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热得人昏昏欲睡,一整天神情倦态、无心工作……
炎夏里,为“困”所困的人不计其数,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少影响。对此,专家提醒:夏天易出现“夏困症”,人的心情也容易焦灼躁动,大家应调补胃口、注重营养、适当补觉,以利解“困”。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原因是什么呢?
西安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吕阳梅表示,“夏打盹”在医学上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的皮肤血管和毛孔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而供应大脑的血量相对减少,因而产生困感和睡意。另一方面,夏季人体大量排汗,许多矿物质如钾、钠、镁等随汗液大量排出而又得不到及时补充,也易出现倦怠疲劳、精神不振。
中医则认为,“夏打盹”主要与暑湿有关。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科副主任医师闻新丽解释说,长夏主气属湿,湿气过重为“邪气”,最易困脾,脾失健运,即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上不荣头目,故头晕、健忘、嗜睡。
另外,夏季在五行中又为“火”。火性炎上,扰动心神,易心神不宁、烦躁不安,影响夜间睡眠,白天也易表现为困倦、无力、易瞌睡。应对这种症状,一是休息好,二是吃好。
老人打盹有益健康
国外睡眠研究学者认为,小睡片刻或者打盹有益人体健康。
国内医学专家也指出,“打盹”不是睡眠缺乏,而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气候变化而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季节变化的结果。
对老年人而言,“夏打盹”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有研究认为,老年人习惯打盹是健康的标志。因为老人夜晚睡眠时间通常在5到6小时,白天打盹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消除疲劳、提神养脑。但打盹次数不能太频繁,时间一般每次为10至15分钟,否则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
需提醒的是,老年人不宜坐着打盹,因为睡眠时心率变慢、血管扩张、血流缓慢,流入各脏器的血液相对减少,很容易发生脑供血不足,醒来后会感到全身疲劳、头晕、腿软、耳鸣。
夏日里,许多人经常是白天爱打盹、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质量。对此,专家建议白天不该睡觉的时候尽量别打盹,如果实在撑不过,可采用如下方法提神。
1.喝点健脾粥。中医认为“夏打盹”与暑湿有关,建议早、晚进餐时多喝些健脾祛湿的粥,如薏米粥、红豆粥、山药粥、绿豆汤、南瓜汤等。
2.增加暖色调。研究表明,如果你的周围被一些阴暗的颜色围着,也会使你疲劳和消沉。夏季,不妨在你周围增加黄色、橘黄色,尤其是红色等暖色物品。
3.绿茶加点“料”。多喝水,可起到让人体产生津液及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专家建议,夏天应更多地选择绿茶、芦根水或菊花茶等做为饮品解暑。还可在茶水中加入枸杞提精神、加入决明子通便轻身等,预防夏乏。
4.睡好子午觉。中医认为,子时(夜间11时至凌晨1时)和午时(白天11时至13时)是一天温度变化最大的时间,此时需要适当休息。而夏季午睡,不仅有利于体能恢复,还会令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但午睡30分钟左右即可,时间太长反而更加疲惫。
5.按摩三穴位。古方中医专家建议,暑困可以通过按压百会穴、太阳穴、风池穴的方法进行“自醒”。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的最高点,按摩这里可以提神醒脑、升举阳气。做时用双手拇指或食指叠按于穴位,缓缓用力,有酸胀感为宜,持续30秒,可反复做5次。按摩太阳穴、风池穴,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6.备瓶薄荷精油。精油的好处是抒压,并刺激大脑。薄荷精油气味强烈,具有清凉舒爽的感觉。头脑昏沉、思绪不清时,不妨将1、2滴薄荷精油滴在面巾纸上,放在办公桌旁即可。
7.吃鲜艳蔬果。夏季容易犯困、疲乏,与体内钾、钠、镁等矿物质的流失有一定关系,不妨吃些颜色鲜艳的蔬菜和时令水果,给精力加分。
8.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如果身体不能保持正确姿势,反而会觉得更疲劳。所以,不管是站还是坐着,应做到收腹立腰、放松双肩、脖子有稍稍伸展的感觉。
9.做做小运动。办公室人群易久坐,整个人除了脑子之外只有手指头在动,看似休息,实际上身体和大脑早已缺氧了。这时,深蹲、蛙跳、靠墙“罚站”、伸展等小运动,会带给你一些兴奋感,进而唤醒头脑。
10.冷水洗洗脸。出现困意时,可用冷水洗脸,刺激神经。如果特别困,用手指沾水洗头发和后颈,可增加头脑的供血量。此外,随身备个喷雾水瓶也是不错的选择,既能补水,又可提神。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