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毒是近些年提出的一个中医学术概念,虽然其萌芽于学术界的时间已经有很多年,但是作为重要的科研攻关项目,是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团队鲜明的学术特色,他主持的这项科研工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题验收,对于浊毒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几年之中,学术团队发表了大量论文,出版了系列著作,介绍这个学术理论的新成就,并希望以此指导临床、提高疗效、进一步开发系列新药。因此,“开宗立派,挑战浊毒”是一个系统工程,必将引起学术界的瞩目。“浊毒证”的研究也必然会引发不同观点的争鸣,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逐渐走向学术繁荣的必由之路。
•模糊更接近世界本来面目
东方与西方看世界的方法有很大区别,学术体系不一样。
西方的逻辑学要求概念清晰,以便形成推理和判断;东方的智慧是通过模糊集合走向清晰,有点像二维码那样独特表述,看上去很模糊,实际上很准确。
人体维护健康的因素很多,不能非常清晰准确地用物理、化学指标简单表示,但是,并不是说维护健康的事情不能谈论。中医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虽然属于概念“笼统”而模糊,但却能很清晰准确地表示一个生命状态。人即使到了外太空、深入海底,也必须“模拟地球生态环境”,也必须一刻不停地“升降出入”,否则就会失去健康,甚至丧失生命。当然,西医用血压、血气分析等指标,也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健康的参考,但这只能是抓主要特征,远不是健康指标的全部内容。
人体疾病产生的过程也很复杂,一人多病,一病多因,多因多果,时空交错,不可分割。人体生理病理的精确度难以穷尽,物理化学的各种指标也是海量数据,而且正常值大多属于统计学的结果,这与中医学的模糊集合方法相似而不相同。中医把很多不确定属性联系在一起,可以清晰地判断其脏腑功能如何,气血精津液的运动输布,病症的寒热虚实。人体与世界万物紧密联系,其关系复杂而有序,是“万物自然的时空相关”,不是单一线性关系,因此简单的属性指标,未必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人在天地之间的气交之中,模糊更符合世界的本来面目。
中医“以无为本”,认为“病之有,来于无”。病人带着痛苦(有)来,医生要做的事情是把“有病”,变成“无病”。至于病人到底是什么病,这是次要的。“病起于过用”“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六淫七情所伤,脏腑经络所传,那是医生认识疾病所需要的,与病人的关系相对淡漠一些,更不需要“做成证据”,以便“倒举证”洗脱责任。因此,中医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感觉,病人的痛苦就是病。“立即为破”,中医建立病名,不是展示给别人看,不是要做证据,而是为了使它“变成无”。
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与胸痹为例,就可以充分说明中医与西医在疾病诊治之中的差异。西医的诊断,立足于有,从结构和可检测指标入手,强调排他性,也就是注重永久性,是很过硬的诊断。中医的诊断,立足于无,从疾病的状态着眼,强调疾病产生的原因,注重疾病的可转化性和暂时性,由此与中医的诊治经验相对接。
•阐明“浊毒化”是理论研究的重点
在中医过去的论述里,浊与毒往往是分开论述的。清浊是《内经》的“元概念”,是区分生理、病理机制、病症特点的要素。人的气血、津液都有清浊之分,病邪也有清浊之别,病症也可划分清浊。因此,与寒热、虚实一样,清浊也是被高频度运用的基本概念。
毒与害相近,利害可以互相转化。天地万物,或为利,或为害,有不同程度的生克制化关系。六气太过成为六淫,就可以概括为毒。因此,《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有寒毒、湿毒、热毒、风毒、燥毒的名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内生风寒湿热燥邪,被称为内生之毒。因此,六气可化火成毒,七情过分直接伤五脏,也可以化火成毒。
药与毒是相对的,对身体有利就是药;假如运用不当的药物,伤害了身体,就转化为毒,即使是人参甘草也如此。
“浊毒证”研究,借鉴了《内经》的清浊概念,也吸收了历代医家关于寒毒、湿毒、热毒、瘀毒的诊治经验。
清浊是《内经》说明生理、病理的重要概念,并且清浊不是独立的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地互相转化之中。比如《内经》云“浊气出于胃”,又云“浊气归心”。十二经脉“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都可以度量。营卫之气,有清浊不同的属性,生理状态下,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清浊与脏腑阴阳紧密相连,六腑“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内经》以清浊说明生理代谢“升降出入”的原理。
