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心身疾病。中医认为情志因素可导致人体脏腑气血失调,脏腑气血失调又可引起情志失调,可见疾病的发生与情志因素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
1中医“形神一体”观与现代“心身医学”关系
中医认为“形”与“神”为辩证统一的整体。从人体整体角度来看,机体为形,生命活动为神;从人体局部组织、器官来看,脏器为形,功能为神。“形”与“神”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篇》言:“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现代心身医学不断发展,其本质与中医的“形神一体”观相契合。
2情志因素对脾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提示情志因素与脏腑形体活动有关。笔者对《中医内科学》[2]脾胃系病证进行总结,发现多种脾
易思伤脾,忧思过度,内伤脾胃。《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言:“脾主意与思,意者,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提示脾胃与情志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脾主意与思”。《类经》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藏意,神志未定,意能通之,故为谏议之官……若意有所着,思有所伤,劳倦过度,则脾神散失矣。”《医学刍言》言:“内伤七情……思虑皆伤脾,食少劳怠,无力便溏。”提示思虑过度,耗伤脾神,而发脾胃诸疾。
易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克土,肝胃(脾)失和,发为
易喜伤心,母病及子,心脾两虚。五志化火,资助心火,母病及子,心火偏亢致脾虚。《
易忧伤肺,悲则气消,子病及母。《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肺、脾、胃共同参与饮食水谷精微物质的运化和输布,肺、脾共同调节水液的平衡。悲忧伤肺,肺失肃降,子病及母,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为痞为泄;肺失肃降,胃气上逆,发为
易恐伤肾,脾肾相滋,肾虚及脾。《景岳全书·反胃》言:“苦寒在下焦,则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门,因火不能传化,故久而复出,此命门之阳虚故也。”指出肾阳虚而发反胃。又如《景岳全书·
《脾胃盛衰论》言:“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可见脾胃与七情的关系。
3情志因素导致脾
现代研究表明,情志因素与人体消化系统有密切联系,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方面进行调节。人体存在将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双向交通联系的脑-肠轴系统。
神经传导方面的研究表明,胃肠道神经元密集,由中枢神经系统(CNS)、肠神经系统(ENS)和自主神经系统(ANS)共同支配。其中,CNS由脑内的各级中枢和脊髓接收体内外传入的信息,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将信息传递到胃肠道内靶细胞,从而调节胃肠道黏膜、平滑肌、血管和腺体[3,4];ENS在调节胃肠道中起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分布在整个消化道壁内的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联系胃肠道功能活动,如胃肠道收缩和舒张运动及分泌功能等,故有“肠脑”之称[3,4];ANS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控胃肠运动、传输腔内容物及促进黏膜血流,从而影响胃肠功能[5]。
内分泌调节方面的研究表明,脑肠肽是胃肠道和脑中双重分布的肽类物质,可通过内分泌、神经分泌和旁分泌的作用,调节胃肠的运动和分泌功能[6]。吴中平等[7]观察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多潘立酮片对功能性
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表明,当人体在紧张、焦虑、激动、愤怒时,胃液分泌量增加,从而使胃酸、胃蛋白量增加,胃蠕动加快,其主要与激活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关。愤怒、焦虑抑郁情绪发生时,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血液中皮质激素升高,引起肝动脉强烈收缩,导致肝脏血量减少,即“肝不藏血”。同时,引发下丘脑功能障碍,使垂体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功能改变,导致胃液分泌异常,造成胃肠功能或结构的病变,与中医“肝气犯脾”“肝胃不和”的病理相契合。
4中药防治情志失调型脾
肝脾(胃)不和:易怒伤肝,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症见腹痛、
脾肾两虚: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肾相滋,易恐伤肾,久则及脾。《医方集解》言:“盖久泻皆由于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大补下焦元阳,使则火旺土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矣。”指出肾阳虚不能暖脾土。脾肾阳虚则表现为五更
心脾两虚:心火亢盛,阴血必耗,久之心血不足,母病及子,心脾两虚,症见
5心身调理防治脾
《理瀹骈文》曰:“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灵枢·师传》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因此,在临床中,应适当加入疏肝理气的药物,或联合西药对症治疗;或配合
6小结
我国是心身医学思想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医研究心身医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独特优势。世界心身医学要向中国的中医学寻找智慧[10],中医学对世界心身医学有重要价值。本文从中医、西医角度探讨情志因素对脾
参考文献
[1]彭玉萍.情绪与健康[J].中国民间疗法,2015,23(1):1.
[2]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高飞,刘铁钢,白辰,等.脑肠轴与胃肠动力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7(6):520-524.
[4]张莉华,方步武.脑肠轴及其在胃肠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2(13):199-201.
[5]杨瑞权.胃肠功能性疾病与自主神经系统异常的关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5):630-632.
[6]郭椿,贺平.脑肠轴及其研究进展[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95(17):89-90.
[7]吴中平,徐意,李伟,等.枳术宽中胶囊辅助治疗功能性
[8]李晓红,莫兴夏,陈秋霞,等.5-羟色胺与其受体亚型在肝郁脾虚证大鼠的表达及逍遥散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1):2593-2597.
[9]王蔚,江云东,江燕,等.中医五音疗法及其作用机制探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99-101.
[10]徐斌,王效道,刘士林.心身医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作者:谭宝张洁智雪峰成欣高丽萍郝志坚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中医药大学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