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已经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是春天的开始。在春回大地之际,专家提醒,立春后,乍暖还寒,要注意防病保健。
衣:立春后还得“捂”
刚一立春,很多市民便脱掉了棉衣,换上了春装,不料出现了鼻塞、头疼的感冒症状。一般情况下,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15天。虽然立春代表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需要至少10~15天的过渡时间。如果过早脱掉棉衣,容易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因为不适应而受寒,从而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早春时节,应该多多关注天气预报,提前一两天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食:立春之后少酸多甘
很多地方有立春吃春饼、萝卜等食物的习俗,这是为了养护阳气。
春饼里的韭菜是上佳的护阳气食物,而豆芽有滋润作用,这些都是春天里比较适宜食用的食物。
立春养肝,宜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韭菜、虾仁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
与冬季不同的是,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也要少吃,因为这些食物都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此外,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食物等都要少吃。
住:多开窗保持空气清新
初春的天气刚刚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为避免春季各种疾病的发生,预防措施必不可少。家居生活中,要注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上午8时左右,一般气温较低,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此外,居室至少还应在午睡后和晚睡前开窗通风。
行:常去郊外走走
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后,心理疾病患者都会有所增多,多为焦虑症、躁狂症等病。
初春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天气多变,也常常使人的情绪波动较快,使人体的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出现异常。
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除了应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外,尤应重视心理保健,宜多与朋友沟通交流,多接触大自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平和的心态。一般情况下,出现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但要懂得及时调节,当发现自己情绪失常时,可通过听音乐或参加体育活动等举措,及时转移不良情绪。
立春后,不妨多去郊外走走,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情志。如果个人情绪无法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缓解,有必要适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辛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