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秦汉医学浅述中医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8-02-23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的接触和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秋冬季是流感的高发季。据统计,流感每年的发病率为10%~30%,其流行病学特点是: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播及面广[1]。临床表现多以突然发生的高热恶寒、乏力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和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为主。秦汉医学是我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已发展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对疫病也有了基本的认识。这一时期,流感多属“瘟疫”“伤寒”“温病”范畴,以疫疠之邪为主,《说文》认为“疫”即“民皆疾也”,“大疫”就是瘟疫的大流行。“疫”即传染病,中医学中并无“传染病”一词,但很早以前就有对疫病的记载,中医学认为温疫属于“疫病”范畴[2]。

1病名

《黄帝内经》中将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称为“热病”[3]。《素问热论》曰:“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首先提出了六经传变。《难经·论病·五十八难》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对外感病作出了分类。以上文献虽提到“热病”“伤寒”等病名,但并未进行系统论述。《伤寒论》整合前人成就,根据疾病发展特点,提出六经辨证,并将其细化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太阳病又分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等,但《伤寒论》对“温病”“风温”等病名也缺少系统的论述。

2发病状况

秦汉时期441年间共发生疫灾66次,平均6.68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疫灾(文献资料中只是简单记载)15次,中度疫灾(文献中用“大疫”“饥疫”等词语描述)27次,大疫灾(文献资料中记载有较大的地区发生疫灾)6次,特大疫灾(文献资料中记载了全国或全省范围的疫灾)18次[4]。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医疗技术,疫情一旦暴发,就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死亡,例如曹植《说疫气》中描写:“建安二十二年,厉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殖,或覆族而丧”。王充的《论衡》:“饥馑之岁,饿者满道,温气疫疠,千户灭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记载:“厉大至,民善暴死。”

3病因

《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提示疾病由内因(正虚)与外因(邪气)共同作用发病,对于疫病而言,病机主要是“天牝从来”,“天牝”指鼻,因呼吸天气,故谓“天牝”,表明先秦时期就已知温疫之邪的感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提到:“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说明当时已经认识到气候是瘟疫的主要发病因素,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四时者,所以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正虚为本的条件下,又叠加气候的异常,因而发病。《素问》中讨论运气学说的七篇大论,认为风、热、火、湿、燥、寒等气候变化因素,是一切急性病的外因,即使是“疫病”,其毒气的产生也认为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失调或时令严重反常所致。秦汉时期气候发生由暖而寒的转变,东汉正处于气候转寒期,东汉晚期气候急剧转至极冷。因而这一时期疫灾发生的频率也比较高。在外部的邪气中,风邪是最主要的原因,《素问·骨空论》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说:“夫人察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客气邪风,中人多死。”此外,伏邪也是流感发病的重要因素,从《黄帝内经》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到《伤寒论·伤寒例》将冬温之毒解释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即指出伏邪的性质为热[5]。

4临床表现

《素问·热论》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按照疾病传变规律对外感病临床表现作出了详细的论述。而《素问·刺法论》中“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的描述,则更加符合现代对于流感的认识:传染性强、症状相似。

《伤寒论》中对于外感病的临床表现的论述更加全面,根据症状不同,将太阳病分为三类:“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同而恶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等。在《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中则有“咽喉痛,咳脓血”等描述。

5治则治法

《灵枢经·热病》中论述了热病总的治疗原则,如“益其不足,损其有余”“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寒则留之,热则疾之”等[6]。《素问·评热病论》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提出治疗应进食水谷,化生精气,固护正气,驱邪外出[7]。《伤寒论》中对外感病的治则更加丰富和全面,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均有运用,以此创立的麻黄汤、桂枝汤、小柴胡汤等方剂沿用至今。但不同于《黄帝内经》中对正气的重视,《伤寒论》更加重视祛邪[8]。

6预防

《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因而,未病先防在流感暴发季节尤为重要。故一方面应注意饮食起居、情志活动等方面的调节,注意避风、保暖等,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另一方面“避其毒气”也是预防流感的积极措施,秦汉时期就已经重视对患者的隔离,后世医家更是发明了雄黄涂鼻法、清油抹鼻法等[9]。虽然当今口罩等隔离措施已取代了雄黄、清油等方式,但笔者在发热门诊发现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并未重视防护,且发热门诊候诊区较小,流感暴发季节患者量大,使患者及家属处于风险暴露状态。

当时的政府在疫病发生时,均采取了积极的抗疫措施:发放药物,医治疫病,强制隔离患者,安葬死者,控制疾疫传播等;减轻疫情、救济灾民的措施还有减免田租赋税,施放财物,开仓赈济,安辑流民,节用抗灾等[10]。在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了秦代专门用以防治传染病的法律,包括主动预防、及时报告、确立标准、谨慎诊断、设立机构、强制隔离等手段[11]。

来源:北京中医药作者:哈雁翔王晓鹏张磊刘清泉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