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中气法”运用心得

发布时间:2022-01-21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气法”之取穴,皆在中焦,其主要作用为调和中土,以交通心、肺、肝、肾,寓消于补,有扶正祛邪之功,故谓之“中气法”。

•针灸“中气法”选穴由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天枢(或肓俞)、气海(或阴交)等7穴组成。

•“中气法”临证具体运用时有主次之分,如可作为“主穴”治疗膈肌痉挛、小儿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疾病,亦可作为“配穴”治疗中风后遗症、失眠症等疾病。

李延芳,女,1938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师承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首届针灸大师,第二、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她出身医学世家,自幼随父学医,1958年毕业于河北省中医学校,后成为河北工程大学医学院(原河北医学院邯郸分院)中医系及附属医院针灸科创始人。50多年来坚持针灸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主编、参编的论著有《针灸学概论》《针灸妇科学研究进展》等。

针灸“中气法”是20世纪50年代河北著名针灸学家刘峙南家传针灸处方之一,不见于针灸文献,也无文字记载。河北省名中医李延芳曾师从刘峙南16年,尽得其真传,对“中气法”颇有心得。该法操作较为复杂,但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用于治疗脾胃疾患效若桴鼓,用之治疗其他多种急慢性疾患,效果也很显著。

历代针灸文献虽无针灸“中气法”的相关记载,但该针刺方法与中医之中焦脾胃理论实属一脉相承。早在《内经》就有“上下交损,当取其中”的宗旨,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认为“百病皆由脾胃弱而生”,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卷一·虚劳》文中明确指出“上下交损,当治其中”,近代施今墨言“临床如遇疑难杂症,要遵慎斋之教,寻脾胃之中”。由此可见,调理脾胃法在诸多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气”即中焦脾土之气。脾为后天之本,主中央而运四方,化生气血精微而奉养全身。若中土失调,则失其斡旋运化之用,正气已衰,百病乃因之而起。“中气法”之取穴,皆在中焦,其主要作用为调和中土,以交通心、肺、肝、肾,寓消于补,有扶正祛邪之功,故谓之“中气法”。脾胃调和,自然水升火降心肾交泰,生机旺盛,正气充沛,而病邪自去。

取穴及配伍意义

针灸“中气法”选穴由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天枢(或肓俞)、气海(或阴交)等7穴组成。在取穴时令患者仰卧,先察其腹部有无高低不平之处,何处凹陷,何处隆起,然后以手揉按患者腹部,自上而下,左右两侧均细细揉按,察其何处柔软,何处坚硬,有无压痛,以其独异之处,作为取穴的重点,然后排取其他穴位,各穴的距离要均匀,如硬结或条索状物在脐旁距脐近者取肓俞,远者取天枢,在脐下距脐近者取阴交,远者取气海。如患者腹部无异常现象者,则按固定的尺寸取穴。

“中气法”之取穴,旨在中焦:上脘、中脘和下脘,合称三脘。上脘、中脘乃足阳明、任脉之会,能开胃之受纳之门,使饮食水谷得以入胃。下脘乃足太阴、任脉之会,能通调胃肠、益气降逆。三穴相配,使胃之受纳、腐熟之功得以正常发挥。气海位于人身之下焦,能通调任脉,温固下元而助运化之机。天枢为大肠之募穴,有分理水谷之糟粕、消导积滞之功。可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腑气得通。建里乃脾胃之气生成之处,可健运脾胃,补养后天;水分可通调水道,使痰湿祛而脾胃强。诸穴相配,共助中焦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中土得以调和,则浊降清升,上下交通,疾病自消。

针刺方法与得气、取气

患者取平卧位,采用32号1~1.5寸毫针。进针采用《素问·离合真邪论》呼吸补泻法的补法,待患者呼气时,押手向下压,刺手随即将针捻动,随呼刺入。各穴针刺方向均一致向下(其斜度一般以45°~75°角为宜),不可偏左或偏右,更不可向上逆刺,针刺的深度宜灵活掌握,使深不致邪,浅须得气,但须做到各穴的针刺斜度、深度、方向、针力均要一致,如同一针,方能发挥“中气法”的作用。这是此法操作的关键。留针时间一般在30分钟,视病情亦可稍长一些,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度。留针时要使患者呼吸舒畅,腹部无任何不适之感。

得气在“中气法”中至关重要,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凡针刺之后,必须针下紧涩,以手弹之动摇,灵活有力,方为气至之征,若针下空虚,以手弹之动摇缓慢无神,是气犹未至,即将针缓缓退至皮层,依上进针法再刺,以候气至。李延芳还指出,“若气始终不至,以手按倒其针,不能自还者,即为不治之证”,即针刺后,按倒针身,针身不能随皮肤的弹性恢复到原针刺的角度,是病情危重或虚极的表现。

