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伤寒论》六经之温病法度

发布时间:2018-02-15   来源:健康小知识 - 中医药健康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魏晋时期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自序曰:“仲景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梁代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亦说:“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宋版《伤寒论》序也有“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的记载。由此可知仲景《伤寒杂病论》之方证和内容之直接来源是《汤液经法》,了解到这一点,对理解伤寒意义重大。六经皆可伤寒(中风),不止太阳一经,由此,《伤寒论》也并非专论伤寒,而是包含了温病立论,《伤寒论》之立论,以中风、伤寒、温病三者并论,是一切外感热病之滥觞。

而温病作为一种法则,也是与中风、伤寒一个级别,是不能与《伤寒论》之伤寒之学并列的。这一点《难经》早已明训,伤寒有五,伤寒、中风、温病皆在其中。就连温病大家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开篇即说,是书虽为温病而作,实则羽翼伤寒。温病之治法亦散见于《伤寒论》六经病证之中,所尤当知者,伤寒六经皆有表证,诸节中明言中风者,是专指中风而言。若仅言为伤寒者,又恒统中风、温病而言。以伤寒二字,为三项之统称。其或为中风、或为伤寒、或为温病,恒于论脉之处,则有所区别也。

《伤寒论》之伤寒,其意深远,大致有二,或伤于寒邪,或伤于寒水之经。此亦即太阳经以统六经之大致也。温病家多责《伤寒论》详于伤寒而略于温病,殊不知温病证治多散见于六经之中,需仔细加以甄别。伤寒多伤阳,至少阴为阖,故末路以扶阳为急务,然阳伤阴亦损;温病多伤阴,至厥阴为枢,故末路以养阴为要着。此伤寒、温病之六经阴阳之大略也。而伤寒之于热病,强调了伤寒学对于东汉之前热病学术的继承,但后世温病家却没能领悟仲景心机,来进一步揭示从热病到伤寒之“诊治模式”之转化,从而导致温病之发展,大有脱离伤寒、自立门户之势。

温病是一种表里俱热,水火并存,夹杂影响,耗灼津液,甚至导致阴伤津枯脱阴而亡,或者阴损及阳脱阳而亡为特点的疾病。其实,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但明确提出了温病的概念,而且还有理法方药,并且包括严谨的病传以及施治误治法则。温病多属化燥之证,风温是外燥证,由燥生温。《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伤寒论》之论均详于湿而略于燥,此温病沉没于伤寒之大抵也。温病之汗,正是燥淫热蒸发体内津液产生,而非伤寒之外寒与内热相搏,热占上风生湿而产生。此温病发热而渴、伤寒中风发热无渴之原因。

《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溯源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应该主要指的是《汤液经法》[1]。遗憾的是伊尹《汤液经法》早已亡失,庆幸的是,该书至梁犹存,陶弘景曾阅此书,其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云:“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三卷,为方三百六十首……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由此说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伤寒杂病论》均同源于《汤液经法》,可以说《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汤液经法》的节略本。因此,《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研究《伤寒杂病论》意义非同小可[2]。

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张仲景《伤寒论》虽为同源异流之关系,均源于已遗失的《汤液经法》,但两者对于阴阳层面的认识有显著不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五行分阴阳,而《伤寒论》以二(阴阳)生三(中土)为基础。由此可知,经方早在商或更早以前就已形成,经方的发展,历经《本草经》《汤液经》至《伤寒论》六经理论的形成,发展至完备。其方证主要源于二旦、六神大小等方,可见经方体系受道家影响极为深刻,“道法自然”的思想影响并指导了经方理论之形成。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重现可以看出,张仲景编撰《伤寒杂病论》之体例与《汤液经》有别,后者采用脏腑著录格式,以五脏辨证百病在前、热病天行之“六合正精”殿后。《汉书·方技略》记载之经方,以及《素问》《灵枢》论述百病,无不重视脏腑辨证。张仲景如果循规蹈矩依照《汤液经》体例撰写一部新书,应该叫《热病百病论》,而绝不是《伤寒杂病论》。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张仲景“离经叛道”,抛弃具有“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之神明之剂的“六合正精”体例,转而另起炉灶,沿用“八纲”,创立“半表半里”病位概念,改造《素问》六经,使六经提纲名至实归。张仲景何以摒弃五行之脏腑辨证,创立伤寒六经体例,这才是伤寒统于温病之关键。

一般认为温病之发轫晚于伤寒,实际上也并非如此。《内经》有关热病的论述,温病远比伤寒为多,不仅明确提出温病病名,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治则及预后均有涉及。以病名为例,仅从《素问》大略计之,载温病病名者约12篇,不下60余处,而伤寒病名在经文中却未曾明确予以提出。既然这样,缘何后来温病寄居于伤寒体系内踯躅前行呢?

