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肝癌验案 辨治要点中药处方方义

发布时间:2016-10-24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赵某某,男,60岁,2006年8月9日初诊。有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病史,同年7月发现肝癌,介入治疗。刻诊: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纳差乏力,食欲不佳,肝区不适,晨起口苦,大便时干时溏,舌质淡红,舌体胖,有齿痕,苔黄腻,脉弦细。

辨治要点:肝区不适、晨起口苦、脉弦肝郁也;面色萎黄、大便时干时溏、舌淡胖脾虚也。情致不舒、疫毒长期著于肝以及脾虚土壅等皆可致肝郁;而长期的肝郁,木不疏土,又可致脾虚。肝郁脾虚日久不解,加之疫毒留着,致使肝之气血郁滞,痰湿停留,终致肝积形成。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扶中,拟丹栀逍遥散化裁。

处方:丹皮10克,炒山栀10克,当归10克,杭白芍15克,炒白术15克,土茯苓30克,炒柴胡10克,茵陈15克,凌霄花15克,绿萼梅10克,水红花子10克,桃仁5克,地龙5克,炮山甲10克,鳖甲15克,败酱草10克,藤梨根15克,代赭石15克,鸡内金30克,生麦芽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炙甘草10克。14剂。每天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方义:方中当归、白芍养肝、柔肝;茯苓、白术健脾扶中;柴胡疏肝解郁;丹皮、栀子清解郁热;外感湿热疫毒,胶结于中,郁阻成黄,茵陈芳香宣发,能逼入侵之邪外出,陈去而新生;绿萼梅疏肝解郁;凌霄花凉血散瘀;桃仁、地龙、水红花子善松解肝硬化;炮山甲、鳖甲善软坚消积;藤梨根、败酱草、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代赭石、鸡内金、生麦芽开胃消瘤;炙甘草扶中、调和诸药。

2006年9月20日复诊:食欲好转,晨起口苦减轻,大便溏好转,有时胃脘疼痛,舌体胖,有齿痕,苔薄黄,脉弦细。调方如下:丹皮10克,炒山栀10克,当归10克,杭白芍15克,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炒柴胡10克,茵陈15克,凌霄花15克,藤梨根15克,水红花子10克,桃仁5克,地龙5克,生蒲黄10克,白芷10克,蜂房5克,血余炭10克,代赭石15克,鸡内金30克,炮山甲10克,生麦芽30克,草河车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香橼15克,焦楂榔各10克,炙甘草10克。14剂。每天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早晚2次服,此后以此方为基础,随时调整服药。

2008年7月21日复诊:复查肿瘤标记物正常,轻度脂肪肝,双肾多个小囊肿,口苦,睡眠好,纳好,二便调,苔薄黄,脉沉细。太子参15克,莲子肉10克,土茯苓30克,生黄芪30克,杭白芍15克,生薏仁15克,炒黄柏10克,炒苍术10克,水红花子10克,桃仁5克,生山楂10克,绿萼梅10克,炮山甲10克,天花粉6克,黄芩10克,凌霄花15克,藤梨根15克,吴茱萸5克,炙甘草10克。14剂,每天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分2次服,每日2次。

之后以上方为基础方,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患者长期坚持服药,情况一直良好。

2009年5月27日复诊:口苦,口干,大便便稀,每日2次。纳后易腹胀,乏力,偶有肝区不适,眠可,头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疏下方以资巩固: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莲子肉10克,杭白芍15克,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15克,鸡内金30克,生麦芽30克,凌霄花15克,藤梨根15克,金荞麦15克,绿萼梅10克,生蒲黄10克,白芷10克,露蜂房5克,炮山甲10克,香橼15克,玫瑰花10克,炒莱菔子10克,鳖甲15克,炙甘草10克。14剂,每天1剂。上药煎2次合在一起约400毫升,分2次服,每日2次。

按:肝癌的介入治疗有诸多优点,如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年老体弱者也可进行等,但介入治疗也有自身的缺陷,其中最重要的是无法完全清除癌细胞。肝癌细胞主要依赖肝动脉供血,但癌块周围有门静脉血流丰富,癌细胞可以“苟安偷生”,因而也就无法摆脱复发转移问题。孙桂芝认为,介入治疗加中医药治疗是肝癌治疗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因为中药能够较好地逆转肝细胞纤维化,阻止结节形成和增大,进而遏制肝癌的复发与转移。本例患者介入治疗后长期坚持中药治疗,病情一直稳定,是介入加中药治疗较为成功的范例。(王逊)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