取气,是指在得气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手法来调节得气量的大小。取气是为了进一步发挥疗效,若取气不当,则能影响疗效或无效。取气有多少之分和部分之异。取气多少是从针下紧涩程度和针力的大小来区别。一般体力强壮的宜多取气,体质衰弱的要少取气。实证、新病、壮年、体力劳动者要多取气。虚证、久病、老年、小儿、脑力劳动者宜少取气。取气的部分是从针刺的深浅来区别的。《素问·刺要论》里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凡病在表的要从浅层取气,病在里的要从深层取其,病在半表半里的要深浅适中。若表里同病,宜察其轻、重、缓、急。若表重于里者,则从浅层取气,先治其表,表解然后治里。里重于表者,则从深层取气,先治其里,里解表证亦除,若表不解,再治其表。

补泻、调针与留针

对于“中气法”的补泻手法,并不是于针刺之前即胸存定见,而是根据针下气至的情况灵活掌握,察其邪正而行其补泻,正如《灵枢·经始篇》曰“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若针下过于紧涩,针力过大,即是病邪之气,则宜将针动而伸之,以达到泻其邪的目的。若气虽至而力甚微,则为正气不足,则将针推而内之,以达到扶正的目的。但补之不可反使其实,泻之不可反使其虚,反实则泻,反虚则补。《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此之谓也。

针毕之后,对针进行适当调整,其要求是各穴之针的斜度、深浅、方向和针力必须一致如一针,才能发挥“中气法”的作用,这是“中气法”的特点和精髓。在取穴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各穴之针的斜度不等,深浅不齐,方向不一,特别是针力不匀,往往不能起到良好疗效。

“中气法”的留针时间一般在30分钟以上至1~2小时,具体应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度,留针时要使患者呼吸舒畅,腹部无任何不适之感,转侧自如。如果出现患者不敢深呼吸,深呼吸则腹中痛或感呼吸困难或腹部有沉重压迫感等现象,即将针一左一右缓缓捻动,使针下微松,则不适症状自除。如不除者,即将针微微提取少许,自无不除,但应注意以不可脱气为原则,否则宜将针提至皮层重新刺入。

临床应用及典型医案

针灸“中气法”具有调气、和血、通里、祛寒、清热、消导、升清降浊、解郁、和中等诸多效能。临床可应用于很多种急、慢性疾患,如治疗水肿患者,可应用“中气法”培土治水;治疗小儿发育不良,除补肾养先天外,还可利用“中气法”健脾和胃以补养后天等。需要指出,“中气法”临证具体运用时尚有主次之分,例如,可用其作为“主穴”治疗膈肌痉挛(呃逆)、小儿消化不良、胃脘胀痛等疾病,亦可作为“配穴”治疗中风后遗症、失眠症等疾病。

以下为李延芳运用针灸“中气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典型医案。

颜某某,男,47岁,于2009年8月13日初诊。主诉:言语不清,右侧肢体瘫痪4个月。病史:4个月前不明原因早上起床时感到右侧肢体乏力,步态不稳,伴言语不利,口角歪斜。于某医院急诊入院,经颅脑CT提示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对症治疗后肢体肌力有所恢复,现已出院,遂至李延芳门诊就诊。刻诊:神清,形体肥胖,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右侧上肢2级,右侧下肢3级,舌质淡暗,苔白腻,脉滑。既往高血压病10余年。

诊断:中风病(中经络)。辨证为风痰阻络并肝肾亏虚。

治则:调中化痰,兼益肝肾。主穴: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天枢、气海。

配穴:百会、四神聪、廉泉、承浆、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阳陵泉、丰隆。

手法:主穴平补平泻,使其针刺斜度、深度、方向、针力协调一致。配穴据病情酌情选用,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3天。2个疗程后改为隔日1次。治疗4个疗程,患者语言流利,握拳伸指灵活,步态平稳,肌力正常,临床告愈。

按该例中风证属痰瘀阻络,使用针灸中气法为主治疗,意在寓补于消,助中焦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中土得以调和,则清升浊降而痰消,上下交通而络通。此法深得中医“治病必求于本”之旨,不仅针对已病,还可防止痰、瘀等致病因素的产生,未病先防、病后防复,对防治中风具有重要意义。(耿惠  河北工程大学  李利军 河北省邯郸华仁中医院  梁凤霞 湖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