彭子益《温病本气篇》提出:伤寒病起于荣卫,终于脏腑,荣热卫寒,腑热脏寒。腑热则实,脏寒则虚。而温病起于荣卫,终于气血,荣卫气血,皆热不寒,皆实不虚。伤寒表里之分,为荣卫、脏腑。温病表里之分为荣卫、气血,亦有病在肠胃者。温病三焦膜原为其半表半里。由此可知,伤寒温病,前者终于脏腑,后者终于气血,而《伤寒论》之伤寒辨证体例之所以大胆启用六经,因为六经气化通于天,而五行生克归于地,其立足点高下立见。伤寒六经虽跳出五行之外,但张仲景又牢牢盯住中土不放,且六经化源于水火,脏腑、气血俱在其中也。

《伤寒论》拆借《汤液经》之经方,同时打破了脏腑辨证的掣肘,创建了自己的六经体系。其之所以摒弃五行学说,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首重里邪出表、阴病转阳,并认识到了阴阳表里二分法的局限性,提出半表半里病位,从而也进一步把“八纲辨证”推向了极致。从经方组成特点来看,药味少而精、出神入化、效如桴鼓,不摒弃五行学说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温病之阴旦法度(黄芩汤)

《伤寒论》太阳篇虽将伤寒分为中风、伤寒、温病,但并没有给出温病以相应的治方,导致后世经方家对伤寒之温病心法或略而不论、或论之语焉不详。《伤寒杂病论》中有两次提到阳旦证/汤,而未提及阴旦汤。《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注亦云即桂枝汤。又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五》载有:“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成无己注:“阳旦,桂枝汤别名也”,此言不虚。张石顽在注解《千金方》时亦指出:“阴霾四塞,非平旦之气,无以开启阳和。桂枝汤原名阳旦,开启阳邪之药也”。

从组成上看,阴旦汤是由阳旦汤中的桂枝易用黄芩而成,其余4味药包括剂量完全相同,均为芍药、甘草、生姜和大枣,《伤寒论》易名曰黄芩汤。《汤液经》小阴旦汤主治病证是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此时已由寒证转化为热证,没有风寒症状,以身热为主,出现头目痛、腹痛下利。此处当属热利,是邪热内陷于里所致。其病机为风寒袭表,风寒不解,入里化热伤津,邪热弥漫表里。故方后煎煮法中注有“身热去,利自止”。

黄芩汤出自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2条,原文曰:“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既言合病,必有两经症状,然其所述症状只有“自下利”一症。周禹载指出,此条明言太少二阳,为何不用二经药?非伤寒也。张石顽曰:“黄芩汤乃温病之主方,温病始发,即当用黄芩汤”以降燥清热。由此,叶天士将黄芩汤作为春温初起之正治之方,确有见地。《三时伏气外感篇》曰:“春温一证……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苦味坚阴乃正治也”。

其实,此处“太阳”指的是小阴旦汤中的“身热、汗出、头目痛”这些类似于太阳中风表证的证候,但其病机是阳明里热逼迫津液于表而形成的。而“少阳”是指小阴旦汤中的“腹中痛、干呕、下利”等类似于少阳半里的证候。因此,黄芩汤方证病机是邪热入里耗伤津液[3],与桂枝汤之于中风,黄芩汤当属温病之主方。

《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这里指的就是此种情况,当予以黄芩汤清泄里热,降燥生津。《伤寒论·伤寒例》也记载了伏气温病及新感温病,如:“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这些都是属于伏气温病。在证治方面,如《伤寒论》阳明篇病证治内容,即是温病之张本,少阴病之黄连阿胶汤也是温病救阴之先声。

叶天士论治伏温重在辨虚实,其论治大法,实证多以黄芩汤加减,而虚证则多以复脉汤化裁。均以张仲景之方,尤以黄芩汤治伏温,是以清为主,兼以清透、化湿、理气等法相合以曲应病情[4]。即使温病大家杨栗山亦指出:“寒证有六经之传变,温病亦有六经之传变,其阴阳脏腑顺逆无二也”。

