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院网全国联盟”|信息化助力中医院发展

发布时间:2015-08-13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数字化影像、数字化医生和护士工作站、全面的电子病历管理、智能的医院管理系统、快捷的远程协助会诊......这些你能在西医院看到的信息化建设浪潮,已经在中医院内蔓延。今后,中医院将大步迈入“互联网+”时代,让中医药更方便快捷地服务于百姓。

\n

  众所周知,中医药信息化是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年启动的“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工作中,确定“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国家中医药智慧云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地)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中20%的三级中医院、30%的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和50%的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中医药高等院校接入云平台。

\n

  试水中医院信息化建设

\n

  作为一家中医院的信息系统,不仅要有西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还要有中医院的特性,可想而知,其复杂度及精细化要求非常高。例如,中医院构建的中医电子病历系统,既要满足医疗、法律、管理的要求,还要满足中医临床信息全面、准确采集的要求。

\n

  “当前,中医院要想全面铺开信息化建设,将面临很多困难,这个平台既要满足互联网高度结构化的要求,还要满足中医院发展的要求,不能搞了信息化,就把中医特色丢掉。”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中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就在于在融入高科技中还能满足中医四诊信息中的量化记录,既要保留中药处方的中药的药疗医嘱,又要融入快捷的煎药流程。既要完善中医电子病历系统,又要体现中医电子病历流程的特殊性。

\n

  为了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将医院的网络工程进行了三期规划。在其一期工程中,逐步完成了20多个子系统,80个功能模块的建设,开展全院PACS 系统,实现与医生工作站的连接等举措。

\n

  该医院逐步开展临床信息系统的建设,包括手术麻醉系统、ICU重症监护系统、合理用药、体检中心、PACS二期等,并开展无线应用,推行医生移动查房和护理床旁系统,完成了连续三年的基于网络安全的临床系统建设,启动了ITIL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HIS、PACS、LIS、OA、财务与成本核算系统、数字化图书馆档案、Internet等为主的医院信息化业务系统,从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到无线移动应用,从条形码到RFID,从网络安全到IT运维,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医院业务运营的每一个细小环节。

\n

  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也把加强信息化建设改善医疗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改善患者就医条件,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为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夯实了基础。

\n

  今年,该院将支付宝移动智能医疗服务平台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成功试水支付宝挂号、支付。在这个平台中,患者可以用手机扫描医院支付宝二维码,将医保卡、就诊卡进行绑定后,便可实现预约挂号缴费、诊间缴费、远程候诊等支付。医院的挂号平台上,医院专家号源情况一目了然,点击可挂专家号源后,便自动显示挂号成功,用时不足3分钟,从预约挂号、看病、取药,总共用时缩短到了38分钟。

\n

  向智能管理型医疗模式转变

\n

  “医院的各项业务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进行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可靠、一致、高效的服务质量,是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需要为大健康产业跨界整合插上互联网和资本的翅膀。”赛伯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朱敏如是说。

\n

  朱敏表示,之所以会进行跨界合作,就是想摒弃单纯的财务投资传统产业整合,科技产业化需要一些新兴产业的支撑,比如互联网与医疗界的合作,必将共同完成生态系统共建。在其基础设施层中,将完成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基础设施(LTE专网+共网)及能源互联网的建设,然后与产业配套、产业应用相结合。

\n

  他认为,线上云医疗这个大健康互联网平台,将有效整合各个大医院的优势资源,而智能化的云端服务,也会支持医疗服务转型与模式创新。

\n

  例如,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治疗护理模式中,社区与家庭通过连接服务网络,可以实现家庭护理实时监控,尤其是家中有需要护理的老人,通过线上家人可以不出门就接受专业的护理培训,患者可以不出家门就完成寻医问药、预约挂号、随时随地获取诊疗信息,并享受电子处方与送药上门等服务。

\n

  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患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就医,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医生可以迅速为患者提供定制化的医疗服务,患者也能自由选择满意的医生看病,医院可以提高效率,优化用户体验,有效利用各地的优质医疗资源。