生理物质,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可以发生“浊毒化”,在这里所谓“浊”是清浊之意,“毒”是具有危害的性质。
“浊毒化”是自然的、生理的物质,具备了浊稠危害人体的双重属性。古人有这样的描述,却没有明确提出“浊毒化”“浊毒证”的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寒气生浊,热气生清”,《灵枢·阴阳清浊》论述说“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其中“浊而清”与“清而浊”,借清与浊之间的转化,阐明病机,清浊互化,浊中有清,清中有浊,二者变动不居。
《灵枢·百病始生》云:“清湿则伤下。”《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这一病机学说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辨证。
《素问·气厥论》:“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浊涕”代表热性鼻涕。
《灵枢·五乱》说:“清浊相干,乱于胸中”,病人就会因此出现严重的胸闷。当然“清浊相干”的病证,还可以发生于许多部位,如心、肺、胃肠、四肢和头颅,因此由“清浊相干”产生的病症是广泛存在的。
•做好“化浊毒”是临床医生的责任
研究和阐明“浊毒化”,属于认识论,虽然很重要,但是关键在于“学以致用”,要解决“浊毒证”的治疗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就属于实践论。
《灵枢·经筋》说:“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气”,清阴气,就是清阴部的热气。后世把“清法”列为八法之一,清肺止咳、清头明目、清肝泻火、清心安神、清热解毒、清热利湿等等,临床运用很常见。
《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浊气在中,清气在下”的时候,“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所以必须掌握好针刺的尺度。
平素体壮的人,患病后出现“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岐伯解释说:“血清气浊,疾泻之则气竭焉”“血浊气涩,疾泻之则经可通也。”说明气血清浊不同,针刺的补泻手法也不相同。
针刺治疗时,有的病人“血少黑而浊”,有的“血出清而半为汁”。需要医生认真观察,才能治疗无误。有瘀滞的患者,应该“两泻其血脉,浊气乃避。”其中的“浊气”,就是“滞气”。
浊毒存在于人体内部的时候,阻滞气机,影响气血升降,妨碍水液代谢,不利于水谷精微的传化与吸收,这样的病理机制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很多部位,可以说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存在着浊毒停着的可能。
浊毒停于头部,影响气机升降,可以出现大头瘟等传染病症,除了发热、口渴、脉搏洪大等全身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痛、呕吐、眼目肿胀、耳肿、口疮、鼻塞,喉肿、咽痛等症状。内伤杂病的浊毒上涌头部,则可以出现突然昏厥、痰声辘辘、双目失明、暴聋、失音等症状。
浊毒见于胸部,则既影响肺气出入升降,也妨碍心血的输布运行。可见胸闷气短、咳嗽喘息、痰涎涌盛、心慌心悸、心痛彻背、神志异常等症。
浊毒见于胃脘,影响胃之受纳,也影响脾之运化。因此可以见到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心下疼痛、饮食难进、痞块积聚等症状。
浊毒停于两胁,就会出现胁痛胀满,癥瘕集聚、口苦目眩等症状。
浊毒停于下焦,就会出现小腹胀满、痞块硬肿、尿闭便坚、神识如狂、妇女月经适来适断,带下秽浊,便泻不畅、男女不育、下肢浮肿等症状。
浊毒理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浊毒作为病因病理机制,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疾病的过程之中,是治疗各科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浊毒理论具有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不仅有利于辨证之后的正确诊断,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科的疗效,开发解毒化浊的各类有效药物。因此,浊毒理论不仅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更有潜在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