阴阳二旦及其衍化诸方实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方理法主线,由此,若要明确黄芩汤的理法,还需要从阴阳二旦汤中去探索。张仲景既然有以桂枝汤为代表的阳旦法度,就必然存在以黄芩汤为代表的阴旦法度。实为遗憾的是,《伤寒杂病论》之阴旦法度由于其条文的残缺不全,多遗落于《小品方》《千金要方》《医心方》《外台秘要》及《太平圣惠方》等古方书之中,还需进一步挖掘、整理以补充完整,以重现医圣治温病之阴旦法度,突破经方面对温热性疾病无法可依、无方可选之残局,还原张仲景伤寒六经之本义。

阳明为成温之薮

《伤寒论》太阳病篇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后世医家据此而用麻桂治疗温病,百无一效。问题的关键不在《伤寒论》,而在于后世医家没有领悟张仲景治疗温病心法。温病大家吴鞠通在其《温病条辨》指出:“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认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温病置于太阳病论述,已经说明温病与伤寒无异,首先病在肺与胃。区别在于,温病发热源于燥,热由燥生,故发热而渴。以此知温病其治在降、在润。而阳明主燥,故柯琴有“阳明为成温之薮”一说。

柯琴《伤寒论翼》指出,伤寒发热不渴,服汤汗出而渴者,是温病区别于伤寒之关键。寒去而热罢,即伤寒欲解证,寒去而热不解,是温病发见矣。因所伤之寒邪,随大汗而解,所成之温邪,亦随大汗而发。此病伤寒而成温病之正法。如服柴胡汤而渴者,是少阳相火,直起阳明也。柯琴又进一步指出:“夫相火寄甲乙之间,故肝胆为发温之源,肠胃显市,故阳明为成温之薮……若夫温热病不因伤寒而致者,只须扶阴抑阳,不必补中益气矣”。陆九芝对于柯氏之论有进一步发挥,认为:“伤寒有五,传入阳明遂成温病”。温病者阳明也,病之始自阳明者为温,邪自太阳已入阳明者亦为温。指出温病家学说虽多,其实不过是用其虚名代替阳明之实而已,温病本隶于伤寒,治温之方,亦不在《伤寒论》之外。太阳之上,寒气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阳明病是里热实证,不恶寒,反恶热。这是因为阳明以燥气为本,虽受寒邪,亦必从燥化,由燥生热,温病乃成。阳明承气,亦专为救阴、降燥而设,非专为祛邪也。

温病是阳明之燥,劫夺太阴之湿,滋太阴之湿而泻阳明之燥固已。太阴化气为阳明之燥,燥之原由,在于冬水失藏,相火升炎。温病注重阳明是陆九芝独具慧眼,这比起与他同时代的温病家高明许多,因为当时其治温多疗效惊俗。

阳明外证,即风温,为三阳合病之渐,三阳合病火逆证为阳明外证之甚,还有白虎汤证及其三阳合病等,三阳合病因阴伤津枯,反而会无汗可出。三阳合病重则脱阴而亡。另外,还有阳明病传心烦、喘证,《伤寒论》阳明篇第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病传黄疸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第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阳明病传消渴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等,皆不出温病范畴。

厥阴为温病之源

厥阴之本义,是指阴尽阳生。然厥阴主肝,而胆藏内,则厥阴病热,皆少阳相火内发也。要知少阳厥阴,同一相火。相火郁于内,是厥阴病,相火出于表,为少阳病。故厥阴病衰,转属少阳而欲愈。柯韵伯《伤寒论翼·厥阴篇解》曰:“厥阴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是温病……要知温乃风木之邪,为厥阴本病,消渴是厥阴之本,厥利为温病之变”。进一步肯定了厥阴、阳明为温病传变。柯韵伯又指出,温邪有浅深,治法有轻重,此张仲景治温之大略也。《伤寒法祖》亦指出,厥阴提纲,是温病而非伤寒。要知温乃风木之邪,为厥阴本病。

《伤寒论·厥阴篇》厥阴必发热,或称为热厥。而厥则有寒热之别,其中寒厥多分散于太阳病与少阴病篇中。温病卫闭而遏营血,营郁是以发热,而营藏于肝,则温病之来,实受于厥阴。方其隆冬火泄,营血已伤,势将腾沸。春夏病感,卫闭营遏,血热自当愈剧。手厥阴之火,扇以足厥阴之风,风烈火炎,煎迫营阴,营血枯槁,则命殒矣。

