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脾以安五脏”学术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30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慎斋遗书》有云:“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虚,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久矣……补肾不如补脾,此之谓也。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与五脏之气互为相使,脾气充则五脏受荫,脾气虚而百病由生。久病之人,正气虚,脏腑内伤,若能调理后天之本,则正气得复,五脏得安,病自除矣。笔者从理论渊源和理论内涵两个方面加以探究,不揣愚拙,试解历代诸家学术思想之端倪,望得益于临床。

“治脾以安五脏”学术思想源流

1.《黄帝内经》从运化和升降角度强调“胃者五脏之本”先秦时期《素问·玉机真脏论》中云:“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及“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脾胃同居于中焦,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为气血生化之源,将水谷之精气灌溉四脏,滋养周身,二者使脏腑精气上下流行,循环化生,精神乃健;脾主升,胃主降,共为五脏六腑之枢纽,升清阳之气可滋心肺,降浊阴之气可泽肝肾。《素问·刺禁论》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可见,五脏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均依赖脾胃之转枢作用,只有脾升胃降功能正常,气机才调和顺畅,此乃五脏安和的重要条件。若内伤脾胃,则可导致脏腑不和,正气不足,从而邪之所侵,变生百病。

2.汉代有“四季脾旺不受邪”思想,辨证论治重胃气汉代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理论,并有所发挥,首次创立了六经病的辨证论治,并且在辨证和治疗时十分重视脾胃,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中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说明张仲景重视脾胃之气于防病治病中的突出作用,无论五脏哪脏受病均应顾护脾胃,为后世医家对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1-2]。

3.唐代倡“五脏不足,求于胃”唐代孙思邈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代表作,在其著作中分别阐述了脾胃的虚实证治,他还尤为重视脾胃在五脏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五脏不足,求于胃”的著名论点。孙思邈强调治人体脾胃可使“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治”,可见,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的生理作用对五脏这一系统的“安定”,乃至“血脉”“精神”的调和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孙思邈调治脾胃的专方达180余首之多,亦特别推崇饮食疗法,著作中有大量篇幅论述通过饮食调理疾病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食能祛邪而安脏腑”,并撰“食治”专篇,孙思邈“五脏不足,求于胃”思想,在后世多有发挥,对后世影响深远。

4.宋代强调调治脾胃的重要性以擅长脏腑辨证而著称的宋代儿科专家钱乙在其《小儿药证直诀·虚实腹胀论》中论小儿:“易虚易实,脾虚不受寒湿,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说明,脾气虚则易生它疾。钱乙把慢惊、壮热、发搐、黄病、腹胀、弄舌、虚羸等多种疾病的病因都归结于为脾胃,从脾胃治疗疾病,并特别强调调治脾胃的重要意义。

5.金元时期明确提出“治脾以安五脏”理论李东垣创立了脾胃学说,并提出“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他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言:“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由此说明,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而元气乃生命之根源,因“元气消耗不得终其天年”(《兰室秘藏·脾胃虚损论》)。可见脾胃之气对人的生命活动意义非常。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亦明确提出“脾统四脏”和“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可见,李东垣“治脾以安五脏”思想已见雏形。

6.明代提出“治五脏以调脾胃”和“脾为后天之本”

6.1张介宾有“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和“治五脏以调脾胃”明代张介宾提出“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和“治五脏以调胃”。张介宾以五脏互藏的观点看脾胃,认为“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皆因脾胃能受纳水谷,化生气血精微,灌溉脏腑,肝、心、肺、肾四脏之气皆由脾胃而化,故脾胃生病变,必然会牵连其他四脏。《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云:“脾为土脏,灌溉四傍,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因此,脾胃病诊断、治疗、用药上,要注意调理脾胃与其他四脏的关系。

6.2李中梓提出“脾为后天之本”,并从生克制化角度论证调脾对五脏的作用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有:“脾土主运行,肺金主气化,肾水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体,悉属于肾,五液所化之气,悉属于肺,传输二脏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之说。可见李中梓在五脏中由重视肾、肺、脾,而“制水生金”者“脾”也,因此,从生克制化角度亦论证了“调脾胃以安五脏”。李中梓有力地论证了脾为何乃后天之本,不仅丰富了脾胃学说、突出了脾胃的重要作用,而且为“治脾以安五脏”提供有力支撑。7.清代医家在临床治疗中已纯熟运用“治脾以安五脏”理论清代沈金鳌首次提出“脾统四脏”之说,其在著作《杂病源流犀烛》中称:“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有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安能不病……凡治四脏者,安可不养脾哉”。可见,沈金鳌综合前人学术思想,并将其做以完整阐述,调理脾胃能达治其余四脏病变的目的。由此,“治四脏者,安可不养脾哉”的思想已经在清代得到高度认可。

