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底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
1流行性不是疫病判断的标准
中医将疾病大体分为两类,外感病和内伤病。外感病大多会
1.1外感热病
外感病大多是非时之气导致,寒为冬季当令之气,不能作为此次流行病的致病气候条件。有研究认为,此次病原体最适温湿度与当时武汉市暖冬多雨的环境相符,故笔者更支持此次流行病属中医之热
(1)温病古籍中的“瘟疫”是两种不同病的合称,其中“瘟”就是温病。由于有人认为“温”字从“氵”,就是水,水主寒而为寒病。故医家把“水”去掉,再加“疒”,将其改为“瘟”,表示病机属热性。温病患者大多有共同的体质基础,发病时为太阴病,再经伏于少阳,或入阳明,危重症逆传心包,出现厥阴证候。基于温病患者的体质基础,其治疗与伤寒不同。如少阳病伤寒选用小
(2)疫病与“瘟”一样,“疫”字也是后改的,最开始是“役”,意思是像强征抓壮丁一样。这显然不会被君主专制和地主阶级接受,便依照“瘟”的造字法造出了“疫”字。疫病又名天行病、时行病,主要强调流行性,显然并非疫病的唯一属性。疫病为外感病,主要邪气分为戾气和属湿的秽浊之气两类,初起有明显的表证前驱阶段。如《疫诊一得》云:“疫症初起,先恶寒而后
(3)寒疫中医疫病学理论主要脱胎于五运六气理论,至少可以说明中医对疫病的认识与气候因素、大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也是疫病又被称为时疫的原因。参考传统中医对寒疫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为春季天凉,其二为春夏两季出现天气反寒的不正之气引起的“皆相染易,症状相似”之病,都属于寒疫。冬季感寒本为时序之正气,一般不能将其纳入寒疫范畴。即使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症状缺乏一定相似性,也不符合中医对寒疫的基本定义。在临床治疗中,符合定义的寒疫实属罕见,也有医家认为“久雨天时多湿”时出现的以吐泻为主症的疫病属于寒疫范围,此类证候的治疗又仅以湿为中心,并无明显寒热兼夹。吐泻并作,古人认为中焦之气挥霍扰乱,为广义之霍乱病,可从其法治之,不必拘于疫有寒温之别。《医宗金鉴》认为,寒疫只见于春季,夏季反凉出现的病证,属于阴暑。陈士铎在《外经微言》中辨温与疫不同,认为二者虽然相似,但温有固定可用的方剂,而疫没有。陈氏的传承别具特色,其理法方药均与其他各家不同。笔者认为其对疫的定义与常理有异。其所谓“温”更接近其他医家所述之“疫”,而其所谓“疫”与此次流行病类同,属内伤杂病范畴的特殊流行病。在治疗时仍要以《
1.2内伤杂病
内伤杂病起病较急较快者也可称为卒病。杂病的命名与其病机复杂有关,如七情内伤、饮食居处、内生五邪、痰瘀等,都是内伤杂病的病机。杂病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疾病有流行趋势,如女性的
2尸检结果
此次尸检显示,心脏组织未见明显组织学改变,提示病毒可能不会直接损伤心脏。肝损伤则无法推测是病毒感染,还是药物性损伤。肺部没有严重的损伤和纤维化灶,但有大量黏液分泌阻塞气道,影响正常通气,肺内没有发现明显的病毒包涵体。从某些角度来看,可为此次流行病为内伤杂病提供证据。如北京的姜良铎教授认为,此次流行病的病机关键在于水湿代谢障碍导致痰湿泛滥于肺,更接近于痰湿
3对现有临床方案的改良思路
在外感病辨证论治中,六经相通,甚至对一些内伤杂病的分析也一样,但方药不同,临床需要逐一鉴别。如伤寒、温病都用白虎汤,并不是说寒温病机有一致的阶段。温病有其特殊性,两者不可混淆。虽然理论分析一致,寒温病的症状也可能相类,但不能说明其病机类似。症状和病机有关,但并不能认为白虎汤适合温病病机,属于温病方。白虎汤仍是以伤寒的某一阶段为主,应用于温病还需视具体情况加减。故笔者结合伤寒、温病及内伤杂病中类似症状辨证论治,提出对现有临床方案的改良思路。
痰湿
4讨论
4.1辨析湿燥并见
《素问》病机十九条中没有对燥病机的论述,此前医家或从多角度分析缘由,或补充燥邪致病的病机条文。但笔者认为,病机十九条没有对燥的论述,是由于燥并非是单独导致人体内环境失衡的病机。当人体局部水湿泛滥或停聚时,由于机体总水量相对保持不变,故机体可同时出现湿、燥两种看似相反的症状。在治疗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或以润燥为主,或以化湿祛痰为主,或两者并用,追求效果。
4.2辨析使用寒热药性
笔者认为患者出现
4.3辨析舌苔黄白
舌苔是丝状乳头角质突起过长导致的一种现象,所谓“丝状”就是指这种突起为细毛状。在丝状乳头增殖过程中,颜色会逐渐由白色变为黄色或灰色。若丝状乳头一直不能脱落,就会进入第二阶段,逐渐变为黑色,西医称为黑色发展期。舌苔通常与水盐代谢、炎症反应和毒素刺激等因素有关。在此过程中,口腔正常微生物群落遭到破坏和改变,有害微生物逐渐滋生。在所有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都有同样的变化规律。笔者认为没有理由以黄、灰甚至黑作为热
4.4“秋伤于湿,冬生
笔者认为此次流行病可用伏气致病学说分析,但由于感染患者并无一定体质基础,也并非皆以太阴病为起病证候,因此不是温病中所谓的伏气致病。秋时大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时气的影响,伤于湿邪,在里泛滥,机体适合病原微生物生存,乃至普遍易感。伏湿、病原微生物相互引动,导致发病。治疗要以祛伏湿为主,结合抗病毒、吸氧支持等疗法,以求更好的临床疗效。
4.5不建议应用麻杏甘石汤、
治疗方面,外感病与内伤杂病最大的区别在于内伤病忌宣散,妄用解表药劫汗。如《瘟疫论·论气盛衰》云:“设用发散之剂……疫自愈,实非药也,即不药亦自愈。至有稍重者,误投发散,其害……反成痼疾,不可不辨。”如误用
4.6预防建议
推荐使用外治法,或以药食两用为主,尽量使用毒副作用小的方案,如推拿、以指代针按压、
5结语
本病属中医“痰湿
参考文献
[1]张汤敏,具炳寿,孙仁平.解读中医论疫治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陈旭.明代瘟疫与明代社会[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鲁美君.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外感热病证治规律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
[4]彭丽坤.明清中医疫病发病、症状与用药相关性数据挖掘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5]景月华.清代寒温论辩之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作者:袁涌昊
山东中医药大学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