先天。肾气失养。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故以补中益气汤培补后天以养先天为主。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开阖失司,尿遂自出,兼用苓桂术甘汤以助下焦膀胱气化,使其开阖有度。同时培中土又能生肺金,人体之中,肺为气之主,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助津液气化,则尿有所制。再加桑螵蛸、益智仁等温肾缩尿,狗脊、川断补肝肾、强筋骨,砂仁温行胃气,如此中下之气得补,膀胱气化正常,尿失禁得以控制。
丘景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