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视力:治 “远”比防“近”更重要

发布时间:2011-05-02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视,一定要配镜,远视,则是小问题?专家表示,很多家长都没意识到儿童远视比近视后果更严重

  保护视力:治 “远”比防“近”更重要

  本报记者  王莹

  预防儿童近视,成了许多家长的“必修课”,一旦小孩出现“看近清楚、看远吃力”,家长往往就会很着急地带着孩子去找医生配镜。但对儿童远视,家长们仍不够重视,甚至还存在“远视比近视好”、“配眼镜是近视的事”等误区。专家表示,远视是比近视更麻烦的屈光不正的眼疾,不能等闲视之。

  

  高度远视:看远看近皆困难

  对近视,很多人较熟悉,即看东西时近的清楚,远了模糊,主要原因就是在屈光静止的情况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人的视网膜上,而是在视网膜前聚焦,从而导致成像模糊不清。根据近视的原理,很多人自然地给远视戴上了“看远清楚,看近不行”的帽子,广西视光中心主任刘伟民表示,其实儿童远视比近视更麻烦,因为远视是“看远看近都不行”。

  刘伟民表示,所谓远视眼,即外界景物的反光进入眼内的屈光系统后,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而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低度远视眼的儿童,远近视力尚可,但较高度数远视眼的儿童,有的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有的则看远看近都不清楚。

  

  中高度远视:易致弱视斜视

  儿童患有远视之后,眼睛所付出的调节力会加强,增加内直肌的兴奋性。内直肌位于眼球内侧,收缩会造成眼球向内运动。刘伟民指出,若一只眼的远视程度更重,那么为了使这只眼睛看清物体,就必须增加调节,内直肌的兴奋性就会比正常眼多,过度收缩,容易形成内斜视。

  刘伟民强调,如是轻度的远视,可被双眼的调节功能克服而不表现出症状,但中、高度远视即使在调节作用下也不能弥补,很容易就产生调节性内斜视。因此,斜视眼多数出现在远视度数较高的儿童。

  如果有屈光参差导致的远视,且伴随斜视的儿童,大多习惯使用视力较好的眼睛工作和学习,而将不使用的斜视眼搁在一边,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斜视眼成为弱视眼,因此远视一定要及早治疗,以免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延伸阅读

  8岁前:

  远视配镜的“黄金期”

  远视眼除了影响远近视力之外,还因内直肌长期过度收缩,致使出现肌肉疲劳症状,眼球酸胀,眼眶疼痛,同时伴有头昏脑胀。“儿童若远视,易出现上课时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不佳,讨厌看书写字,学习成绩往往随之下降。”刘伟民表示,家长若发现孩子不爱看书,或诉说看书稍久就会感到字迹模糊、眼胀、头痛,一定要带孩子及时进行视力检查。

  刘伟民强调,如确定儿童有远视眼,要抓紧在8岁前的“黄金期”内配镜,千万不要拖延。否则拖到12岁以后配镜,视力提高就会很困难,功能则更难恢复。

 

从来不近视因由一大堆

  一直不近视,是郭女士引以为豪的事。她看书、看电视、上网等,常是“持久战”,上学时,班上同学戴眼镜的越来越多,她的视力却没丝毫变化。如今,近30岁的她,视力仍是不错。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一不小心”就近视了,有些人却怎么“折腾”眼睛,都不会近视,这是什么原因?

  “近视不像感冒,由确定的原因(如病毒等)引起,目前还不能找到导致近视眼的确切原因。”解放军第303医院眼科主任孙涛,如是解释近视的成因。有些人躺着看书,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电脑,却就是不近视,其实是由综合因素导致的。

  “有的人不近视,可能和小时候正确用眼有关系。”广西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刘伟民表示,人的眼睛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婴儿生下来是远视眼,慢慢有个正视化的过程,0~7岁是儿童眼睛发展最快的时期,若这时正确用眼,相当于给眼睛的健康打了一个好的基础,再加上别的因素,可能就不容易近视了。

  这个“别的因素”,则包括微量元素的正常摄取,正常的饮食习惯或健康的体质等,如孩子若甜食吃得少,往往会减少患近视的概率,因为糖吃多了,血糖含量增加,会引起房水(详见名词解释)、晶体渗透压改变,当房水的渗透压低于晶状体的渗透压时,房水就会进入晶状体内,促使晶状体变凸,进而引起近视。

  “而个人体质的不同,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孙涛说,近视有遗传倾向,若父母两人都是近视眼,则孩子患近视的概率会增大,若父母视力正常,则孩子患近视的可能性相对减少。

 

  何谓房水

  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的一种,充满眼睛内部的前房和后房,它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房水的生成和排出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如果房水产生过多或排出途径局部受阻,会使眼内压升高。

  +

  名词解释

  幼儿时期的科学用眼,对于预防近视意义重大。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