8.近现代医家提出“调脾胃以安五脏”,使理论更加完善近代著名医家蒲辅周谓其道:“胃为卫之本,卫气来源于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3]。从脾胃化生气血供应卫气的角度阐述顾护脾胃的重要作用,脾胃强则卫气足,卫气足则抵御外邪能力强,机体不易受邪,故调脾胃能驱邪外出,故言“调脾胃以安五脏”。李玉奇教授临证养生均注重脾胃,提出“人百病,首脾胃”的思想[3],可见,调脾胃不光能安五脏,亦治“人百病”。李德新教授,尤其擅长脾胃病治疗,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李德新教授在学术上致力于脾胃学说之研究与探索,首次明确提出“调脾胃以安五脏”,认为“土为万物之母”,脾胃弱失,则脏腑不安,正气不存,邪有所侵,变生诸疾[4]。可见,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与五脏之气“互为相使”,故脾气充沛,则五脏受荫;脾气虚弱,则百病由生。久病不愈之人,正气亏虚,脏腑内伤,此时若能健脾益胃,调理后天之本,则正气得补,五脏得安,病邪自去,故有“调脾胃以安五脏”之说。

“调脾胃,安五脏”的学术思想内涵

1.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源,土生万物,助养五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即脾胃具有化生气血功能之义。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无不是以气血为基础而维持的。《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而气血主要由饮食水谷所化生,正所谓“得谷则昌,失谷者亡”。气血皆赖于脾胃运化的功能,正如张介宾有言:“血者水谷之精气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此即说明血与气均来源于水谷,由脾胃所化生。《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这说明五脏的功能活动,以及所藏精、气、血、津液、髓等,皆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作为物质基础,胃气是五脏六腑精微物质的来源和根本,既可补充五脏精气,又能充养、滋养、荣养脏腑。

2.脾主四时,长养五脏《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指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也就是说,脾属土,土能生养万物,脾位居中央,长养四傍,为其他四脏之长,所以脾不单独主一时,而是寄旺于每季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节气之前的18天。同时,也强调了脾一年四季皆旺,正如张仲景有云:“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旺则万物皆旺,具有滋养生长其他脏腑的作用,即“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只要中央脾土的功能正常,其他四脏就会得到脾胃运化的精微物质滋养灌溉。

3.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居于中焦,沟通脏腑脾胃位居中焦,在心肾肺肝四脏中间,为上下左右之枢,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实乃一身气机升降之枢轴。唐代孙思邈强调调治脾胃可使“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治”。清代吴达《医学求是》中云:“土于中而火上水下……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赖胃气之右转也,故中气旺则脾升胃降,四象得以轮旋,中气败则脾郁胃逆,四象失其运行矣”。可见脾胃不仅能促进各脏腑气机的正常运转,使之不至于停滞为病,同时又可制约各脏腑气机的过度升降以维持其调和状态,故为居中,调和诸脏,而达“调脾胃以安五脏”的目的。

4.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化生营卫,防御外邪《灵枢·营气》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营出于中焦”,“脾胃,营之居也”。这些均指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皆赖于气血濡养,气血化生则赖于脾胃运化,故脾胃的强弱决定着五脏六腑气血的多少。《素问·痹论篇》明确记载:“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育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可知卫气因具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等功能之缘故,而其来源即为脾胃所运化水谷精微之中的慓悍滑利部分。因此,脾通过自身功能影响卫气的功能,也使卫气巡行致体表成为脾驱邪外出的一个有效渠道。

5.脾胃布散精微,滋养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人体五官、九窍在五脏各有所主,但五官九窍也需要水谷精气的灌溉滋养以及津液的濡润才得以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云:“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肝,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说明九窍为五脏所主,需要津液的上注、下固和充养才得耳聪目明、鼻息通利、食馨齿固等,而五脏之气亦必须靠脾胃之气化生的精微不断充养补充。《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因此,五官九窍受病可累及其所属五脏,脾能滋养五官九窍,故治脾能调五脏。

人以水谷为本,水谷精微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脾胃居中焦以溉四傍,五脏六腑皆秉脾胃之气以生息,脾气生发,则肝气随之升发,肾水得以升腾;胃气下降,则肺气得以肃降,心火因而能够下交。因此,善治脾胃者,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治五脏。历代诸位医家在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值此笔者由衷感激。本文着重阐述了重视调脾胃在安五脏方面中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对如何补脾胃以达养生的方法研究较少,笔者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将继续深入,不足之处望同道斧正。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马天驰王彩霞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