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乐芹:求新求变的老中医

发布时间:2012-08-0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花白的头发烫着波浪卷,鼻梁上架着红色边框眼镜,穿着花裙子,脚踏黑色高跟凉拖……第一次看到这个有些“潮”的老太太,记者想象中的“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七十多岁老中医”的刻板形象瞬间被颠覆。

  孙乐芹,现任解放军第181医院(以下简称181医院)侨宾楼高级医疗中心中医专家,是医院内唯一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的专家,也是181医院的招牌之一,每天冲着她来就诊的患者多得排不上队,挂不上号。

  

  药罐里泡大的中医专家

  成了这么“抢手”的中医专家,有了国务院津贴的待遇,孙乐芹仍然谦虚地觉得,自己的成绩,比起家族里的长辈差远了。

  “我的姥爷和爷爷都是中医专家,姥爷当时以辽宁省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医学院,姥爷和爷爷干了一辈子中医,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说起中医世家,孙乐芹很自豪,“小时候家里书架上最多的是医书,也有很多装满了枸杞、红枣的大罐子,喝汤总少不了几味中药材。”孙乐芹说,虽然到了父母一辈,只有舅舅继承衣钵,但家里的环境仍然有着浓浓的中医药的味道。

  “虽然妈妈不学医,但也从姥爷那继承了几把‘刷子’。像‘春捂秋冻’、感冒熏醋的中医保健治疗方法,就是从妈妈那里听说的。”孙乐芹说,在耳濡目染之下,自己对中医充满了感情。另一方面,因为孙乐芹的两个姐姐都没学医,妈妈就期待着她能从医,所以,孙乐芹高考后,就毫不犹豫地报考了6年制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967年,孙乐芹学成毕业,被分配到农村地区公社医院,主要负责内外妇儿科。两年后,她被调回佳木斯医学院一附院,先后担任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在这些年的从医生涯中,她在中医内、妇科疾病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治疗急慢性肝炎、胆道疾病、肾炎、紫癜、糖尿病、不孕症、宫血、更年期综合症颇有心得。

  1992年,孙乐芹被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医务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退休后,孙乐芹被解放军第181医院聘请,从北疆佳木斯市千里迢迢来到温暖的桂林,出任侨宾楼高级医疗中心主任,成了181医院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人一方 最擅汤药

  孙乐芹周一至周六出诊,很多患者就是冲着她来就诊的。

  孙乐芹最厉害的就是治疗妇科病。“我每天都在开汤药,一天二三十副。”孙乐芹说,她最擅长的似乎就是开汤药,而这些本无特殊之处的常见汤药,从她手中开出后,总能在患者身上发挥神奇的药效。

  30岁的李静,从20岁开始,就有月经不调的毛病,每次来月经时,都痛得全身发软,躺在床上不停打滚。她曾看过西医,但并未检查出器官性病变,吃了一些药也没有效果。最近,她来到181医院,找到孙乐芹,仔细检查后被告知是血瘀型的月经不调,如果淤血问题解决不了,每次来月经都会痛。根据这一情况,孙乐芹开出了活血化瘀的汤药,一段时间后,李静就再无痛经的烦恼了。

  孙乐芹说,中医注重整体调理,辨证施治,没有固定的治疗方法,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开出的药方也不同。如月经不调,并不只能单纯的判断为月经不调,在中医里,月经不调的种类也需要做体质辨识,如有些人是因为湿热引起的月经不调,就需要用到龙胆泻肝汤加减;如果是血瘀型,就要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达到活血化瘀的疗效;血虚型则要用补气补血的四物汤加减;而虚寒型的则可选用参附汤加减。

  运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孙乐芹不仅成了“妇女之友”,还成了“送子观音”,很多因为自身体质如虚寒、湿热、血瘀等问题引起不孕的患者,都因为她的治疗收获了“好孕”。

  

  老中医也求新求变 

  除了中医必备的“望闻问切”诊断法,孙乐芹并不排斥使用西医的诊疗方法,相反,作为一个老中医,在对待西医的观点上,孙乐芹的思想也很“潮”。

  也许是因为曾在西医院校和综合医院工作过的关系,孙乐芹对于西医并不像很多传统中医那样抵触,“西医的很多诊断技术如B超等,要比‘望闻问切’更直观,更准确,中医也可以用这些先进的诊断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孙乐芹认为,如果固守传统的方法不加以改变,就会局限中医的发展,但如果将传统的中医药与现代检查方法相结合,就能锦上添花,促进中医的发展。

  孙乐芹的想法和很多老中医不一样,有些患者也不理解。7月21日,一位赶时间就诊的妇女就不解地拿着B超化验单反复询问:“医生,你不是给我把把脉就可以了吗,不用再多做这种检查了吧?”为此,孙乐芹总是不厌其烦地对病人解释,“用西医的检查方法只是帮助更好地诊断出结果,并不是为了乱收费。”孙乐芹说,事实证明,在“西学中用”的实践过程中,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效果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