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功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系统学问,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保持其科学严谨的内核,又要在理论阐述和社会应用方面做好创新工作,使之能更好地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
●中医气功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传统学科,在人才建设和资格认证方面应该建立起科学严谨的准入制度,适时推出一批有道德、有学问、有担当的专家,及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解读。
●中医气功学治疗和康复疗效的评价,应符合循证医学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应用。除在学科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做好工作外,应通过跨学科交流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使中医气功学进入更科学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近年来,随着当今西方医学界对医学目的、医学模式进行反思,传统中医文化中“身心调整、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乘此东风,将医学气功系统地进行挖掘、整理,既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便于将这一传统技法推向世界。
中医气功学源远流长
气功古称导引,作为中国古代医学五大体系之一,历来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中记载:“帝曰∶医之治病,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不同,谓针、石(砭)、灸、毒药、导引按跷之不同。地势有高下燥湿之势也。”
《庄子·刻意篇》记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晋代李颐在《庄子集解》中进一步解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用现代的语言表述就是通过形体的针对性疏导,配合呼吸、意念调摄和手法调理等方法,达到舒筋通络,外壮筋骨,内养脏腑的效果。此外,针、灸、砭、毒药四法都是外援性治疗法,唯独导引为内援性。因此导引与针、灸、毒药、砭法等配合,可起到里应外合之功效,历来是中医药学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导引在春秋时期,亦做“道引”。《管子·中匡》记载:桓公曰:“请问为身。”管仲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我国现存最早的导引文物资料——《行气玉佩铭》成于战国初期,距今约2400年。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湖北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引书》都是古代导引医学的重要典籍,其中有大量关于导引技术的记载。而在《抱朴子内篇·遐览卷十九》与《养性延命录》中有关于《道引经》中的文字与名称记载,可见在当时导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技术方法。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中附有导引法二百七十八条,涵盖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而为现代人所熟知的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等也都是传统导引法中的经典,在千年的传承中不断为历代学者所实证、推崇。
至明代,学者高濂也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将导引医学与中国传统养生学理念加以融合,使之成为一部内容广博、平实易用的中医药养生学科普专著,1895年英国传教士John Dudgeon将此书节译,在国外广为流传。
至清代,传统中医药学被逐渐削弱,包括导引医学在内的诸多传统技法被官方排除出中医药体系,仅在民间流传。学习使用者多是有中医学背景的医生和他们的弟子,尤其是正骨、整脊、按摩、针灸和专治跌打损伤的医生,他们将导引作为一门必修课,一来强壮自身,以御病邪。二来可在临床施治时有事半功倍之效。中国第一所参照西方模式办学的民办中医学堂——瑞安利济医学堂(建于1885年)就将“易筋十二势”等导引课程作为必修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复苏和发展非常重视,采取了挖掘、整理、传承、保护等诸多方法。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不少高校和医院尝试将以《易筋经》为代表的医学气功技术恢复到专业教学、医疗体系中。1963年4月,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印制的《易筋经》,1964年12月锦州铁路中心医院编著、河南省卫生厅印制《易筋经疗法》被当时的医疗、教学体系广泛接纳。然而,重新建立一个医学体系不但需要大量临床数据支持,还需要对中国古代相关中医药史学、文献进行系统研究。受限于当时的经济、人力等因素,未能真正系统地对中医气功学进行深入挖掘整理。
深入挖掘整理之现实意义
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如今中国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而作为文化大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主席在墨尔本理工大学讲话时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近年来,随着当今西方医学界对医学目的、医学模式进行反思,传统中医文化中“身心调整、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气功学以东方传统文化为底蕴,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强调自身与外界的相应,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中将其概括为“身心合一,天人合一”,即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这正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力和道德“四者合一”的健康概念。
由此我们可以相信,当今世界可能出现一个中医药学理念和思维方式“东学西渐”的潮流。乘此东风,将中医气功学系统地挖掘、整理,既是对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更是将这一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能推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中医气功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内容涵盖预防、治疗、康复和养生保健等各方面。现代社会尤其是大中城市,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生活使人们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除了研究专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外,还要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优势,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为此我们针对IT、金融行业办公室人群的工作生活特点,设计了导引养生工间操,使工作中产生的疲劳在工作中及时消除。针对成长期的青少年,我们将强壮筋骨,增强体魄的经筋导引法作为学校的锻炼课程,专门为学生开设选修的文化兴趣课,帮助学生从文化传承和健身机理等多方面全面了解这一文化遗产。
实践证明,中医气功学的现代化之路需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既要保持其核心本真性,又要使其在理论和形式上更容易被现代人所接受,如此才能真正达到传承和保护的目的,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
跨学科交流合作有潜力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气功重点学科建设座谈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指出:对中医气功要有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定位,充分发挥中医气功重点学科的引领与支撑作用,搭建中医气功科研平台。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或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处和薄弱点,这就需要我们科学严谨、客观全面地加以认知。对中医气功学治疗和康复疗效的评价,应符合循证医学的科学方法和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应用。在传统的学科优势领域之外,通过跨学科交流合作,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从而解决一些单学科无法企及的问题。
帕金森病是世界三大脑病之一,我国患者已达200万,且以年均十万的新增患者数递增。帕金森病的常规治疗手段多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药后、术后产生的一系列功能性障碍是世界性难题。其中尤以吞咽障碍致死率最高。
2012年起,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合作,对帕金森病患者术后、药后产生的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一系列功能性障碍,进行导引康复干预。一年多来针对数十例典型病例的临床观察,导引康复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2013年由笔者和李殿友合著的《帕金森病导引康复法(图解)》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发行,施杞、林中鹏、孙伯民、陈生第、邵明等中、西医学大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殷切希望。
针对热点问题开展科普工作
中医气功学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传统学科,在人才建设和资格认证方面应该建立起科学严谨的准入制度,适时推出一批有道德、有学问、有担当的专家,及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科学、客观的解读。
不久前王林事件发生后,社会上普遍关注和报道的多是其神秘性和娱乐性,以至于使气功这门传统学科更增了几分神秘。此举既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曲解和疑问。其实在前些年的养生热潮中也出现过一些不和谐音,无论是片面夸大还是以偏概全都会对民众产生了误导。
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协作单位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本易筋经十二势项目保护单位,成立伊始就将科研和科普作为发展的两条主线同步开展。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我们依托政府平台,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通过深入调研社会不同阶层工作生活特点和健康需求,针对性地给出健康科普方案。例如我们依托上海科普大讲坛、上海名家科普讲坛等品牌科普平台,定期为市民讲授科学的健康观和实用的健身养生方法。此外我们还积极引导市民主动参与到健康科普的工作中来,通过构建上海市级科普示范街道和国家级科普示范社区,帮助社区、街道建立起科学完善的基层健康科普体系。
为了便于基层科普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专门整理出版了科普专著,拍摄录制了养生科普栏目,通过这些老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破除神秘色彩,使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古老的中医药文化能学易用,就在我们身边。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