《素问》曰:“厥阴终者,中热咽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温病虚甚者死”。这是由于足厥阴气绝,肝脉不荣,筋急所致。盖木火之气泄而不复故也。泄而不复,中气之虚。中气不虚,木火虽泄,金气能收,火仍归水。木气得根,必不至死。厥阴虽为外感热病传经的末期,但其又是阴尽阳生之经,故病虽危重,若用药得当,正气尚可得以维护而不至于阴精衰竭。

柯韵伯在注解《伤寒论》时慧眼独具,谓伤寒六经之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五经主要为伤寒,厥阴一经是温病。因厥阴一经,有渴之一证也。经方大家胡希恕亦认为,厥阴同少阳,一阴一阳,均为半表半里,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彭子益《温病本气篇》提出:“温病者,人身木火偏于疏泄,金气被冲,而失收降之令,水气被泄,而失封藏之能。水不藏则相火益事飞腾,金不收则风木益事泄动。上焦则津液伤而热气冲塞,下焦则相火泄而元气空虚,中焦则中气衰败,交济无能”。

温病证治亦散见于六经

《内经》曰:“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必有至理。热病以口燥舌干而渴属少阴,少阴者,封蛰之本,精之处也。少阴之表,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故太阳病当恶寒。温病发热而不恶寒,是阳中无阴矣。而即见少阴之渴,太阳之根本悉露矣。尽管温病学业已形成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体系,但这些理论体系皆没有脱离伤寒六经范畴[5]。

温病学者把太阳经之温病称为卫分证,阳明经之温病称为气分证,太阴经之温病称为营分证,少阴之温病称为血分证,创造了卫气营血辨证。其实《伤寒论》六经辨证比卫气营血辨证高明得多,少阳证没能囊括在卫气营血辨证范畴,所以温病家又加入了湿温,因为解释不完了。湿温其实就是少阳、太阴病了,少阳之火以蒸太阴之湿。并且《伤寒论》里都有方证,舌苔白者,小柴胡汤主之。之后又加上栀子柏皮汤、栀子豉汤等,这些都是治疗湿温的方子。厥阴病也不在卫气营血辨证范围,于是就又制造出三焦辨证。既然《素问》说卫出于下焦,那么为什么下焦之邪气就不能通过出表而解呢?《素问》又说,病温虚甚者死,温病系阴虚亦系阳虚。救阴液、保阳根必先保中气,温病家只知道温病最忌发汗,而不知温病亦非得汗出而不能解。原因在于温病伤于寒也,仍不离伤寒太阳病范畴。人之一身气降化水,水升化气,脏腑营卫之气,升降调和,气化水而不滞,水化气而不停。

伤寒之温邪有浅深,治法亦有轻重,此张仲景治温之大略也。如《伤寒论》太阳篇124条曰:“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阳明病,瘀热在里不得越,身体发黄,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茵陈蒿汤主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大承气汤急下之。厥阴病,下利欲饮水者,白头翁汤主之等。

其伤寒而病温热者,自是内热,所以人得了病不管是受风、受寒、或因湿,起决定作用的则是自身内部的阴阳、寒热、虚实情况。这就决定了“八纲”是一切辨证法则的基础。是病邪由表入里,亦非得由里出表而解,这就是六经辨证的渊源。伤寒六经发端于“八纲”,气化于水火,通于天气,伤寒以太阳统六经,太阳为寒水之经,因此天之六气,又统于寒。《伤寒论》方证用药愈七成为辛温之品,功在升木平风,以桂枝汤治风开篇,又以乌梅丸群辛镇风收官,可见张仲景论治名虽以“伤寒”总览,实以“治风”领衔,应验风为百病之长,乃医道使然。

柯韵伯《伤寒论翼》曰:“夫仲景之六经,所赅者广。凡风寒、温热、外感、内伤,由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故温病证治,散见于六经,六经提纲,弗专为风寒划定也……伤寒杂病亦合为一书”。之后,陆九芝亦在《世补斋医书》云:“凡温病之治,即当求诸伤寒之论者无疑矣,必能识伤寒,而后能识温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亦指出,伤寒温病之治法,始异而终同。开篇太阳之为病,实总括中风、伤寒、温病在内,3项中又区分为表虚、表实、伤津要目,不可混淆无别。其下讲太阳病平分3项,第二节论太阳中风,第三、四、五节论太阳伤寒,第六节论太阳温病,且每节之首皆冠以太阳病。以此知中风、伤寒、温病皆可以伤寒统之。至后论治之处,则三项之中一切诸证,皆可浑统于六经,但言某经历现之某种病,宜治以某方,不复别其为中风、伤寒、温病。此乃纳繁于简之法也,至于六经分篇之中,其方之宜于温病者,不胜举。

