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不寐”中成药与验方

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中医治疗失眠,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一般根据辨证失眠可分为多型,病因不同,选择的药物也不同,下面介绍常用的中成药。肝气郁结型多表现为失眠多梦
2010-02-02

炙甘草汤(复脉汤)辨治疗疾

  《伤寒论》177条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此条只有14个字,就将心悸之病因、病机、诊断和治法显示俱全,实乃言简意赅,临证辨治心悸,理解此条并活用炙甘
2010-02-02

治瘊子

将鸡蛋煮熟,敲碎去皮,浸入陈醋中24小时,每日空腹吃2个,并喝陈醋10毫升,连用10~20天,10天为1个疗程。   治胃肠型感冒藕500克,生姜50克,共绞汁,一日内分数次服完。 上海
2010-02-02

结肠息肉中药治疗验方

处方及用法:丹参30克,生地榆、凌霄花、半枝莲各15克,桃仁、赤芍、炮山甲、皂刺、三棱、丹皮、槐米、山慈菇、牛膝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服药治疗期间患者饮食
2010-02-02

肩周炎和气血不足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其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故又有“五十肩”之称,也称“漏肩风”。它是以肩部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其
2010-02-02

止头痛二法

头痛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对于一般性的偏头痛、头痛可以用简单的敷贴法止痛。1.二白止痛方:白附子3克,葱白15克。白附子研细末,与葱白捣成泥状,取如黄豆大小,堆在小圆形纸上,贴在痛
2010-02-01

硝雄膏防治心绞痛

老年朋友可采用硝石雄黄散制成的膏剂贴敷至阳穴来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硝石雄黄散为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一个救卒死精方,书中记载:“治中恶、急心痛
2010-02-01

风湿冷痛食疗佳

(1)生姜鸡:仔公鸡1只,生姜100—250克,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可隔1周或半个月吃1次。用于关节冷痛,喜暖怕寒者。(2)鹿茸鸡:以当年的
2010-02-01

治腹泻有方

白术炒米治腹泻:白术15克,生姜3片, 大米250克,一起用文火炒至变黄色,然后加水煮成粥食用。本方适用寒湿困脾腹泻。本方不适用肠道湿热腹泻.以免病情加重。海参治久泻方:干海参用温
2010-01-31

冶缺铁性贪血方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不是满足不会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是一般由于铁摄入量不足,吸收量减少,需要量增加,铁利用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至。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
2010-01-31

炭化中药入药小汇

许多人都认为,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和植物中的纤维素,一经煅烧成炭,已无价值,常常为人们抛弃。殊不知,许多动植物经炭化后,不仅用途广大,而且疗效极佳。眩晕呕吐: 木炭30-40克,食盐1.5&mda
2010-01-31

从肝肾论治胆结石

中医学认为胆石症属“胁痛、黄疸”范畴,胆石症的病位在胆,肝胆互为表里,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分泌与排泄胆汁,胆为“中精”之腑,以通降为顺。因饮食不节,精神
2010-01-31

风湿骨痛 接骨经验方

风湿骨痛验方外用清骨散:银柴胡30克,鳖甲20克,炙甘草50克,秦艽50克,青蒿25克,地骨皮50克,胡黄连40克,知母20克,骨碎补60克,此方煎水外洗后加局部按摩,每日1剂,20剂为一个疗程。接骨经验
2010-01-31

严冬防治小儿急性喉炎

严冬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而其中最急者莫过于急性喉炎。该病常发生于半岁至3岁的儿童,起病急,来势猛、病情重,有些小儿白天尚好,但到晚间突然发病,喉痛音哑,随即出现呼吸
2010-01-30

加湿器添加中药巧防病

进入冬季,天气干燥,正是鼻炎、咽炎等季节性疾病的高发时节。除了正常妁治:疗外,在家中巧使用加湿器可改善咽干唇燥的症状。健康专家说,在家中巧妙添加一些中药在加湿器中.可改善
2010-01-30

膀胱炎中药方与食方

膀胱炎是泌尿系统疾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及尿道灼热。对于非特异性膀胱炎的治疗,单纯依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2010-01-30

寒冷天气 好好养骨

  今年冬天比往年冷,寒冷季节更容易导致骨关节损伤等问题。我们中国人常常会说,瞧谁谁谁,年龄那么大了,身子骨还那么硬朗……日常生活中,“身子骨”的质
2010-01-30

冶疗尿道炎巧选三金片

尿道炎统称为“淋证”,是由“湿热下注”引起的,病变部位在膀胱和肾。不论是急性尿道炎,还是慢性尿道炎,湿热都是贯穿始终的病邪。与西医洽疗不同,中药治疗主
2010-01-29

疏肝利水活血 治肝腹水

  中医认为,肝硬化腹水属“鼓胀”范畴。《灵枢·水胀》曰:“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多因情志抑郁
2010-01-29

迎风流泪 热敷应对

大风天气,不少人会迎风流泪,过去这种情况常见于老年人,如今年轻人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迎风流泪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遇冷风流泪,多由肝肾两虚、肾不纳气、外受冷风刺激所致;一种是遇热
20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