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症究竟绝不绝,要看你怎么对待。84岁,患癌17年,韦荣松至今仍觉得身体没什么大碍。他总结自己抗癌经验就三个字——早、乐、勤。
家住虞山公园附近的韦荣松今年已经是84岁高龄了,他与癌症斗争了17年,荣获了“抗癌明星”的称号。回顾自己的抗癌经历,他觉得有三个字意义非凡。
力争一个“早”字
早检查,早治疗
1990年,身为桂林市国税局工会主席的韦荣松办理了离休手续。他本以自此可以悠闲地安度晚年,不料一场大病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1996年3月,韦荣松参加了单位组织的离退休职工例行体检,结果显示他有痔疮。不过,他对这个结果非常怀疑——体检前,他一直有便血的毛病,吃了一些痔疮药后,便血的情况反而加重了。
这次和韦荣松一块做体检的,有三个人因疑似癌症,需要复查。于是他也要求复查,心想这次一定要把便血的真正原因找出来。但医院却告诉他既然上次没查出问题,那就是没有问题。无奈之下,韦荣松只好自己挂号、交费,坚持要做检查。结果结肠镜检查显示,他得的不是痔疮,而是直肠癌!
医院见第一次检查结论是错的,就把这次的检查费退给了韦荣松。不过此时他关心的显然不是检查费的问题,而是得了这样的大病,该怎么治。正好他有个侄媳在南宁的医院工作,于是他就想去南宁那边做手术。
电话打到南宁,侄媳告诉韦荣松,她们医院的医生得过这种病,都是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去看的,还是别来南宁,直接去上海吧。按规定,到省外医院看病,需要向领导报批,否则不能报销。但为了及早手术,韦荣松不等报批就借了钱,直奔上海看病。
后来,韦荣松时常暗自庆幸,若不是自己坚持复查,绕过繁琐的报批手续去上海动手术,就不能及早地发现、治疗直肠癌,能否平安地活到现在也就说不准了。
保持一个“乐”字
乐观面对,积极向上
到上海之后,韦荣松马上接受了手术治疗,切掉了一小段癌变的直肠,随后便是常规化疗,等待身体逐渐复原。1996年年底,康复情况不错的他回到了桂林,在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继续做后期化疗。
从手术到化疗,整个过程都十分顺利,只是韦荣松的肠道功能还是不大正常,拉稀、便血等情况偶有发生。为此他跑了北京、上海、桂林等地多家医院,情况还是时好时坏。不过他也知道,生了这样的大病,病情有点反复也很正常,因此心态一直很平和。
直到1998年,韦荣松迎来了一生中最悲伤的时刻。他的爱人不幸罹患胃癌,永远地离开了他。一时间,他哀痛不已。爱人的生命已然结束,而韦荣松的生活还要继续。他强迫自己抽时间出来去打门球、扑克、字牌,以此来排解自己心中的悲痛。
韦荣松很明白,自己一定要尽快平复心情。打从一开始生病,到后来手术、化疗,他从未悲观失望过。既然癌魔打不倒他,在失去至亲的挫折面前,他也不能屈服。逐渐地,他重拾了乐观向上的心态。
坚持一个“勤”字
勤加锻炼,修身养性
打门球之类的娱乐活动有助于韦荣松调整心态,而体育锻炼则对他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在1997年,经朋友介绍,韦荣松就加入了桂林市防癌抗癌俱乐部(现为“相约星期六癌友联谊会”),学习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
晴天时,韦荣松每天早上准时出现在公园,跟诸多同病相怜的癌友一块锻炼身体;要是下小雨,他就到自己家附近能避雨的地方练;即便是下大雨,他也坚持在家锻炼,勤练不辍。
爱人去世后,韦荣松依然坚持早上锻炼,下午娱乐放松,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在抗癌协会,他是出了名的认真。如果哪天有事,他不能去协会参加活动,会提前写好请假条,让人带过去。有时上午的锻炼强度不够,下午他还要补上。
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韦荣松逐渐走出了癌症的阴影。2011年,他不慎跌了一跤,伤到了左腿,外出行动有些不方便。于是他又找人学了五禽戏,在家自己练。协会的癌友知道情况后,时常过来看他,陪他聊天解闷。
2013年春节前,相约星期六癌友联谊会的几位老会员特意带着礼品来给韦荣松拜年。他激动地表示,等自己身体好一点,一定还要去参加活动。韦荣松的这一心愿很快就能实现了,现在他已经能围着小区走一大圈了。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四月份韦荣松刚刚做完体检,除了血压有点高、眼有点花,一切正常。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