\n

  “我们的智能化是从以疾病为核心的治疗型医疗模式,向以健康为核心的管理型医疗模式转型,最终,患者通过互联互通的医疗服务而获益。”朱敏说。

\n

  中医院需要5w精细化管理

\n

  “现在很多医院认识到精细化运营管理的重要性,比如以信息化为手段,对医院的物流、药品、耗材进行成本控制,如ERP系统,可以实现人、财、物的一体化管理。据调查,以前很多中医院仅有财务记账系统,疏忽了对其他环节的有效管理。”东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咨询顾问刘晓伟如是说。

\n

  刘晓伟提出,中医院需要基于5w的精细化管理。5w指精细化管理的五个元素,包括who什么人,where什么地点,when什么时间,what做了什么,worth价值几何。医院需要在此基础上,实现医疗管理的闭环与资源管理闭环,也就是说,实现每个临床环节点与每个资源环节点的记录与可追踪性,包括检查登记,设备使用记录,效益分析,成本核算,耗材的标准耗用,高值耗材全程跟踪,甚至还有医保费别提示,过敏提示,配伍禁忌等等。

\n

  中医院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来达到科学管理,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医院组织管理的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在医院环境、医院效率、医院质量、医院成本、医院绩效方面实现质的提升。

\n

  医院要学会“用数字说话”。通过对门诊量、交费信息等科学计算,找到服务流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出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规则,以此才能提升医院服务质量。通过改善硬件设施,降低医务工作者的耗时,节约了人力资源,进一步提高医院的运营能力。医院通过反复实践并完善精细化管理,减少多余的环节,建立高效能的医疗管理体系。

\n

  把控中医院质量管理生命线

\n

  “质量实践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医院的产能,从而为之创造利润,节约成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如是说。

\n

  他认为,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而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尤其在医改的大背景之下,医疗质量保障体系更是不可或缺。

\n

  所谓的医疗质量就是指医疗服务过程,诊疗技术效果及生活质量满足病人预期康复标准的程度,其中,满足感和患者满意度是衡量医疗质量的核心指标。例如,具体到一个病例,医院应该密切关注诊断是否正确、全面、及时,是否存在院内感染或医疗失误等原因造成患者不应有的损伤等。医院更应该从医院服务的整体,具有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环境设施,以及医疗消费是否合理、是否得到社会及患者认可等方面注重提升医疗质量。

\n

  刘清泉表示,在医院的医疗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医生层面来说,相对独立实施诊疗措施,难以监督是制度的执行者,是影响医疗质量的关键因素,也容易出现知识结构和技能、服务和法制意识、沟通能力、团队支撑缺乏等问题。比如诊断是否及时和准确,治疗是否适宜有效等等。

\n

  从科室层面来说,科室就是把握医疗质量的基本阵地,但医疗管理部门难以直接、全程控制,此时,科主任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就起着决定性作用。容易出现核心制度落实不及时等问题。从医院层面来说,会遇到提供保障医疗质量的硬件和软件支撑,检查、发现、弥补相关支持团队的问题。

\n

  对此,他认为,应当建立起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

\n

  此外,刘清泉提出应切实解决中医特色淡化的问题。他认为,病历的中医特色最主要的是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应用。随着《入院记录》中取消主观思维内容。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与“西医诊断依据”一起,移至首次病程记录中。比较普遍的是二、三行字、套话几句,有“结论”而无“依据”。在病程记录中有的没有中医药处理内容,而根本不提理由;或有医嘱无药方;或中药医嘱未停,处方却时有时无,原因不明;或应用中成药(包括静脉滴注剂),却不提理由、目的和制剂的作用。他建议增加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加强医疗缺陷的总结,如持续学习计划,强化医患沟通、知情同意,了解特殊治疗和诊断手段、病情和治疗信息,患者的授权委托情况。

\n

(责任编辑:朱蕗鋆)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