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武结合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6-09-12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n

\n

文体表演——天地之道篇。本报记者 高新军/摄

\n

  9月2日~6日,“振东杯”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三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在山西中医学院举行。经过4天紧张激烈的比赛,上海中医药大学以16枚金牌、5枚银牌、1枚铜牌的成绩占据金牌榜榜首。在本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项目的角逐让人眼前一亮,易筋经、八段锦、长拳、南拳、太极拳、刀术、枪术、剑术、棍术……赛场上运动员们英姿勃发,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n

  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是祖国医学重要遗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瑰宝。随着武术技击功能日渐弱化,其健身防病功能开始凸显。如何继承发扬传统保健体育运动,将其与中医养生保健有机结合,为全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是各中医药院校正在面临的现实挑战。

\n

  自古医武不分家

\n

\n

传运会比赛现场——男子南拳。本报记者 高新军/摄

\n

  在本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指出,中医传统保健体育,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在生产生活及与疾病作斗争中的经验总结,具有医疗和体育的双重属性,对预防疾病、强身益智、涵养道德、延年益寿和强盛民族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之中,凝聚着古老的哲学智慧,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探索而形成的。

\n

  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练功方法与中医有相通之处。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代表队的施振文教练指出,传统保健体育运动起于易、成于医、伏于兵、扬于艺。

\n

  与中医一样,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也讲究“精、气、神”,内功修炼就是通过各种练功方法来促进“精、气、神”的转化,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n

  中医与传统武术的学习也是相辅相成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研究生刘建党在本次比赛中收获了两枚金牌,他之前是一名学习长拳和刀棍的专业运动员。

\n

  “我们从小练武术的人在学习中医时,对气和力的理解比不练的人体会更深,尤其在针灸、推拿这一块,我们上手比他们更快,对针灸、推拿的把握更准。”刘建党告诉记者。

\n

  回顾历史,大医术家往往也是大武术家。名医华佗发明了五禽戏,成为中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

\n

  清末民初的黄石屏既是针灸大家也是精通少林内外气功的武术家。据黄石屏的侄孙黄岁松撰的《黄氏家传针灸》记载,石屏针法的特点之一就是施诊者必须精少林拳术和内外气功,才能将全身“精、气、神”三宝运于二指之上,施于患者患处而有不可思议之妙。

\n

  高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困境

\n

\n

传运会比赛现场——男子棍术。本报记者 高新军/摄

\n

  据河南中医药大学代表队王静教练介绍,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目前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与西方竞技运动相比,差距尤为明显。

\n

  “现在全国26所中医院校,基本上都把保健功法,例如简化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列为必修课。除长拳外,仍有很多传统武术项目还没有被纳入必修课,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学校的社团或协会练习,只有少数几家中医院校有专业的武术队和自主招生的权力。在非中医院校,传统体育保健运动几乎完全被忽视,这对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传承十分不利。”王静如是说。

\n

  中医院校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学习质量同样堪忧。施振文告诉记者,学生学习任务重、课程多、精力有限,无论是太极拳等必修课的课程学习,还是武术社团的训练,学习质量都很难得到保障。

\n

  南京中医药大学代表队的周奕哲介绍,她所在的校级社团养心社已经吸引了100多名爱好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同学,但是社团活动总是缺乏专业指导,有时甚至只能跟着网络视频学习,学习质量参差不齐。

\n

  “好的专业运动员越来越难招,一是学校给的名额有限,二是就业情况也不理想,好苗子坚持学下去的也越来越少。”尽管上海中医药大学有专业的武术队和自主招生的权力,施振文认为该校武术队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他表示,作为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一部分,传统武术的学习与中医一样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学习时间长回报慢,招生也越来越困难。

\n

  借中医发展东风推广

\n

\n

传运会比赛现场——集体项目太极剑。本报记者 高新军/摄

\n

  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是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韵,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n

  施振文认为,当前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传承已经出现了一个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尤为突出,老一辈的武术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年轻人却很难接上来。

\n

  “应该让更多的传统保健体育运动项目像太极拳一样,纳入到中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中。”王静说,“中医院校开展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教育的优势明显,也十分有必要。这是中医院校长期保留下来的传统,况且,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教育在大部分体育院校开展情况也不理想。”

\n

  当前,传统保健体育运动的发展正处于一个低潮期,还没找到一个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用创新的方法发扬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是新一代中医人背负的历史使命之一。

\n

  上海中医药大学几名毕业生就走了这样一条创业路。他们将太极拳与中医养生保健结合起来,向制药厂的员工提供免费的体验式教学服务,吸引年轻的上班族感受其保健功效,进而发展为收费学员。

\n

  “现在很多年轻的上班族,长期对着电脑,存在着很严重的颈肩问题,这些简单有效的保健功法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刘建党说,“传统保健体育运动承载着深厚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迫切。”

\n

\n

\n

  >>>第十三届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项目简介

\n

  五禽戏:是汉族民间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由五种模仿动物组成。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发明,其健身效果被历代养生家称赞。

\n

  八段锦:它动作简单易行,功效显著。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动作舒展优美,如锦缎般优美,又因为功法为八段,故名为“八段锦”。

\n

  易筋经:“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通过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

\n

  七星功:以其架势为七个,动作如星运而得名。它吸收了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和各是体操的精华。

\n

  长拳:长拳是汉族传统拳派之一,属于北派武术。一般将查拳、华拳、炮拳、洪拳等列入长拳。

\n

  太极拳:是以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n

  南拳:又称南方拳,是以明代以来流传于南方的汉族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n

  刀术:指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刀术的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逼人、钢筋有力、快如猛虎。

\n

  剑术:指的是用剑的方法和技巧。剑术的特点是轻快敏捷、潇洒飘逸、有“剑走美式”“剑如飞风”之说。

\n

  枪术:枪作为武术常用器械之一,被称为长兵之帅。枪术历史悠久,主要动作为拦、拿、扎。

\n

  棍术:器械武术之一,用棍表演的武术套路的总称。练习棍术要求手臂圆热,梢把兼用,身棍合一,力透棍梢,表现勇猛、快速。

\n

  太极剑:太极剑是太极拳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兼有太极拳和剑术两种风格特点,太极剑分京朝派杨门太极剑、武当太极剑、陈氏太极剑、杨氏太极剑。

\n

  南刀:为武术套路刀比赛竞技项目、奥运会武术比赛项目之一。南刀挥舞时有动作大、用力大、响声大、速度快、异常激烈的场面效果。

\n

  南棍:南棍套路保留和反映了南派器械的风格特点,突出步型、步法、攻防含义和气力的结合。

\n

(责任编辑:朱蕗鋆)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