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渣鼻又称酒糟鼻、玫瑰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鼻周和颜面中央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皮肤病,以丘疹、皮肤颜色潮红、毛细血管扩张、脓疱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酒渣鼻发生于颜面部,严重影响患者外貌的美观,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工作、学习、社交、生活造成困扰。该病需与痤疮、脂溢性皮炎、家族性酒渣鼻样疹,艾滋病病人的严重脂溢性皮炎鉴别。
\n酒渣鼻在中医文献中的记载
\n早在《黄帝内经》就有“鼻赤”;《魏书·王慧龙传》有“酒齇鼻”“肺风”“齇齄”“赤鼻”“鼻准红”“肺风粉刺”“酒皶鼻”“酒齄鼻”“鼻齄”“鼻准红赤”之名。《素问·热论》言:“脾热病者,鼻先赤。”《诸病源候论》认为:“此由饮酒,热势冲面,而遇风寒之气相搏所生。”《外科大成·酒渣鼻》云:“酒渣鼻者,先由肺经血热内蒸,次遇风寒外束,血瘀凝滞而成,故先紫而后黑也。”中医学认为患者平素喜食辛辣、嗜酒无度、饮食不规律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日久脾胃热邪蕴盛,邪热熏蒸肺叶,伏留不散而上蒸面部肌肤(鼻),再加之风寒外袭,瘀血凝滞是酒渣鼻的主要病理机制。
\n酒渣鼻临证选穴
\n临证取大椎、肺俞、胃俞、中脘、水分、天枢穴。患者先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常规消毒后在大椎、肺俞、胃俞三穴处,医者右手持7号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或一次性采血针),以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贴针身中端露出约1厘米长的针尖,以快速、准确、垂直点刺,并用95%的酒精搽拭点刺处(便于血液的顺利外排),接着左手持打火机,并将打火机的火焰开至最大,于右手所持的罐口适宜的玻璃罐中瞬间闪过后迅速将罐拔于其上。每穴留罐10分钟起罐,并用卫生纸将血迹搽拭干净,再用络合碘常规消毒。患者改为仰卧位,腹部充分暴露并常规消毒,毫针直刺中脘、水分、天枢穴各1.5寸,施以缓慢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1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除大椎、中脘、水分穴外,肺俞、胃俞、天枢穴左右交替针刺,每次只选一侧。大椎、肺俞、胃俞穴点刺、拔火罐每周两次;中脘、水分、天枢穴针刺每日一次。
\n处方中大椎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肺俞、胃俞穴分别为肺、胃居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在此三处点刺、拔火罐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调节气机的功效。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用。水分穴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之一,针刺之可起到疏通任脉,益肺、健脾、补肾、利水、化湿、消肿的功效。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在改善肠道功能失常而导致的各种证候具有显著的功效。诸穴相伍,诸法相佐,共同达到清泻肺胃之热,促进毒邪发散,活血化瘀养颜之效,对改善酒渣鼻早、中期有很好效果。(蔡晓刚 山西省洪洞县中医院)
\n(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n(D)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