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光一宣上调中法在温病临床中的应用
孔光一老师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全国中医药师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宣上调中法是孔老师在温病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包括现代医学的多种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宣上调中法根据病邪侵犯路径及疾病传变规律,在调节机体脏腑功能的基础上,达到祛邪外出、邪退正安的目的。此法对于指导
宣上调中法的内涵
宣上调中法包含宣上和调中两个方面。宣上是指宣畅上焦气机,包括宣发肺气与调降肺胸气机。肺主气、主治节,与胸膈气机运行关系密切,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故宣上具有宣外透达之意,通过宣发气机、透邪外出,使邪气有外达之机。
调中具有调畅、调养、调护之义。调畅中焦气机,脾胃为升降之枢,使脾气升、胃气降,而阳明胃肠以通为顺,还要使胃肠气机通畅。中焦枢纽通畅才能保障上焦气机宣发肃降,以达到气机宣散透达、祛邪外出之目的。调养中焦脾胃,脾胃乃后天之本、营卫生化之源,脾胃不足则气血生化乏源,脾健胃和才能营卫调和、抗邪外出。调护中焦脾胃,使卫气“卫外而固”,防护在外邪气侵犯,同时防护中焦,防止已感邪气传变入里。
宣上常用辛苦芳香之味,温凉之气。辛味药具有宣散作用,苦味药具有清热作用,温者清之,温邪初袭,辛苦凉气味相合,发散兼以清热。宣上还多用芳香药物,轻清流动,具有宣化透达的作用。常用药物如
宣上调中法的作用机理
宣上调中法的实质来源于温病的三焦辨证。上焦包括肺及心包的病变,其中肺的病变多见于新感温病的初期,心包的病变则多见于温病的极盛期,宣上主要调节的是肺。中焦包括脾、胃、大肠,温邪传入中焦一般属温病的中期或极盛期,邪正斗争剧烈。温邪始犯上焦手太阴肺,继则传至中焦阳明胃。宣上调中法应用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气分阶段。叶天士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卫分要“汗之”,“汗”是要解表透邪,即宣上的宣外透达之意。气分病变比卫分重,要调养、调护中焦,防止病邪传入气分。气分以清里热为主,热邪郁阻,犹有外透之机,仍需清热透邪,在清热的基础上,宣发调畅气机,使气分邪热向外透达。
从温邪传变规律分析,宣上调中法有利于祛邪外出,防止病邪逆传深入。病邪在上焦,用芳香轻清宣透之品疏泄卫表,透邪外出,取轻清宣透之品清宣上焦之邪[1]。调养脾胃有利于护养正气,抗邪外出。调畅阳明胃肠,可使邪有出路,防止逆传心包。
根据脏腑相关理论而言,宣上调中法包含肺与胃肠同治。肺与胃肠
从肺系热病常见的发病原因而言,宣上调中法是标本兼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食品工业的发展,人们容易摄入高热量食物,导致胃肠积热。小儿对食物的需求旺盛,但脏腑娇嫩,胃肠薄弱,与其迅速的生长发育所需不相适应,易形成积热壅于胃肠。胃肠积热是肺系热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素有胃肠积热,上熏于肺,外感风热,口鼻上受,易于发病。在儿科疾病中尤为常见,如食积外感、食积
宣上调中法的临床应用
1.外感
患儿某,女,3岁3个月,2011年8月12日初诊。主诉:
二诊(2011年8月16日):家长代述,服1剂即退热,大便日行、偏干,食欲欠振,前方去
按:患儿平素嗜肉,胃肠积热,可见寐汗多,磨牙;胃肠之热上蒸于肺,肺经郁热,易反复外感;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郁热,可见咽喉红肿,扁桃体肿大,颌下结节;感受风热病邪,肺卫郁闭,可见
2.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患儿某,男,3岁6个月,2015年4月14日初诊。主诉:咳喘发作1周。病史:剖腹产,出生后患新生儿
二诊(2015年4月21日):服前方4剂后咳喘即止,痰鸣音消失,现大便通畅,但夜卧呼吸欠畅,舌红,苔薄白,脉细。前方去
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在1年之中患上呼吸道感染大于5次或患下呼吸道感染大于2次,本病是儿科的常见病[4]。以往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以正气虚弱为主,近年来临床发现胃肠积热也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小儿食滞胃肠,郁而化热,上蒸于肺,熏蒸于外,致使表卫失和,诱发外感,久病会使气血虚弱,卫外功能更加不足,致反复外感[5]。治疗上应肺与胃肠同治,在清宣上焦郁热的同时,调护中焦脾胃,调畅胃肠积热,方能治病求本。方中
结语
宣上调中法在上宣降肺气与调畅胸膈气机,在中调养脾胃与调畅胃肠气机。该治法立足于脏腑相关理论,寓肺脾同治、肺胃同治于其中;顺应温病的传变规律,有利于祛邪外出;符合三焦辨证论治规律,体现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辨治原则。该治法在
参考文献
[1]刘铁钢,张望,袁浡浓,等.透邪法在温病中的临床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11):778-780
[2]DongF,YuH,MaJ,etal.Exploringassociationbetweengastrointestinalheatretentionsyndromeandrecurrent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sinchildren:aprospectivecohortstudy.BmcComplementary&AlternativeMedicine,2016,16(1):1-8
[3]董斐,于河,刘铁钢,等.中医病因学研究新模式下探索胃肠积热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中的作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5):1568-1571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修订).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110
[5]刘铁钢.基于肺与胃肠相关理论探讨银莱汤对食积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刘铁钢于河刘果赵岩松白辰姜欣徐竞男黄羚谷晓红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