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新慨念——主动性休息

发布时间:2010-06-30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半个多世纪前,生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干一件工作感到疲劳时,如果换一种方式继续工作,会比单纯静止休息更能消除疲劳,后来人们便把这样的休息叫做“主动休息”

生理学家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当大脑中的某一种细胞兴奋时,其周围的细胞便转入到抑制状态。要是人为地换一种方式活动,就能使另一群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使原先兴奋的细胞转为抑制,从而加速疲劳状态的消除。换言之,当人体从事某一种活动时,特别是从事脑力活动时,时间一长会感到疲劳。这时候就可以用换一种活动方式来加快疲劳的消除,如看画报、听音乐、喝茶等,但更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打拳、做操、散步等户外健身活动。这样,肢体肌肉的活动放松、调整了大脑皮层,使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得到松弛、协调与均衡,从而获得主动性休息。

一个人较长时间伏案工作,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渐渐趋缓,血液的周身流动也相应地缓慢下来,特别表现在脑部血流量相应减少,血氧供应不足,往往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思维能力下降。此时,如果能及时地打上一套太极拳,伸几个懒腰,散几分钟的步,来积极地改变大脑紧张疲惫状态,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一个较长时间在生产流动线上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由于机体内逐渐堆积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等,这些物质不仅使肢体肌肉感到酸痛,而且对大脑造成不良影响,使劳动生产效率下降。如果能及时地放松片刻,听一曲娓娓动听的音乐,做一套中低强度的生产操、广播体操,身体的反应与感觉就会完全不一样。这样能有效地分散注意力,调节情绪,交替体脑平衡,变被动休息为主动休息,有益于身心健康。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