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大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青年人患大肠癌的比例也不断攀升。
年轻人如何预防大肠癌?专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要应当多吃“白肉”如鸡肉、鱼肉等,少吃猪肉牛肉等“红肉”,避免辛辣,减少高脂饮食,规律作息,保持大便通畅。一旦出现了腹泻或排便不畅等问题时应该立即进行检查治疗,如果发现便血千万不可草率地当做痔疮治疗,应及早到医院检查,以排除大肠癌的可能。
此外,保持科学的生活状态,加上良好的生活饮食,对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是很有帮助的。妮子
不久前,家在湖北的马先生,做B超发现肝脏有肿块,随即又做了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检查,被确诊为晚期肝癌。得知结果,马先生呆若木鸡,回到家中茶不思饭不想,第三天就去世了。马先生是被癌症“吓死”的吗?患上癌症只能等死吗?
国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重点学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表示,一些患者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得知病情后,会产生心理应激障碍,使身体的免疫功能、内分泌、神经功能以及各脏器功能出现紊乱,加速死亡的发生。
别自己被癌症“吓死”
“不能因为一项检查结果有异常就断定患有癌症。例如体检抽血,发现肿瘤标志物检查呈阳性,可能是恶性肿瘤,也可能不是。若要确诊,还需要进一步用CT、B超等方法检查。”欧阳学农指出,肿瘤标志物这一项,仅是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目前,由于特异性100%的肿瘤标志物仍然没有找到,每种肿瘤标志物都有一定的假阳性。
癌症的致病机制复杂,往往是多种复杂因素,以及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患者发现身体异常后,争分夺秒的就是要全面、及时、准确诊断,千万不能单凭一张CT片、化验单就给自已戴上“癌症”的帽子。一个集肿瘤部位、性质、分期为一体的诊断,才是对恶性肿瘤完整、科学的诊断。
轻易认定自己患上癌症,反而会增加心理负担,影响治疗。
“六种武器”能诊断
目前诊断癌症的主要途径有“问、验、照、窥、检、测”六种武器——
1、“问”:医生结合病史例行详细询问,寻找可疑症状,如:不明原因发热、进行性消瘦或进行性贫血、无痛性血尿等。同时进行详细认真的体格检查,发现阳性体征,如淋巴结肿大、体表肿块、腹部包块等,对病情进行科学推断;
2、“验”:在详细询问其病史后,开据相应的检查、检验项目,进行常规检验及生化分析;
3、“照”:运用影象学手段,包括X线、B超、CT、MRI、ECT、各种造影,明确肿块的性质、部位;最新的影像设备PET-CT,从功能和部位上肿块进行判断,是帮助明确肿瘤诊断及分期的重要方法。
4、“窥”:运用内窥镜检查:包括电子胃镜、纤维结肠镜、纤维支气管镜、膀胱镜等检查,直接发现肿块,明确肿块的形态、部位;
5、“检”: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恶性肿瘤确诊最有力、最黄金的标准,常被称为患者的“终审法官”,包括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及组织活检。包括各种手术切除标本、抽吸的体液及各种分泌物等。
6、“测”: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CEA、CA125、CA199、AFU、AFP、EB病毒抗体等。
确诊后适当运动
“癌症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慢性病,并非不治之症。”欧阳学农主任医师说,肿瘤很难用单一的治疗方式治愈,需要将现代的新技术与化疗、放疗、传统的中医等结合起来。目前生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新技术都在肿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此外,专家建议肿瘤病人适当运动,使人血液循环加快,吸氧量增多,通过体力气体交换,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延长生命。运动还能锻炼意志,有效改善人的情绪,消除忧郁和烦恼,增强战胜肿瘤的信心和毅力,在心理上减轻人体免疫系统的压力。
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刷牙不当容易导致牙菌斑或口腔病菌过多,进而使患癌早亡危险增加80%。
瑞典科学家自1985年开始对随机抽取的1390名斯德哥尔摩参试者进行了为期24年的跟踪研究。研究开始时,参试者年龄在30—40岁之间。研究人员对参试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吸烟等癌症风险因素。研究人员还测试了参试者口腔健康状况,以确定是否存在牙菌斑、牙周病及牙齿脱落等问题。一些参试者没有严重牙周病,但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牙菌斑问题。到2009年,58名参试者死亡,死亡者中,因癌症死亡的占35%。而这些人中,大多患有牙菌斑牙周病。在将年龄、吸烟等因素排除后,口腔健康与早亡间的关系仍然存在。
研究者指出,口腔感染可能会引发炎症,炎症通过损伤的牙龈进入血液,进而让心脏受损,引发多种疾病。吴俊杰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