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田兴军
\n•坚持兴医兴药并举、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发展,遵循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修订《四川省中医药条例》,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展“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新型医疗模式。
\n•完善管理体制,增设管理部门,积极参与医改,进一步规划了全省中医药 “四区一带”, “大中药,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加速发展中医药现代服务贸易和“互联网+中药材”工程。
\n四川是中医药大省,中医药资源丰富,名医大家辈出,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抢抓中医药发展大好时机,认真践行国家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形成了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以及对外交流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建立中医药“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型产业模式,形成中医药事业与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态势。
\n改革促发展健全道地药材产业链
\n中医药管理体制“高位截瘫”问题得到有效根治,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省政府新成立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四川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小组,并将两个小组办公室设立在省中医药管理局,强化中医药管理部门在中医药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省中医药管理局新增设2个处室,将科技处改设为科技产业处,新设立中医药发展服务中心和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全省所有市(州)设立了专门中医药管理机构,其中有9个市(州)设立了专门的中医药管理部门,同步完善各县(区)中医药管理机构。省政府在《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将“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独立成节,明确中医药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今年,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大会上,各省级部门和市(州)人民政府对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职责进一步确定。
\n中医药发展“政策瓶颈”问题有所破除,改革发展新机制初见成效。近年,四川中医药积极参与深化医改重点任务,继续跟进基本政策实施,保质保量提升中医药服务,大力开发中医药资源。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署了推进四川中医药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与10个市(州)和2所高校签订中医药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多个省级部门建立协作机制,来健全并强化中医药发展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及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考评制度。省政府先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等一系列发展规划,把中医药发展列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十四个重点产业之一。
\n中医药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活,发展新业态初步形成。四川在良好中医药发展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规划了全省中医药 “四区一带”, “大中药,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主导构建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动的产学研用协作机制,启动附子、厚朴、冬虫夏草等8个首批川产道地药材的综合开发和示范县建设,推进31个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建设。川芎、川乌、川明参、川牛膝等16个品种、24个基地通过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品种数和基地数均居全国第一。加速发展中医药现代服务贸易和“互联网+中药材”工程,成都天地网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电商平台。遂宁市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川产道地药材白芷集中产地。建设4个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区和6个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在14个市(州)建设一批精品示范点,初步形成5条中医药旅游精品线路。2016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中药工业及健康衍生品生产制造业收入居全国第3位。
\n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取得新成果,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罗马尼亚、捷克、白俄罗斯、黑山、马其顿、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药合作关系,从医疗、科技、文化、教育、中药材种植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主持“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传统中医药分论坛。在黑山、俄罗斯、罗马尼亚等国家建立海外医学中心6个,建设了一批以“中国—东盟中医药教育培训中心”为代表的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开展中医药科技合作7项,举办了四川省中医药海外交流储备人才培训班,成都地奥制药集团“地奥心血康胶囊”获得荷兰上市许可。
\n坚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发展理念
\n站在新的起点上,四川将以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贯彻实施中医药法,坚持“全生命周期”和“大健康”理念,坚持兴医兴药并举、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发展,遵循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做大做强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路径,将我省建设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健康产业强省。
\n完善中医药发展机制。贯彻实施中医药法,修订《四川省中医药条例》。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合理提高中医诊疗技术服务价格。逐步扩大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支付的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探索实行中药材GAP备案和中药材品种单独备案。积极推动中药制剂省内调剂使用试点,促进院内中药制剂产业化。开放中药配方颗粒试点,探索制定省内中药配方颗粒生产、销售、管理制度。深化“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放宽中药材种植、中医药制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和国家创新药等项目市场准入,改革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制定“一对一”个性化招引方案,加大精准招商力度。
\n全面推动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大力发展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中医临床优势培育、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构建层次分明的中医服务体系。建立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结合协作机制和防治重大传染病联合体,建立覆盖全省、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中医药骨伤应急系统。开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型医疗模式。把中医药文化纳入四川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构建具有鲜明本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价值体系。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师承教育完善的教学体系。创新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健全政府、医疗科研单位、企业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从医疗、产品、教育、贸易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国际合作,推进中医药国际化,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n三产联动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加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重点推进川产道地药材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坚持名企、名品、名标联动发展,从规范化种植、药物提取到药品生产及其衍生品的全产业链开发,培育一批优秀企业,结合国家“精准扶贫”工程,实施全流程全产业链集中支持,建设中医药健康服务、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示范县,建设可持续、多元化、特色化的中药材产区经济。培育中医养生保健连锁机构,建设市、县(市、区)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区,规范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基地。鼓励开发四川特色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度假项目和产品,打造四川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路线,培育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
\n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四川代表汇报时满怀深情地说:“中医药大有可为,好好干!”这是对四川发展中医药的勉励和鞭策。当前,四川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认清形势,坚持问题导向,抢抓机遇,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责任担当,大力促进中医药发展并服务于人民健康,努力实现由中医药大省迈向中医药强省,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田兴军)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