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蛋白尿 试试中医

“蛋白尿”就是排出的尿液中含有较多蛋白质,是慢性肾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当大量蛋白质被“尿出”人体后,人就会变得十分虚弱。蛋白尿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
2011-01-15

隔姜灸治疗老人尿潴留

许多老年男性,冬季由于前列腺疾病的加重,容易导致尿潴留,非常痛苦。用艾炷隔姜灸肚脐可以有效缓解此类尿潴留。取新鲜生姜切成约3毫米的薄片,用针刺出多个细孔,用艾绒(药店有售)
2011-01-15

血府逐瘀新用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立的祛瘀名方,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因瘀血内停,阻滞胸中气机而导致的胸痛、心悸、失眠、午后潮热、唇色紫暗、脉象弦涩等症状。
2011-01-15

手指麻木 夹握木板

选用一长方形木板,长6—7厘米、宽4~5厘米、厚1厘米左右,也可根据自己手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锻炼时把木板握于手掌内。可以横握,也可以直握。横握进行近侧指间关节的锻炼,直
2011-01-15

运动治疗网球肘

网球肘又叫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劳损性疾病。此病多因肱骨外上髁伸腕肌群起点处反复过度牵拉,引起挫伤或部分纤维撕裂,从而使肱骨外上髁发生创伤性炎症,并常累及关节、
2011-01-15

快速治感冒的民间便方

风寒感冒时,可以采取用温水泡脚出汗祛寒的方法,效果很不错。受凉是风寒感冒的诱因,通常感冒时有手脚冰凉的症状,多为受凉引起的风寒感冒,治愈感冒尽快排出寒气是关键。泡脚最好用
2011-01-14

饭前饭后防胃下垂

1.饭前散步叫以把饭后散步改为饭前散步。这样不仅能促进胃肠排空,增强食欲,而且还可调动运动肌肉,增加肌肉和韧带的力量,防止胃下垂的发生。2.饭后卧床胃下垂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
2011-01-14

四鲜饮防鼻出血

冬季我国北方城市室内都有暖气,空气比较干燥,引发不少老人流鼻血。自制四鲜饮可以有效祛除燥热,预防流鼻血。取鲜莲藕250克,鲜鸭梨,鲜荸荠(去皮),鲜百合(超市有真空包装产品出售)各125
2011-01-14

老年人便秘通便方法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特别是年老体虚的患者,解决便秘不能一通了之,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综合调理,才最利于病情的康复。对常感头晕目眩、心慌:面色苍白,唇
2011-01-14

消化性溃疡治验心得

患者,女,45岁,4月16日初诊,自述反复上腹部疼痛伴解柏油样黑便5年余。患者5年前因一次暴饮暴食后出现胃脘部疼痛,自行服药,疼痛时有反复,然后出现解柏油样黑便,至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
2011-01-13

树皮入药种种妙用

树皮入药,除了常用的桑白皮、牡丹皮、合欢皮、地骨皮之外,民间还有许多使用树皮的验方,用法简便,疗效也好,现介绍如下种种:苦楝树皮:1.洽蛔虫病:取鲜苦楝根皮90—120克,水煎服,每
2011-01-13

小茴香治愈老外疝气

清朝末年,俄罗斯富商米哈伊洛夫乘船游览杭州西湖,正当他尽情欣赏秀丽风光之时,突然疝气发作。这时,随行的俄罗斯医生束手无策,幸好船夫向他推荐了一位老中医。老中医用中药小茴香
2011-01-13

肛门坠胀的辨证治疗

辨证分型湿热下注型临床表现:肛门坠胀,有灼热感,或会阴部隐痛,或面赤身热,小便短赤,腹胀便结,或大便表面附有脓性黏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局部检查:肛缘皮肤可有潮红,肛门指诊肛隐窝处
2011-01-13

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中医治疗

老年痴呆症归属于中医“痴呆”、“善忘”、“癫狂”等范畴。常见成因包括脑神经退化、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头部外伤后引发、中枢神经感染发炎
2011-01-12

花曲柳根冶过敏鼻炎方

花曲柳根,白芍各15克,桂枝、炙甘草各6克,大枣6枚,生姜2克;水煎服。每日1剂。6天1疗程。(李贵)
2011-01-12

柳枣树皮治甲沟炎方

柳树皮,枣树皮各等量,烧灰存性,每次取适量,以醋调糊状.涂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日1换。(李春雨)
2011-01-12

下肢慢性溃疡方

西洋参5克,黄芪50克,熟地20克,薏苡仁30克,白术12克,莲子(去心)100克,当归15克,川芎6克,水煎服,日服1剂;溃疡处用美宝外敷;此方具有补益气血,改善代谢和提高免疫,改善及促进造血功能、抗放
2011-01-12

颈椎病中药外敷法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段脊柱慢行性变化,常在中年以后发生,男性多于女性。病人常以颈肩臂痛、头痛、头晕、耳鸣等为主诉而就诊。其主要原因是颈椎、椎间盘退变,椎体间松动,椎体缘
2011-01-12

三法解决鼻塞发冷

鼻子插葱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段鲜葱白,3小时后取出,通常可很快解决感冒初期鼻塞的症状。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需要注意的是,葱要选择粗一点的,能塞进鼻孔就行,否则药力就
2011-01-11

两种药粥治生气后腹泻

肠易激综合征又称过敏性结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综合征。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仅次于感冒的发病率。其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并伴有腹泻(粪便稀薄或有黏液)或便秘(痛性便秘)、
20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