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大家无一不精通于伤寒,温病之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亦无不囊括于六经之中,温病学只不过是张仲景《伤寒论》之温病的发展或发扬而已。离开伤寒,温病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亦必将误导后世之学,使温病陷入绝境。由此,陈葆善指出,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当汇通为一,始得医学之正。后世温病家不识伤寒之中已含温病,本应为此蒙羞,相反,更将《温病条辨》与《伤寒论》并列经典,将温病与伤寒并列,使中医不升反降,可谓贻害无穷。以《温病条辨》为经典者,或看重其列出了具体的方剂,误解其补《伤寒论》之缺,援此,不究医理,反将方剂,以及“方证对治”捧为中医圭臬,中医必由此衰矣。

恢复温病之伤寒六经本义

从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记载的小阴阳旦汤对比看,温病终究逃不脱伤寒范畴。认为伤寒六经证治与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辨证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体系,这样就局限了《伤寒论》之六经本义。汉唐之前的中医寒温是统一的,寒温开始对立,各自产生了自己的体系和方法,这大概是宋以后的事情,尤其是金元时期,迨至明清,则温热、瘟疫自谋格局,以与伤寒抗衡。局限了《伤寒论》之六经辨证的内涵,使六经辨病之基础地位丧失殆尽。六经辨证被冷落为仅仅是用来应对伤寒的一种方法,同温病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一起,归为外感热病证治范畴,从而疏远了当今的临床,导致中医现代辨证论治方法之整体一元化特点的缺失[6]。

温病家以把自己能够脱离伤寒自认为是成熟的标志,王安道将伤寒仅限于冬季之论自不必说,吴又可又将《伤寒论》之术斥为“屠龙之技”,认为伤寒与瘟疫有霄壤之别,也是欲与张仲景分道扬镳的明证。提出瘟疫之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称之为“杂气”。可悲的是,《瘟疫论》通篇也没说出此种“杂气”到底是什么气。而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第十三》中明确指出:“伤寒、时行、瘟疫,三名同一种耳,而源本小异”。《伤寒论·伤寒例》也载:“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又曰:“凡时行者,此非其时而有其气也。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临床实践已经验证,并将继续进一步证明,伤寒六经辨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至高境界。《伤寒论》以“寒”统领六淫之邪,其义也深,方和证的对应也是唯一的,是不折不扣的一元论。反观温病之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割裂阴阳(寒热),丢弃燥湿(中土),又重拾脏腑五行病因病机之掣肘,进行玄虚推理,理之不通,又臆造新概念自圆其说,如“外感风热”“辛凉解表”“逆传心包”等不一而足,贻害无穷。风性主动,静则化寒,何来风热侵袭一说?温病禁汗,何以用解表之法?辛凉又何以能解表?要知“辛凉解表”的真正涵义是凉以搏热生湿,辛以达表开郁,俾阳热之怫郁既除,肺窍得以开通,宣发肃降功能得以恢复,阴阳自和,热自清,而自从表解。微汗出只是温病治疗中肺卫之燥热郁结(气为燥郁)得开的伴随症状,非得辛凉药使之汗出表解也。与《伤寒论》之白虎汤治理无异,纵观温病治法,无论是《温热论》,还是《温病条辨》都没有过辛凉“解表”之说。因此,“辛凉解表”实为当代温病家之言,谈不上解表之作用,这一提法有待商榷。神昏从来属胃家,《内经》亦有“邪中于腑,即不识人”之明言,胃之支脉,上络心脑,又何来逆传心包之说?

汉晋至明清以降,温病治法,率祖伤寒,以伤寒之书,言寒之热在其中也。后世儒医迭出,谓伤寒治寒,不可治温,未得仲景之旨,未入伤寒之门。那些叫嚣寒温统一论的学者们可以休矣,因为寒温从来就没有分开过,一直都统一于伤寒六经之中。《伤寒论》不但既是治寒之祖,又是治温之祖,而且还是治湿之祖、治燥之祖,更是治风之祖。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作者:马萌

图说天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