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中风优势明显

发布时间:2010-08-06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中风急性期,重症病人多有“五不会”,即翻身、咳痰、说话、进食、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所以需要严密观察,精心护理,积极治疗,以便减少和减轻后遗症。中风急性期容易发生褥疮,为防止褥疮的发生,必须做到勤翻身,当受压部分的皮肤发红时,应用手掌揉擦或外搽红花油,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对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人,要鼓励和辅导他们进行功能锻炼。在瘫痪肢体不能自主运动时,应帮助病人进行被动运动,并给予病人肢体按摩,同时做大小关节的屈伸、旋转、内收、外展等活动,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而增加肌力。当瘫痪的肢体恢复到可以抬举时,就应鼓励病人进行自主运动。

鉴于中风的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积极加强对本病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强调的是注意观察先兆症状,在本病未发之前,病人多有先兆症状,如头晕和肢体一侧麻木。若见眩晕、抽搐等症,为肝阳偏亢、肝风欲动之象,应予平肝息风之钩藤、菊花、白蒺藜、牡蛎、白芍等药。若见肢体麻木、沉滞者,为脉络气血痹阻所致,应予活血通络之丹参、赤芍、鸡血藤等药。

预防中风要从平时做起,经常保持心情舒畅、稳定,避免过食肥甘厚味,不吸烟,切忌酗酒。此外,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加减衣服。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适度,更重要的是要坚持适当的运动,使体内气机和调,血脉流畅,关节疏利,防止本病的发生。

八类药物易诱发中风:
   降压类药物 若自行购买降压药,或超量服用、混合服用,致使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使脑部血供不足,这对于已患有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易导致缺血性中风。
   利尿类药物 中老年人使用利尿类药物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易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可导致血液浓缩,易致脑血栓形成。
   解热镇痛类药物 中老年人发烧时,最好少使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宜施以物理降温。非用不可时,应及时补水。
   止血类药物 中老年人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易引起血栓形成。
   抗凝类药物心脏瓣膜病已行机械瓣置换或有心房颤动的病人,需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凝药,若用量过大,容易引起脑出血。
   镇静类药物许多镇静、安眠药物,若使用不当,特别是超量应用时,可引起血压下降,影响大脑血流量,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而发生中风。
   避孕类药物 口服避孕药也可引起颅内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
   滋补保健类中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若长期、大量服用,有造成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故需要服用时应遵医嘱。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