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汗多 清热活血调治之

发布时间:2014-11-21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该患病情复杂,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相兼,阴阳失调。看似虚证,其实主要为实证。为了缩短疗程,将外感风邪、脾胃湿热、阴虚阳亢、痰气郁结四个病机同时兼治,但每次治疗的重点不同。

张某,女,45岁,1985年8月14日初诊。

患者自诉出汗多已20余日。患者于1983年8月行甲状腺癌切除术,术后作钴60照射一疗程,体质虚弱一直未能恢复。二十余日前人流术后,阵发自汗频频,汗流不止,到市几个医院中医治疗,都认为是气虚不固,采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等方剂以补气敛汗,但效不著,汗流如故。后来余处诊治。

患者现为阵发汗多,腰以上出汗,腰以下无汗,特别是头部出汗最多,伴面青黄无华,精神紧张,消瘦,着衣厚,恶寒,烦躁不安,失眠,时还伴有烘热自汗,口干口苦著,胸闷叹息,常打哈欠,手心热,咽有痰阻感,大便日3次量少不利,苔薄黄腻,脉浮弦。

病机与治则:风寒在表,湿热内蕴,阴虚阳亢,痰气郁结;调和荣卫,清热利湿,平肝潜阳,涤痰导滞

处方:生黄芪15克,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扁豆15克,石膏30克,车前子15克,天竺黄10克,川朴12克,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后二味另包先煎)。水煎服,3剂,每日3次。

方解:本方表里同治。以生黄芪、桂枝、炒白芍益气解表调和荣卫;扁豆、石膏、车前子健脾胃清热利湿;钩藤、夏枯草、牡蛎、龙骨平肝潜阳;天竹黄、川朴涤痰导滞。上药共奏解表清里、平衡阴阳之效。

二诊(8月16日):服药后汗不仅不减反较前多,成为持续性出汗,患者十分紧张,余笑曰:表邪初解,湿热方透,此为佳兆。患者也自感精神较前好,心烦、打哈欠、胸闷叹息、口干苦等症均减。8月15日月经来量少,初色黑红,今为鲜红,无血块,小便黄,苔薄黄,脉浮弦。

治则:益气调和荣卫,清热活血调经。

处方:生黄芪30克,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石膏30克,白茅根30克,葛根12克,当归12克,益母草10克,枳实5克,钩藤12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后二味另包先煎)。水煎服,2剂,4小时1次。

三诊(8月17日):现已为全身出汗,不仅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也汗出津津,已不恶寒,着衣已正常。患者诉月经昨量多,今日已减少。心情不舒,胸闷气短,咽痰阻感,小便仍黄,但精神尚好,烦躁显减,手心热减,苔薄黄,舌质红,脉已缓。表证已解,但内湿热仍盛,伴痰气郁结,气阴两虚。

治则:清热利湿,涤痰行气,益气滋阴。

处方:石膏60克(另包先煎取汁代水),知母15克,白茅根30克,葛根12克,元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12克,天竹黄10克,川朴12克,枳实5克,炒茜草10克。水煎服,3剂,每日1剂。

四诊(8月20日):身热微汗,偶有阵汗。精神明显好转,体力增加,月经将尽,气短显减,已不烦躁,睡眠好,咽痰时不利,苔薄黄,脉浮较弦。仍以上方加胆南星10克主之,4剂。

五诊(8月24日):患者服上药后已能干些家务体力活,但劳累后,有阵发轰热自汗,昨失眠,苔薄黄,舌质红,脉浮较弦。

治则:平肝潜阳,清热涤痰,益气滋阴。

处方:钩藤15克,夏枯草15克,牡蛎30克,龙骨30克(后二味另包先煎),石膏60克(另包先煎取汁代水),天竺黄10克,胆南星10克,元参30克,生黄芪15克,川朴12克,枳实5克。水煎服,3剂,每日1剂。

六诊(8月27日):患者出汗已正常,近三日身不热已不出汗,动则有微汗。轰热自汗基本止。已不胸闷气短,咽痰已利,精神好,睡眠好,现已成为正常人。仍以上方加减巩固之。后又以上方加减服7剂。出汗正常,全身状况很好,患者十分满意。

治后感:该患者病情比较复杂,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相兼,阴阳失调。看似虚证,其实主要为实证,其出汗的病机及表现有三:营卫不和的自汗,汗出津津;脾胃湿热上蒸的胸以上出汗,特别是头汗多;阴虚阳亢的阵发轰热自汗。为了缩短疗程,将外感风邪,脾胃湿热,阴虚阳亢,痰气郁结,四个病机同时兼治,但在治疗过程中每次治疗的重点不同,经过十余日治疗,将这三个病机治愈或控制,恢复正常人的出汗状态。此外,该患者肝气郁结症状也比较明显,为什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并没有用疏肝理气之品也获得治愈,这是因为平肝潜阳及涤痰行气,本身就具有促使气机舒展、风痰消失的效果,看似不治,实在治疗之中。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